【转载】
打“滴滴”?你坐的可能是“黑车”
蔡文龙 发布于常德晚报
“滴滴一下,马上出发。”在打车难的大背景下,网约车“滴滴”应运而生。用手机下载一个App,就能够轻易地打到车,这让“滴滴”在许多城市风靡起来,常德也不例外。
然而,随着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滴滴”在管理上的多重漏洞也暴露出来:5月5日深夜,郑州一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仅百天之后,8月24日,浙江乐清一名20岁女孩又在搭乘“滴滴”顺风车的途中遇害。“滴滴”的“马上出发”俨然已成为“无人应答”。
“滴滴”在我市尚属非法营运
今年4月12日10时12分,桃源县的尹某驾驶湘J170××小车在常德火车站出站口揽客。他通过“滴滴”软件载上两名乘客,目的地为市城区武陵大道某酒店,收费8元。
市运管处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中发现了尹某,由于尹某不能当场出示任何道路旅客运输许可证件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执法人员随即将他带回大队进行调查处理。在确认尹某未取得经营许可的情况下,由于其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执法人员对他按规定进行了处罚。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滴滴’等非法营运网约车的打击力度,目前已查处10余起。”市运管处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皮昌云告诉记者,所谓非法营运,简单来说就是“三证缺一”,即企业经营许可证、车辆道路运输证、驾驶员营运从业资格证缺少任一件。
皮昌云说,要想成为合法的网约车,首先,网约车平台要在当地省一级的交通、公安、网信、电信、银行等8个部门进行注册认证,再到营运城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许可备案,最终企业才获取经营许可;而车辆道路运输证,则由网约车平台公司将营运车辆资料统一申报至市一级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审查合格后才能核发;驾驶员营运从业资格证,须由平台公司组织驾驶员到当地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发证。
“滴滴”虽然在全国许多省份已经注册,但要在常德营运,必须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相应证件才合法。换句话说,“滴滴”的营运行为目前在常德尚未取得许可,属于非法营运。
司机和乘客都可能面临风险
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滴滴”驾驶员3万多人,长期从事“滴滴”的有3000多人。“先不说这3万多人,‘滴滴’是否对这长期从事营运的3000人进行严格筛选,我们并不清楚。”皮昌云说,巡游出租车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管,而“滴滴”车是靠“滴滴”平台去监管,相当于自己既是裁判,也是运动员,产生重大经营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在保险方面,“滴滴”车都是由私家车注册的,除了私家车本身购买的保险外,“滴滴”平台为司机和乘客购买了综合意外险,但这并未将网约车司机的所有风险囊括其中。如果发生意外,网约车内的乘客因运输合同关系,可以向网约车平台请求赔偿。而网约车造成的第三方损害,若网约车自身保险公司拒赔,网约车驾驶人员或车辆所有人又缺乏赔偿能力,第三方直接向网约车平台请求赔偿又缺乏依据,这可能是目前网约车存在的较大风险点。
针对“滴滴”暴露出来的种种风险,去年11月起,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7个部门征求市民意见,结合常德实际情况,联合印发《常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对网约车制订了相应的政策。
新政中明确了网约车平台公司的资质标准,对网约车和驾驶员的资质要求也进行了细化,如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车辆档次、价格高于市城区现有主流巡游车,购买营运车辆相关保险,包括承运人责任险保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额等。另外,网约车驾驶员必须从运管部门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目前,我市只有“曹操专车”是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平台,“滴滴”等网约车仍未到市运管处取得合法手续。运管部门建议市民出行时选择搭乘具有合法资质的网约车或者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