抲:这是每个人随身带着的尺子,北方叫做拃;常德方言叫做抲,读音qiá,读洽字的阳平声。人们在外面活动,有时候需要估量一下某件东西的尺寸,就会抻开手掌去量,这就叫做“抲”。抲分为边抲、中抲、满抲三档,长短因人而异。以一般的中等个子而言,大拇指尖到食指尖的距离(边抲)约五寸,大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中抲)约六寸,手掌的指尖能达到的最大距离(满抲)约七寸。
抲字并非常德人的独树一帜,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康熙字典》为抲字的注音是“丘加切”,读音就是常德方言的qiá;但其注释仅仅为“扼也”两个字,然后加个备注:“扼同搹”,意思是抲字和扼字、搹字的音义相同。查搹字,注释是:“盈手曰搹。搹,扼也,中人之扼围九寸。”翻译成现代文是:“以握一根木棍为标准,手指环绕、指尖刚好相触,就是一满把,名称叫‘扼’;中等身材者的‘扼’,周长等于九寸。”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既然常德方言的抲就是扼,那么一抲也是古尺九寸。
常德人很会发挥抲的作用:如果把棍子换成柱子或树,一抲就不够用了,可以左右开弓双手对抲,或者一抲接着一抲,就大致量出周长来了;如果要量长短,那就一抲紧接一抲,从头量到尾,长度也同样不费吹灰之力量出来。剩下的就是换算问题,每个人用“边抲”或是“中抲”,都有自己的习惯,对自己“抲”的尺寸也很熟悉,换算起来不是难事。这里要说说古尺“九寸”,因为出自《康熙字典》,这个尺度应是清代初期的古尺,按文意看,是指的“满抲”。常德中等个子的满抲大约七寸,与之相差二寸,说明清初的一尺比现代的一市尺要短。这不奇怪,自从尺发明出来,数千年一直在长,各个时代都只用当时的法定尺度。我们看到古代的尺寸数字,不要误用现代的尺度去理解就行。另外,常德有的小地域,抲字的读音有讹变,念ká,读卡字的阳平声。
搴:拔取叫“搴”。例如“斩将搴旗”,斩杀敌方将领,拔取敌方军旗,何等勇猛!搴,《新华字典》读音qiān,与牵字同音;常德方言读音qián,与前字同音。在常德,这个字没那么重的杀气,只是个日常用词而已。如:“杀鸡搴毛”“把院子里的草搴干净”,意思都是拔取;“那人力气真的大,百把斤一袋东西,他一把就搴上车哒”,意思是提、拿。《康熙字典》的古音义是“丘虔切,音愆(qiān);取也。一曰缩也、拔也。”这些音义都在常德方言中沿用着。
躟:常德有的地方,如桃源一带,人们把“走”说成“躟”。例如:“哎,你哪么那么慢唦!快点躟几步好不好?”“休息够了,起身吧,我们慢慢躟。”“哟,老人家,你今朝怎么躟到我这里来了?”
躟,普通话读音rǎng,常德方言换成了后鼻音声母,读音ŋǎng,和壤字的方言读音相同。躟字在《广韵》的注音是“如两切”,切出来的读音为rǎng,与壤同音;《玉篇》的释义是“躟躟,疾行貌”,意为“快速走”。在常德方言中,略去后鼻音发音习惯,读音完全沿用了古音;语义从“快速走”减速为“走”,略为降低了一点速度而已。
轫:这个字与坚韧的“韧”字长得很像,读音也相同,要注意区分。这个字在常德方言中和“忍”字同为后鼻音作声母的字,读音都是ŋěn。
以前的汽车刹车不太灵,车上常备有一块三棱形的木块,叫做三角木或者垫木,停车的时候“轫”在车轮的下坡面,起辅助刹车作用。现在的汽车上很少有这东西了,如果需要在坡路边停车,很多人只拉手刹,细心的司机会找一块石头或砖块来“轫”着。不仅如此,常德人在不平整的石子路上走,会说“岩头轫脚”;被什么小物件顶在身上,会说“轫得身上不舒服”;吃东西咬着了小石子,会大叫“牙齿轫疼了”;“轫”字在常德人口中改作动词用了。
有趣的是,这个“轫”字自古就有,而且读音和语义与常德方言一个样。《说文解字》的“轫”字注释为“碍(顶住)车(车轮)也;从车,刃声。”徐铉注解说:“止轮之转,其物名轫。”用现代语言说就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东西叫轫。”《唐韵》等书的注音为“而振切”,拼出来的读音为rèn,与刃字同音,和《新华字典》的音义一样。以上古籍都说“轫”是一块顶住车轮起刹车作用的木头,不就是现代的三角木或垫木嘛!这块垫木很可能是随着原始的车被发明出来的时候起,就担任了“轫”的任务,至今三千多年了,仍然保留在常德人的生活中,而且用途还扩大到“轫脚”“轫身”“轫牙”等其他方面了。
古时不但用木块石头可以“轫”车,还有用脑袋“轫”车的。《后汉书·申屠刚传》记载:“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是说东汉大臣申屠刚用嘴劝阻皇帝不听,就趴下用脑袋“轫”住皇帝的车轮,车子走不了了,逼得皇帝不得不下车取消行程。申屠刚这一“轫”,可谓轫出了极致。
馺:猛冲快跑,常德方言叫“馺”。地方俗语有云:“赶狗入旮旯,回头猛然馺”,字面意思是:把狗逼到墙角,它必定会回头猛冲。寓意是:把人逼得无路可走,就会不得不暴烈反抗。
馺,方言读音sà,和靸字同音,与古音也一致。《唐韵》的注音为“苏合切”,读音就是靸。不仅古音一致,古义也沿袭下来了。《说文解字》的释义是“马行相及也”,意思是骏马疾驰追上来了,可见奔跑速度之快。馺字在常德的应用还有:“这伢子真不好照护,转眼就馺不见了!”“一窝老鼠子从洞洞里出来了,你看,到处馺哩!”
䟫:早在司马迁的《史记·龟策列传》里就有了乌龟支床的故事,后来历代如葛洪的《抱朴子》等书,都有过不同的版本。基本情节就是:有人家的床一只腿糟朽了,放不稳,就随手拿了一只乌龟临时垫在床腿下面。过后却忘记了,隔了很多年移床的时候,发现乌龟还活着。这个故事在我国西南地区演变成了一句歇后语:乌龟垫床脚——硬撑;常德的版本大同小异,是“乌龟塞床脚——硬䟫”。
䟫字,《集韵》等的注音是“除庚切”,本来读chéng,常德方言去掉翘舌音和后鼻音,读音讹变成sén,与神字读音相近;《说文解字》的释义为“歫也”,意思就是:拒止、顶住。这句歇后语的字面意思就是:乌龟被塞在床脚下没办法移动,只能硬顶着。寓意为:即使处境艰难,也要硬着头皮顶住。比较起来,常德方言用的䟫字比撑字的精神头更足。
需要多说两句的是:常德话有把读音chéng讹变为读音sén的语言习惯。如盛饭的盛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常德话读音就成了sén;乘务员的乘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常德话读音又是sén,所以䟫字的读音chéng讹变成sén,相当顺理成章。
槊镖:古代的常规武器——枪,北方民间多称为红缨枪、红枪、扎枪,湖南则俗称suō-biāo,很多文学作品写做“梭标”。suō-biāo是武器,写成“梭标”是不对的。梭字的主要义项是“机杼之属”“以行纬也”,就是织布机上穿纬线的部件,名叫梭子,并不是武器;另外还有“木名”“木茂”几个义项,也与武器无涉。标字的主要义项只是“树梢”“标识”之类,更与武器无关。
正确的写法应是“槊镖”。槊,《唐韵》的注音为“所角切”,入声,现代读音shuò,和朔字同音;《说文解字》的释义为“矛也”,就是枪的古称,是武器一类。镖,《集韵》的注音为“卑遥切”,读音biāo,与标字同音;语义为“刀锋也”,冷兵器的锋口,还是属于武器一类。两个字结合起来,语义就是:一支“锋利的矛”,完全符合词义;读音也能相符,仅槊字的声调常德方言去掉翘舌音并读阴平声。而在湘方言里,槊字的读音也是入声,音义更加符合。
澌:用木柴做饭取暖,明火燃尽以后会余下一些炽热的炭块,可以用坛子封盖闭熄储藏备用,方言称之为“火澌”,意为“明火熄灭后余下的炭块”。虽然火力逊于炭窑烧制出来的木炭,但用于烧炉子炖菜、烧烘笼取暖等,效果也还可以。
澌,《说文解字》的音义是“水索(尽)也;从水,斯声。”《康熙字典》的音义是“息移切,尽也。”《康熙字典》沿袭了《说文解字》的读音,含义从狭义的“水索(尽)”扩展成了广义的“尽”,如文言词“澌灭”就不仅仅是指水干。常德方言继承了古音,念sǐ,和死字同音;含义沿袭“尽”的语义,转义为“熄灭”。
跆:国外的一种搏击拳式译名叫“跆”拳道,但跆字的语义与拳式没什么关系。跆字,《广韵》的注音是“徒哀切”,读音同台(tái)字;释义是“蹋(踏)跆,连手唱歌也。”意思是踩着节拍唱歌。现代少数民族手牵手踏着步子转圈唱歌,应当就是古代“蹋跆”的传承。常德方言说的“跆”,声调转为上声,读音为tǎi,语义已经失去了手牵手唱歌的成分,只是指一种不急不忙踩节拍似的步态。例如:“那人走路一跆一跆的。”“你莫急,跟在后头慢慢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