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09回复:2

[草根书写历史]常德方言词语趣探(14)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4-11-27 20:45扫一扫,手机看帖
:疮疖痈疽或伤口溃烂化脓,常德方言叫“瘝”,念guán,读音同惯字的方言发音。如:“你这伤口肿得像包子,颜色发绿,里面肯定瘝哒!”“这疖子瘝脓了,要把脓挤出来才能上药。”
瘝,查《康熙字典》,注音是“姑顽切”,读音同关字。在《书·康诰“恫瘝乃身敬哉。”句中,瘝是痛苦的意思。《新华字典》也是“病、痛苦”的意思。常德方言沿用了古音,语义由宽泛的“痛苦”演化成了狭义的“溃脓”。伤口或疮疖溃脓,其痛苦也确是痛心割肉。
:曾听到一个安乡女人跟熟人说:“街尾上曹家的那个崽有神经病,那天我走他屋门口过身,他跑出来就把我捵到地下,两只手搤我的颌颌。他力气好大,我爬也爬不起来,气也出不得。不是他屋里出来人把他拉开,那天我就被他搤死哒!你以后走那边要小心哪!”她这段话里面有三个方言词,前面我已经明确了两个,“捵”是按住的意思,“颌颌”就是脖子。第三个,“搤”字读音,意思应当是“扼”“掐”。
《说文解字》对搤字的注释是“捉也”,《广韵》的注释是“持也”,都过于简略,不容易明确语义。《史记·刘敬传》中有一句话“搤天下之肮”,是“搤”字的实际应用。这里,“搤”是捉、持,即抓住、扼住;“肮”是指颈肮、喉咙;全句意思就是“扼住天下的咽喉”。因此,安乡话的“搤”,就是扼、掐(喉咙)的意思。至于读音,“搤”字的主读音是è,和扼字同音;《康熙字典》还收录了一个别读:“壹计切”,读音为,和翳字同音,安乡话循之讹读为,和即字同音。
:常德桃源方言常把站立说成“跻”,读音,与技字同音。如俗语说,“不想油渣吃,不到锅边跻。”意思是不想沾便宜就不会站在近处。又如,父亲指责躲懒的儿子说:“你跻在边上像一根桩,也不晓得伸手帮下下忙!”这个词在桃源应用很普遍,语源也很久远。
跻,《集韵》的注音是“牋西切”,反切出来的读音为Jī,与机字同音,声调为阴平;桃源音与之相同,声调为去声。《说文解字》的释义为“登也”,《诗传》的释义为“升也”,《新华字典》也说是“登,升”。“登”有爬上、走上、站上的意思。如“登上泰山”:爬陡坡、走山路是登山的过程,站在山顶是登山的结果,所以“登”在这里也包含了“站”的涵义。又如“登台演说”:迈步走上台是演说前的一个过程,站在台上才能开始演说,所以“登”在这里主要是“站”的涵义。还有古语“跻身其间”的“跻”,“站立”的涵义更加明确。既然“跻”就是“登”,被引申为“站立”就是很自然的。
:《集韵》的注音是“涓荧切”,切出来的读音为jiōng,和坰字同音。《说文解字》说是“外闭之关也”,就是从外面关门的构件。门是房子的必备设施,人在房子里,自然要从里面关门,最初可能就用根棍子抵住,慢慢地发展到门杠、门闩。人离开房子外出,就需要从外面把门关住。在瓮牖绳枢的时代,墙壁上嵌个破坛口就做了窗户,门轴上套个绳圈就当是门斗,要出门大概率用根绳子绊住就行了,这根绳子就叫做“扃”。以后逐渐发展出来的木锁、铜扣、铁鑻之类,包括关闭柜子、箱子的构件,也都被归入“扃”一类。扃字还可以做动词,凡从外面关门、锁门的动作也说“扃门”“扃锁”。门被“扃”住了当然推不动,遇到事情进展停滞、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形,有些农村人就会说:“糟糕,这事情搞扃起哒。”这里的“扃”就是“推不动”“没有进展”的意思,是“扃”字“关锁”义项的引申。
过去农家用棉花做被絮、纺棉纱织布做衣服,必须要先请专业的弹花匠来,把皮棉弹得非常蓬松才能进行下一步加工。弹花匠用来弹棉花的工具,常德方言叫扃弓,外形颇似拉胡琴的琴弓,但要大得多。用轻质木料制成的弓身约有四、五尺长,弓上紧绷的弦子是一根柔韧富有弹性的牛筋,叫扃弦子。扃弓不仅像琴弓,也很像已经消失的牛尾锁。推测因为牛尾锁是用来“扃门”的,所以扃弓也顺便姓了“扃”。
弹棉花之前,主家先用条凳和门板搭一个足够大的操作台,蒙上一块床单;弹花匠再把用一种木制脚踏轧花机去掉棉籽后的原棉铺上一层,就可以开始弹了。弹花匠后腰插着一根数尺长的厚竹片,弯弯地从背后向前伸出,比头部高。他把扃弓用一根长绳子吊在竹片端头,让竹片承担扃弓的重量,然后左手握住扃弓的把手处,把扃弦子按进棉花堆,右手用一把名叫扃槌的工具熟练地连续拨动扃弦子,使之发出“嘭嘭”“咹咹”的响声,像琴弦一样高频率地振动起来,把紧致的原棉弹抖得松散开来。扃槌用硬木制成,外形颇像志愿军曾使用过的苏式木把手雷。如果主家要的是被絮,弹花匠把这堆棉花弹松后按被絮的大小要求铺匀,再用硬木制作的一种像古代圆形盾牌的工具在上面反复摩压成型,成型后蒙上一层网纱再摩压两遍,一床被絮就完工了。如果主家要的是纺纱棉,弹花匠就会把弹好的棉花捻成一根根五寸长、手指粗的棉条,名曰“捻子”。主家的女人就可以用祖传的纺车把捻子纺成纱、缠成一个个纱锭,俗名“穗子”;穗子上的棉纱可以装进梭子,用一种木制脚踏抛梭织布机,就是木兰曾经用过的那种,把棉纱织成土布,俗称“家机布”。现在这一套农村家庭手工业程序,已经被近现代的纺织工业所取代,扃弓、纺车、脚踏织布机等手工业工具再也看不到了。
“噱头”一词比较常见,意思是笑料,读音xué,和穴字同音。其实这个读音是后期演化出来的,它本来的读音是jué,和绝字同音。古韵书《唐韵》的注音是“其虐切”,《集韵》等的注音是“极虐切”,切出来的读音都是jué。常德方言沿用了古音,噱字juē,和噘字同音,或者jué,和绝字同音
古字典《说文解字》对噱字的释义是“大笑也”;《康熙字典》也说噱字的语义是大笑,但同时也指出,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噱字演化出了“讲话、说话”的语义。在常德方言中,噱字更演化出了“批评、指责、骂”的语义,吵架叫“噱架”、骂人叫“噱人”、挨骂叫“背噱”例句:小张挨了科室领导的批评,沮丧地说:“今朝背时,被科长日噱了一餐。”一学生犯错被老师批评,有同学取笑他:“嗯,喊你莫搞你偏要搞。这不,挨噱了啵!”
《广韵》等的注音为“苦绀切”,切出来的读音为kàn,和看字同音;《康熙字典》的释义是:“险岸也,俗谓土突起立者为墈。”指出险峻的河岸、高而陡的土壁就叫墈。常德方言完全沿用了古义,把陡峭的土壁叫做墈;但读音讹变出了后鼻音,念kǎng,读抗字的上声。《新华字典》说“墈”多用于地名,常德方言也用于地名,不过仅见“罗家青墈”等极少数个例,其余多数是泛指。如土墈斜度不一,名称就有别。壁立的叫陡墈,稍斜的叫斜墈;高度不易攀爬的是高墈,容易翻越的是矮墈;还有,河边的叫河墈,梯田的后壁叫田墈,悬崖叫吊墈,石壁叫岩墈。另外还有延伸:有钱或者有希望叫“有墈”、没钱或者没希望叫“没得墈”;事情办不成叫“黄墈”,这些就找不到出于何典了。
把物品放在衣袋、挎包,或者把挎包、竹篓的带子挂在肩上,或者把皮包等物挎在腰带上,常德方言都叫做“㧟”,读音kuǎi,和蒯字同音如:“来,把板栗㧟口袋里。”“左肩㧟篓子、右手拿钩子,上山捡茶籽。”“他现在成万元户了,腰里㧟的BB机呐!
㧟,《康熙字典》的注音是“苦淮切”,常德方言沿用了这个古音;但《康熙字典》诠释的语义“揩摩也,抆拭也”,常德方言却没有沿袭下来。再看现代的《新华字典》,㧟字的义项是“挠痒痒”和“用胳膊挎着”两个,常德方言也是一个没有。㧟字的方言语义在古今字典里全都阙如,但常德人仍然照说不误。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4-12-01 15:50
2楼#
发布于:2024-12-20 12:45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