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479回复:1

[草根书写历史]常德方言词语趣探(6)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4-08-22 21:51扫一扫,手机看帖
:哮喘病发作的时候,呼吸不畅,喉咙里齁齁作响,状况非常痛苦,常德方言称为“发呴”,顺便就把哮喘病叫做了“呴病”,哮喘病人称为了“呴”或“呴包坨”呴,方言读音hōu,和齁字同音;《集韵》的注音是“呼侯切”,切出来的读音就是hōu语义是“喉中声”,正是哮喘病发作的状态。方言的音义与古音义一模一样。
:蒺藜。《唐韵》为“蒺”的注音为“秦悉切”,读音jī,和鸡字同音;蒺藜是一种植株和果实都有刺的药用植物,《本草纲目》解释说:“蒺,疾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翻译成白话是:“蒺藜的蒺字可以写成疾。它的刺能扎伤人,非常凌厉而锋利。”
所以古人就仿照它的样子打造了一种杀伤力很大的兵器——铁蒺藜,在很多描述古代战争的书里,都有铁蒺藜的身影,因而蒺藜在口语中就带上了杀伤的意味。就像刃字,只是刀枪的刃口,因为锋利,就带上了杀伤的意味,在“手刃仇人”这句话中直接做了刀枪的代用词。在常德,在人们的方言里,“蒺藜”被简缩成一个“蒺”字,并把“蒺”当“杀”字的代用词。如:“屠户杀猪,刀子是用嘴巴衔着的。把猪捵到以后,右手把刀拿下来,朝猪颌颌一刀蒺进去,刀一抽,猪血就跟着刀子滮出来哒。”这里的蒺就是杀的意思。蒺字的方言读音,沅水一带如常德桃源等地沿用的是古音,读jī,与鸡字同音;澧水一带如安乡等地读音有所讹变,读jū,与猪字同音。
蒺字在常德的使用中,还发展出“刺、扎、蜇”等引申义,例如:“昨天走在路上,不晓得哪个缺德的丢了个巴巴钉(图钉),我一脚踩到哒,胶鞋底一家伙蒺穿了,脚板也蒺出血来哒,害得我跑到社区医院,又是消毒、又是㧗药,还抗破伤风把屁股蒺了一针。”这里的蒺是扎的意思;“今天背时,无缘无故被蜂子蒺了一下,你看,这手梗子都肿起来了。”这里的蒺是蜇的意思;“小孙见义勇为斗歹徒,警察赶来制服了歹徒,小孙身上被歹徒蒺了三刀,好在只是皮外,没有伤命,现在正在医院里缝针呐!”这里的蒺是刺的意思。此外,如“用针蒺”“用竹棍蒺”等等用法还有不少,连满身刺痒,常德人也说是“浑身蒺人”。
:都是有关家畜阉割的词语。
犍,方言读音jiān,和尖字同音,源自《康熙字典》的注音“居言切”;语义的最早出处为《说文解字》的释义“犗(阉割)牛也”,现代《新华字典》的释义为“阉割过的公牛”,常德方言的语义有所简缩,成为单纯的动词:阉割。
骟,方言读音shàn,与善字同音,和《康熙字典》的注音“式战切”的读音相同;《康熙字典》的释义为“割去势也”,意思是“阉割牲畜”,《新华字典》也是这样释义,常德方言只专用于牛的阉割。
阉,方言读音yān,和烟字同音。在汉代,《说文解字》的注释为“阉:竖也,宫中奄阍闭门者。”指的是宫廷里管开关门禁的小奴才,没有阉割的语义;到清代,《康熙字典》的注释变为“英廉切,音淹;男无势精闭者。”引申出了阉人的语义;常德方言则把这个词转引用于家畜阉割。
劁,方言读音qiāo,和翘字同音;《康熙字典》的注释为“昨焦切,音樵;断也,刈获(割取)也。”本是“割断、收割”的意思,没有阉割的语义;常德方言和其他地方一样,普遍把它引申为阉割了。
在常德,阉割猪叫做犍猪,也可以说成劁猪。猪是用来育肥食用的,除了留下繁殖用的种公猪和种母猪,其他公猪母猪都要犍过了才能顺利育肥。小公猪十几斤重的时候就必须犍了,只需把阴囊割一个口,依次把两粒睾丸挤出来割下就行。犍小母猪就没有这么简单,需等到它卵巢发育成熟、初次发情以后,动大手术在腹腔上开口取出卵巢。旧时犍猪没人用麻醉剂,不仅猪叫凄厉,术后常因器具消毒不彻底而感染,完全靠猪自身抵抗力自愈,不能自愈的就死掉了。
阉割牛叫做骟牛。公牛相遇必然有一场恶战,两头一千多斤重的巨畜狂奔、冲撞、纠缠在一起,不是人的力量可以分解得开的,企图阻拦,非死即伤。它们必得自己分出胜负以后才会各自走开。恶战以后的公牛必定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角断腿瘸是常事,伤重而死的情况也有。牛在从前是有生命的农业机械,受伤就要影响农业生产,死掉的损失就更大了。六七十年代买一头小牛要一两百,一头耕牛要八九百元。那是货币金本位时代,一元纸币对应的是一两银子。一个生产队的经济实力根本买不起一头耕牛,完全要靠本队的母牛繁殖,所以母牛是万万不能骟的。骟了的公牛文静多了,极少发生打架的事,但是劳力却比不上没有骟的公牛。所以一个生产队一般都留有一头公牛,一方面可以给自家队里的母牛配种,一方面用于牵引戗、扑滚等重型农具。骟公牛类似于犍公猪,只是需要搭一个粗重的木架把牛固定起来,免得牛挣扎起来伤到人。
阉鸡就简单多了,把刚刚开叫的半大公鸡在专用的小木框上固定,在翅膀下面挨近最后一根肋骨的位置,拔除几根毛,开一条半寸的小口,用一根两头带扁勾的竹片撑开刀口,把一根头上装着线套的细杆伸进刀口,套住里面脊骨两侧的两颗鸡睾丸,再用带刀片的细杆伸进去割断连接,就可以取出睾丸。然后松开竹片、合拢伤口,顺手拔一根鸡毛种在伤口里,随即解缚放鸡。总共用时不过五六分钟。阉过的公鸡叫阉鸡,也叫线鸡,可能是因为鸡睾丸是用线套套出来的吧。阉过的公鸡没有交配和争斗,是很好的肉鸡。至于母鸡,那是不能阉的,农家还指靠着它下蛋换钱呐。
旧时,从事阉割牲畜工作的,常德人称之为犍匠。犍匠背着工具箱走村串户,随身带一只七八寸长的短牛角,不时“呜呜”地吹几声,兜揽生意。乡民们听见牛角声就知道犍匠来了,家里有需要的就可以把他招呼进来。技术高的犍匠还可以给牲畜接生,顺带着治治一般的牲畜病。农村公社化以后,公社和后来的乡、村设立了兽医站,配备了兽医,游动执业的个体犍匠就没有了,“犍匠”的标签就被乡民习惯性地贴在了兽医身上。
:逢年过节一家人聚餐,摆好酒饭,要先行一个简单的小仪式请列祖列宗降临享用,叫做“醮祖人”,然后家里人再坐席开餐。农村过白事,僧道摆上祭品,孝子们叩头拜请,叫做“醮亡人”。这些祭祀都叫“醮”,方言读音jiào,和叫字同音。汉代字典《说文解字》诠释为“冠娶礼祭;从酉,焦声。”清代《康熙字典》诠释为“子肖切,音釂;醮,祭也。”《新华字典》诠释的音义也是如此。常德民间的醮礼,没有古代那些繁文缛节,简单而不失虔诚,寄托着对家族先祖的缅怀和敬意。
:民初,男人终于剪掉了二百多年耻辱标志的“猪尾巴”,但社会上还有些遗老遗少仍然留了很长时间的辫子。大人的辫子逐渐肃清以后,因为习惯使然,剃头匠们给幼童剃发仍然在脑后留个小辫子,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有残留。早在清末,辫子在汉人的心目中逐渐成为了异类,常德人称之为“樛辫鞑”。
什么是“樛”?常德方言读音jīu,和鸠字同音;《唐韵》的注音是“居虯切”,读音和常德方言完全相同;语义是“木下勾曰樛;又绞也。”的是弯曲下垂的树枝,也指(物体)形状扭曲。例如:“龙爪柳的枝条都是往下樛起长的。”这里是弯曲下垂;“你这伢写的字怎么都是樛七樛八的呀?”这里是形状扭曲。而“樛辫鞑”,意思是“形态扭曲丑陋的辫子”,是常德人用来嘲讽满洲式发辫的。有一首儿歌一直流传了很久,我们小时候都唱过:“樛辫鞑,提篮篮,提到街上摆摊摊,摊摊倒哒,樛辫鞑骇起跑哒!
两个人吵架撂狠话,甲说:“你这个混账东西,凶么得凶?老子一把就可以摎死你!”乙回敬:“你拢来试试,看是哪个摎死哪个!”拧绞、扭动叫“摎”,方言读音jiū或者jiǔ,与纠字或者久字同音。例如:“洗完脸,要把毛巾摎干晾好。”“刚才车间出了事故,他的胳膊被传送带摎断了。”“几根绳子摎到一起去了,忙紧理不出来。”“嗨,你怎么搞的,别人都站成一排了,就你一个人还摎在一边!”
摎,普通话不用,所以《新华字典》阙如。常德方言沿用的是《康熙字典》“居求切,音鸠;缚杀也,绞也。”的古音义。这个“摎”字与前面的“樛”字有区别,木旁樛是形容词,手旁摎是动词。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4-09-25 17:28
探讨地方文化旅游!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