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957回复:1

[草根书写历史]常德方言词语趣探(3)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4-08-08 20:54扫一扫,手机看帖
:常德方言读音chǒu,和丑字同音。只要是两手并用,同时发力,除去拉的动作在外,无论是推、扶、抬、搬的动作,常德人都说搊。例如:“老爷子卧床很久了,每天我都要搊(推、扳)他翻翻身,搊(扶)他坐起来吃饭。”“那汉子力气大,一百多斤的包,他一把就搊(搬)上肩了。”“哎,太重了,搬不动,你快来帮我搊(出手抬)一把!”
搊,古韵书的注音为“侧九切”,切出来的读音就是chǒu,和丑字同音;古韵书的释义是“持也”,意思是两手拿着,引申义就是推、扶、抬、搬等,与常德方言的读音和意思高度一致。
:这个字在常德方言中比较常用,《唐韵》的注音为“初两切”,切出来的读音chuǎng,和闯字同音;常德方言的读音是阴平声chuáng,和床字同音,与古音只有声调差异。基于《玉篇》为漺字的释义“净也、冷也”,常德方言由“净”引申出了“冲洗”“冲刷”的义项;由“冷”引申出了“淋”的义项。例如,师傅说:“这块板子上头有泥灰,你去搞两瓢水漺(冲洗)一下。”徒弟答:“泥灰这么厚,两瓢水怎么漺(冲刷)得干净?”师傅教他说:“那就先浇点水漺(淋)湿,再拿刷子刷下下,最后在水龙头底下漺(冲刷),不就漺(冲洗)干净哒!”又如:“刚才回来遇到落雨,把衣服漺(淋)得浇湿了,好冷,我得赶快换衣服去!”“乐乐,落雨哒,快进来!你打球就那么要紧哪?漺(淋)了生雨要发烧的!”“好大一个风暴雨,东西都来不及收,晒在外面的一把辣椒籽,不晓得被雨漺(冲刷)到哪里去了,一粒都没得哒。”
:摧字很常见,《集韵》的注音为“徂回切”,读音同崔字;现代词语摧毁、摧折、摧残等都是这个字。但它的本义没有这样大的破坏力,仅是一个小小的手部动作。《说文解字》的诠释是“挤也,一曰挏也,一曰折也。”挤是用手紧压,挏是手动,手紧压着动就是摩、擦;折是用手折弯,动作幅度比前面的义项略大一点。在常德方言里面,摧字的读音声调略有讹变,念cèi,也是沿用古义指一些幅度小的手部动作。
旧时商店柜台边常挂着一块不大的白漆木牌,用于公布顾客的欠账,至今人们说赊账叫“挂账”,盖源于此。这白木牌别的地方好像叫“水牌”,意为记的是“流水账”;常德地方叫“墨板”,是因为上面的账是用墨色写的。顾客付清了账,掌柜就用抹布把墨字擦去,这个擦的动作就叫做“摧”;推而广之,旧时的学校擦黑板也被说成“摧”黑板。还有洗澡,大人常叮嘱敷衍了事的孩子要把身上的污垢“摧”干净。
五十年代以前的小学生,学写字用的是石板和石笔,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就用过。石板就是一块书本大小、薄薄的砚石板;石笔是一种天然的软质石头条,拿着在石板上面可以写出灰白色的字迹。写满了或者写错了,可以用一只绒布球“摧”去重写,小学生管它叫“摧摧”。后来的小学生改用练习本、铅笔和橡皮了,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还是把擦掉叫“摧”掉,管橡皮叫“摧摧”。
:瓶罐坛缸锅碗瓢盆之类的易碎器物,如果不小心打破了,常德方言有好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四种:挞破、搭破、挺破、嘡破。
先看第一个,挞破。挞:常德方言念,和塔字同音。《唐韵》的注音是“他达切”,和和常德方言读音一样,释义是“打也”。证明挞破就是打破,古已有之。
再看第二个,搭破:我们书面写的打破,是正音。搭破的搭字,是打字的通音,就是《正韵笺》说的“通音,当作‘都那切’”,意思是打字的通音是“都那切”。“都那切”用常德方音切出来正是搭(),说明常德的先人也把打破念成搭破。
至于后面的两个,挺破和嘡破,都是用器物被打破时的响声组出来的词,颇具声律感。挺字源自拟声词“挺哐”:“挺哐……钵子掉地下挺破了!”嘡字念tāng,与汤字同音,源自象声词“嘡啷”:“飞来一块小岩头,嘡啷……院子里的花缸被嘡破哒!”
:第一个字,掋:常德方言读音,与地字的方言读音相同,出自《集韵》的注音“丁计切”,声调转为阳平;也有的小地域讹变为déi,和对字的方言读音相同。掋字的语义《集韵》说是“擿”,而擿字在读音为时的语义是“挑”,就是“掀动、翻动”的意思,所以掋字的语义也就是“掀动、翻动”。现在,有的常德老人抱怨的时候会说:“这是哪个猴儿手贱哪?把我箱子里的东西掋得稀乱!”掋字还可引申为“抖搂、甩动”,如:“你衣服上落了好多灰,把它脱下来掋干净。”这里是甩动;“看你哪!一路跳跳蹦蹦,把衣袋里的几个糖果掋掉完了!”这里是抖搂。
第二个字,竦:《集韵》的注音是“荀勇切”,切出来的读音与“耸”字相同;释义是“竦,动也”。但在《新华字典》里,“动”的义项没有在“竦”字的条目下,而是被转移到了它的同音字“耸”字的条目下去了,而“耸”字在古字典里是没有“动”的义项的,这应是古今字义演变的结果。因此,常德方言的“竦”字是沿用的古音义,读音是sǒng,语义是“动”。例如,“你走路肩膀莫那么一竦一竦好不好?”指的是上下动;“你们几个伢儿莫在码砖的那地方玩,竦垮了会打破脑壳的!”指的是推动;“风好大,把旗杆吹得两边竦,不得倒啵?”指的是左右晃动
掋、竦两个字的复合词“掋掋竦竦”,常德方言的意思是上下动,有时指轻微的抖动,有时指大幅的颠簸。如:“那伢不稳重,你看他走路,浑身掋掋竦竦的,一副轻骨头样子。”指的是姿态轻浮、身上晃动;“这是一条没人管的废弃车路,车子开起来一路掋掋竦竦,差点点把我骨头都掋散哒!”指的是道路起伏、车身颠簸。
:蜻蜓,常德人叫它“虰虰”,读音dīng-ding,和丁字同音。常德地区的虰虰有好多种,最大的翅展约10厘米,身上的黑黄横纹似虎斑,名叫“虎儿虰虰”;最常见的比它略小一点,体色有蓝灰、黄灰两种,带有稀疏的细横纹;红色的还稍小一点,有深浅三种颜色,深红、大红和淡红,都是纯色;还有一种很少见,只在水边树荫下活动,纯黑色,连膜翅也是黑色的,飞起来像蝶翅一样显得比较软,颇有舞姿翩翩的神韵,安乡人名之曰“谢家婆婆”,不知何以名此。我离开安乡时不太大,如果还多待些年载,也许能听到“谢媪化虰”的传说,指不定会像“梁祝化蝶”的故事一样凄美。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其他体色虰虰,在此就不赘述了。豆娘本属蜻蜓近亲,常德方言称之为水虰虰。
虰,《康熙字典》的注音为“当经切”,读音同丁字,与常德方言读音相合。《尔雅·释虫“虰蛵负劳”之句。古人注解“虰蛵”说:“即蜻蛉也”。《古今注》这样介绍蜻蛉:“有青赤黄三种,青而大者曰青亭。”由此可知,虰虰名称的演变轨迹是:虰蛵——蜻蛉——青亭——蜻蜓。《尔雅》是中国最古的词典,“虰蛵”的讹读就是“虰虰”,可见虰虰这个名称比蜻蜓这个名称的历史要长久得多,常德人叫的虰虰是蜻蜓的远古名称。联想到湘方言一带俗称蜻蜓为“羊眯眯”,却不知何解。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4-08-09 11:04
地方文化自信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