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9945回复:2

[随笔]二里头遗址的夏代都城格局与井田制的关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4-01-29 22:46扫一扫,手机看帖
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已届60年,经过历代考古工作者的艰苦探索,遗址正在一点一点揭开神秘的面纱。经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确认,其夏代都城的地位已经尘埃落定。
我们注意到,夏都遗址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其道路都是直线相交,形成许多规整的十字路口。夏后的宫城以道路和墙垣分隔出来,位于四个十字路口隔出的井字形九宫格的中央。随着道路向四边延伸,又连接到更多的十字路口、派生出更多的九宫格,把整个都城规划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形成多网格式的宏大格局。可以想见,在考古专家们持续扩大发掘范围,找到夏都城垣和城壕的时候,显示出的大概率就是一座方城。
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多网格式布局,不见于比它年代更早的那些城邦遗址,而在年代晚些的商周遗址则多有发现,应是二里头都城布局风格的传承。后世唐代的长安、洛阳及明代的北京等历代古都的宫城与里坊格局,虽然不尽相同,但明显是一脉相承。
唐·杜佑《通典·田制》注一三说:“昔夏少康在虞,思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旅之众而田一成,则井牧之法,先古然矣。”按书中记载的井田规制,方十里为一成,有田一百井九百夫,马四匹战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名。夏后少康初到虞国避难的时候处境艰难,连一百井的土地人民和一乘战车的军旅都没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怪不得他发明了酿酒术,大概是为了解忧。由此可以佐证,夏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如果我们把夏后宫城和所属的八个功能区构成的井字形九宫格看成井田的一“井”,那整个都城就宛如众多相连的井田。如果再在夏都城外继续追探,大概率还会发现井田的痕迹,找到井田制始于夏代的实证。到此不由人不认为:夏都这种开创性的城市格局设计,应当是井田制日趋完备以后,其规制格局在都城规划上的反映。
我们不妨考证一下:考古发掘揭示出来的宫城区,其复原长度分别为:东侧宫墙长378米,西侧宫墙长359米,北侧宫墙长292米,南侧宫墙长295米,整个宫城面积约为10.8万平方米,是个南北方向略长的方格。据初步探测,宫城在九宫格里占地面积最大,其南北侧功能区的“格子”与宫城的宽度相等,长度约少四五十米;东西侧功能区的“格子”与宫城的长度相等,宽度约少二三十米,凸显出了宫城的等级地位。统计结果,宫城及所属八个功能区所在九宫格的南北总长约1015米,东西总宽约830米,总面积约84.2万余平方米。
再看看井田的规制:《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井田制的最早记载,所说的“古者”当指西周、商乃至夏。《孟子·滕文公上》的记叙更为具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上古的水井都是方形,井壁用木料护持,井圈用四根大木料相互垂交围出,发现秦简的里耶古井、发现吴简的走马楼古井都是这个样子,所以称方连状的方田为“井田”是非常形象的。
古代开辟出来的道路、开拓出来的田块,不会随朝代更替而改变。夏代的井田,经历殷商到西周,即使换了主人,其形制也仍然会是原样。所以,考查西周的井田,应可以窥见夏代的形制。根据现代研究资料,西周井田的规制是:方一里的面积是一“井”,亩积为九百亩;一井分为九块方田,一块方田叫一“田”,亩积为一百亩。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户共耕,收成归封邑贵族所有;周围的八块是私田,由八户自有自耕。当然,实际执行起来,并不能绝对做到每块井田都是九百亩,还存在诸如八百亩,一千亩这样的情况。于是就有上层贵族占有好田、大田,同族国人近在城郊,普通庶人远处荒野的等级之分。
长宽各一里的井田,按周秦时期的一里相当于现代415米计,一“井”就是17.2万平方米。二里头夏都宫城所在的九宫格总面积84.2万余平方米,约是一井的五倍,当是最大的一“井”,彰显着夏后的尊贵。其余簇拥在周围的近宗远支贵族占地当然会等而下之地小一些,城外近郊的国人和远荒的庶人所耕种的自然是普通的和偏小的井田。
如果把夏都复原,将是一幅这样的图景:一座宏大的方形王都凸现在伊洛平原上,雄伟的版筑城墙围护在四周。城里是井田式的道路分隔出的众多井字形九宫格,每一格都围着围墙。贵族们按照亲疏远近和爵位高低住在各自的九宫格里,他们具体经管着国之大事。城中央最大的九宫格则围着高大的宫墙,那是夏后的朝堂和居处,他掌控着王朝的最高权力。城外是王畿,通向四方的宽阔驰道两旁,大片的井田绵延数百里,其中鸡犬相闻的是星罗棋布的百姓聚落。
井田制方里一井九夫,方圆数百里的王畿,人口当不下百万。打起仗来,百井出战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摆出去就是万乘的王者之师。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强大的夏王朝就屹立在三千八百年前的中原大地上。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4-01-31 10:14
2楼#
发布于:2024-02-28 22:59
谢谢元老夸奖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