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阅读:49781回复:1

[时评]桃花源里韵新编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3-09-28 17:11扫一扫,手机看帖

    品读刘明《桃花源》.四言十六首有感
               (作者 钟兴珉   副研究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桃花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广。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问世以来,历朝历代在桃花源留下诗作的名家数以千计……
 岁月峥嵘,沧海桑田。今日的桃花源里,更是诗情洋溢。
  2021年3月5日,一年一度的常德市桃花源旅游节拉开序幕。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明借此东风,一口气创作了十六首有关桃花源的四言诗。
 洋洋洒洒十六首,从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诸多方面展示了世外桃花源的丰采。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学习刘明《桃花源》四言十六首的肤浅体会。


           言明义
 桃花源,“沅江傍臂,溪水邻边。山水绝美,福地洞天。年深岁久,先秦始建”。这是刘明先生四言诗《桃花源》中的一组句。六句诗二十四个字,高度概括地介绍了桃花源所处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和始建年代。紧接着用“陶令著文,布地构天。文凭景出,景以文传”四句,介绍桃花源的历史人文。
 至此,诗人以极为短小的篇幅,完成了多重意义的艺术使命;以高度凝炼的笔墨,烘托出极为丰富而深广的内涵。这样不仅凸显了作者对桃花源历史人文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有力把握。
诗人深知:四言诗,这种短小的外在形态决定了其内在的审美特征那就是绝不因其短小的外在形态而拘束自己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艺术的追求要努力做到言简而意赅。
 “登舟启航,溯溪而上。灯光焕彩,神志飞扬。号子出喉,撑篙摇桨。灯笼吐光,映照画舫。十八场景,精饰巧妆。水路十里,夹岸芬芳。四百演员,且舞且唱……”
 这是《桃花源》四言十六首中的第二首《秦溪观剧》中的诗句。
 这组诗句,如同行云流水般清新而欢快。
 秦溪,原名水溪。她是昔日武陵渔郎溯流而上误入桃花源的起始地。沧海桑田,秦溪水域几经变化而灵性依旧。诗人此刻“登舟启航”沿溪观剧,历经水路十里,观看了十八场由四百多人先后上场亮相演出。
 寥寥数笔,诗人给广大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宏阔的野外演出场景和庞大的演出人员队伍!
 真是:言明百义,滴水见阳光。


             虚实结合
“福地洞天”的桃花源,名胜古迹盛多。
 这些名胜古迹,既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色,亦有很多美丽的神话般的传说。如水府阁、方竹亭、遇仙桥,桃花观……
 如何以四言诗这种表现形式来介绍底蕴深厚的桃花源诸多古迹名胜呢?在这方面,刘明先生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请来品赏诗人笔下的《水府阁》:“水府阁者,仙源胜景”。此为开篇点题,属“实"写。接着便描写水府阁:“兽头望柱,白云吻顶。悬崖如削,壁立千仞”。这四句诗可谓是虚实结合,并且分别采用了比拟、比喻、夸张等现代汉语修辞手法。这与《诗经》中所主张的“赋、比、兴"同出一辙。由于诗人驾驭文字功夫娴熟,故而使得所状之物生动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四言诗起源,是诗词之首端,已有数千年历史。刘明先生在谨遵历史传统的同时,不忘锐意创新。他不但构思别致、新颖,而且对题材本身进行了超越和提升,从而有效做到了“由实而虚”、虚实结合。
 读了这组诗句,读者对水府阁悟出了一条极为重要的诗歌美学原理,那就是诗所表现的不是事物的实在面貌,而是事物的实际情况对主观者心情的影响。否则,就显得平庸苍白。诗人明白:作品若是缺乏对主观者的深度影响力,那么如同嚼蜡。
《水府阁》如果只停留在外貌特征上的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诗人接着写到:“夕照之美,渔郎问津。睹情赏景,气爽神清”。此际,读者都知道,今日“问津”者,不单单指昔日那个误入桃花源的渔郎。
 在写外貌图形中着意捕捉客体对主体激起的情感波澜,这应是诗人之写作目的,刘明深谙此理。他知道这种波澜,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心灵碰撞、悸动,也不要轻易放过而且还必须调动一切因素努力加以艺术的表现。
 如《遇仙桥》结尾是这样写的:“古桥重踏,思绪翩翩。指点回文,飘飘欲仙”。诗人以“遇仙桥”这一千年传说为题材,表现出“渔郎问津,村姑避难"这一人对和谐、安宁、吉祥、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遇仙桥"题材虽有些古老甚至“虚化",但是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则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真正做到了行文虽简,却语言质朴明达。


           情景交融
“鸡犬相闻,阡陌互连。牧笛悠悠,炊烟弥漫。桃坞旧屋,碾米磨面。熬糖煮酒,榨房香远”。这是描写《秦谷》中的诗句。
 这组诗句,真可以说是绘形绘影、有声有色,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这般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是感性的、形象的,所以能够打动读者。
 在诗人的构思下,几笔勾勒,一幅气韵生动的“秦谷生活图"便赫然展现在读者面前。此般诗中有画,而“画”中又烘托出一种和谐共生、生气勃勃的令人憧憬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世外桃花源那种沒有争夺、沒有拼杀、沒有尔虞我诈的喧嚣与鱼死网破的血腥。这种“鸡犬相闻、牧笛悠悠”的诗画一般的田园生活,谁不向往?
 情韵,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尤其是诗歌中特有的概念,是诗美的集中表现。自古都云“诗言情、诗言志”。诗所言的这种情、这种志,就是情韵。
“入谷访古,风轻云淡。灵魂安逸,一梦千年”。 作为诗人,深知“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来说就不存在”的道理。因此诗人笔下的东西,不但是感受得到而且还能看得到听得到甚至触摸得到。
 请看:“五柳湖兮,游人归集。栈桥挤爆,声逐涟漪”。好个“声逐涟漪"!这又是一幅生动有趣的五柳湖畅游图画!
 五柳湖,风光美,蕴含深。诗人对五柳先生倾心仰慕以及那种令人陶醉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均在诗情画意中体现。正所谓“揣摩于心中,跃然于纸上”。这是因为诗人掌握了情寄于景,景融于情的表达艺术技巧。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桃花源里翱翔。不管是在《桃山万寿宫》里还是在《方竹亭》、《渊明祠》,也不管是在《桃源佳致碑》前还是《桃花观》、《高举阁》,诗人都能迁想妙得,创造出具有新意、不同凡响的情景交融的诗境界。
 中唐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大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结缘桃花源写下了《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游桃源一百韵》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历史的车轮转到二十一世纪。从政数十年的刘明先生,从领导岗位退休后成了一位激情澎湃的学者、诗人。他与桃花源也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桃花源》四言十六首,语浅情深。诗人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用美的形象创作出了世外桃源那种特有的自然之大美和历史人文蕴涵。
  学习《桃花源》四言十六首,如品香茗、如品陈年老酒。只有细细地品味,方能咀嚼出自然美的神韵,方能感受到艺术之大美的熏陶。
         
     



最新喜欢:

xcd001xcd001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3-09-29 17:27

描述:触屏版

图片:1695979565

触屏版
中秋佳节快乐!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