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请容我娓娓道来。
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旧址位于武陵区朗州路263号,即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1902年,常德知府朱其懿和被罢官在家的维新人士熊希龄(湘西凤凰人,朱其懿的妹夫),在常德城内北门玛瑙巷创办湖南公立西路师范讲习所,第二年改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简称西路师范,是湘西北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西路师范一创立,就一改过去儒学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废科举、兴科学,成为湘西北革命策源地。辛亥革命前,从这里走山的著名反清民主革命人士就有林伯渠、蒋翊武、覃振等,此外还有李烛尘、翦伯赞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师,1912—1926年),这是该校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湘西北第一个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共产党组织,都诞生在这里。粟裕、滕代远、廖汉生等一代风云人物在这里踏上革命征途,该校从此成为湘西北革命策源地。 1922年初,省立二师的进步学生蒋希清(蒋水)、宋先礼等人,在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及湖南团组织联系后,发起组织了湘西北第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省立二师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研究会。这些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和通俗小册子。他们不仅在团体内部组织学习,还有计划地把这些读物送给那些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还不太了解的同学阅读。为了向外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校内举办了《反帝》、《震西》、《沅涛》、《励志》、《怒吼》、《旸山》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墙报。还组织进步学生到街头进行小规模的演讲,向工人、农民、市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剥削压迫的实质,号召他们起来为拯救中国,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1922年6月12日,在常德城召开第一次全体团员大会,参加会议的有35名团员。其中大部分是省立二师的学生。大会正式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常德团地委)。 1927年,省立二师更名为湖南省第二初级中学,1953年定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资料来源于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料库) 这是一段不能忘的时光,更是常德人的夙愿,常德人的情怀!在沉沦数十年之后,二师终究有回来的机会了! 曾几何时,作为湘西地区重要的革命策源地:湖南第二师范学校,承载着救国救民强大的宿命,像沅江一样为革命力量输送血液。 可时不我与,二师,最终还是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这段历史独自由常德一中默默传承,悄无声息的刻在了长墙之上。青苔耐不住性子早已沁进墙颊,他却只是终日细听着沅江波涛,静待着人们的到来。一年又一年,人们悄悄来过,又悄悄离去。可鲜有人能够听到这段历史刻入墙髓中的呐喊:强大的宿命不应仅仅躺在墙上,埋没在时间当中! 是时候需要有新的力量和常德一中一起肩负着二师之名了! 历史的呐喊仿佛得到了回音,机遇终于到来。湘幼专迎来了专升本的契机,同为师范类院校,且同样凝结着常德大地的滋养之情,二师之名仿佛注定由湘幼专所继承。 在这里本人强烈建议: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改名为湖南第二师范学院。同为师范类院校改名二师即是对其峥嵘岁月史的传承,也符合了当下专科学校升格本科的名称要求,更能够促进学校招生,周知,优秀的改名,往往能为学校发展铺平道路! 最后,如果本人的建议若能够被采纳实现,还希望二师修建本科部之后,能够设置相关的纪念长廊,纪念馆之类的纪念设施,收录二师相关的资料(院校历史和名人事迹等)以及文物,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既完成又在续写的宿命传承下去! |
|
1楼#
发布于:2022-08-08 12:28
帖内置顶 – – 2022-08-08 15:03
感觉这个提议不太现实:
1. 湖南幼专晋升本科的自行规划,早于教育部教发司[2021]76号文件,由于湖南幼专是2013年设立的,不符合教育部文件关于“2006年及以前设立”的要求,教育部文件发布后,未见湖南幼专等各方面再提升本的事。 2. 湖南幼专的前身学校桃源师范和常德师范,历史上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常德市一中)无任何交集。 3. 纵观过往很多学校更名案例,有关学校出于对历史的保护、对过去或未来荣誉的坚守,不希望别的学校使用自己的曾用名。例如:湖南大学不同意“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升本更名为“湖南财经学院”;四川大学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尽管教育部2015年已批准该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但在四川大学的坚持下一个多月后教育部收回了批复。 |
|
2楼#
发布于:2022-08-05 12:02
帖内置顶 – – 2022-08-06 18:18
发这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建言献策”有什么意义?无业青年有这精力不如调整心态找个工作,或自主创业,或外出打工,或就地务工。在家啃老不是长久之计,通过“建言献策”获得“权力感”也不能当饭吃!
|
|
3楼#
发布于:2022-08-05 09:03
帖内置顶 – – 2022-08-06 18:18
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居然把始建于1902年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常德市一中)和由桃源师范与常德师范合并而成的湖南幼专扯上关系了,试问,市一中与桃师、常师有什么关系?
|
|
4楼#
发布于:2022-08-05 09:56
帖内置顶 – – 2022-08-06 18:18
这不是偷人家名字吗?还不如就叫常德师范学院
|
|
5楼#
发布于:2022-08-05 09:48
帖内置顶 – – 2022-08-06 18:17
经查重,本帖内容来自《桑植长征红色教育学院》官网,文章地址:
http://szczgbxy.org.cn/content/show/48/2263.html 有研究表明,通过提建议能获得“权力感”! ![]() |
|
6楼#
发布于:2022-08-06 00:50
帖内置顶 – – 2022-08-06 18:14
始建于1902年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常德市一中)和由桃源师范与常德师范合并而成的湖南幼专的确没有传承渊源,楼主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了!
|
|
7楼#
发布于:2022-08-27 21:52
|
|
8楼#
发布于:2022-08-10 02:33
|
|
9楼#
发布于:2022-08-09 16:11
桃源师范的前身是1912年创立的湖南省立二女师,与省立二师同为常德革-命策源地,且100多年来一直是师范学校,凭自身渊源,也是可以改名为湖南省第二师范学院的。
|
|
10楼#
发布于:2022-08-09 16:02
桃源师范的前身是1912年创立的湖南省立二女师,和省立二师同为常德革-命策源地,凭自身渊源,也是可以改为湖南第二师范学院的。
![]() |
|
11楼#
发布于:2022-08-09 10:39
沧歌行: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幼专升本即使十四五机会变得渺茫,十五五也会提上议程。省教育厅和常德市都是比较重视此事,甚至专门预留了幼专升本的本科部土地。你的建议很好,成与不成另说,想法还是要有,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别看现在两岸猿声啼不住,等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所有的赞美都会踏浪而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那么多大学打破重组,反倒现在还要固步自封?筹建湖南第二师范学院,对常德人民是件好事情,一个地方高校多,也是一种软实力,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几万学生要带来多少消费啊,我不信市一中会反对! 最后,请老江同志具体督办一下这个事情。 |
|
12楼#
发布于:2022-08-08 23:43
|
|
13楼#
发布于:2022-08-08 23:23
|
|
14楼#
发布于:2022-08-08 20:10
我觉得抗日战争时期联大在湖南也存在过,我们可以搞一个联大,复古又洋气,得了!
|
|
15楼#
发布于:2022-08-08 16:39
Alanbroke:感觉这个提议不太现实: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幼专升本即使十四五机会变得渺茫,十五五也会提上议程。省教育厅和常德市都是比较重视此事,甚至专门预留了幼专升本的本科部土地。 二是四川大学,湖南大学这些都是副部级单位,有较高的话语权。而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之后降格成为中学已有七十年之久,虽然常德一中是非常好的省重点中学,但降格即为降格。相信同为常德市的学校,只要双方做好沟通 常德一中肯定也希望二师尚在,能与其共同承担传承这份历史。 |
|
16楼#
发布于:2022-08-08 16:13
|
|
17楼#
发布于:2022-08-08 16:12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德市委党校特聘教授 黄向阳 黄院长肯定知道一中的前世就是第二师范,不知道就要多读书
![]() |
|
18楼#
发布于:2022-08-08 12:28
感觉这个提议不太现实:
1. 湖南幼专晋升本科的自行规划,早于教育部教发司[2021]76号文件,由于湖南幼专是2013年设立的,不符合教育部文件关于“2006年及以前设立”的要求,教育部文件发布后,未见湖南幼专等各方面再提升本的事。 2. 湖南幼专的前身学校桃源师范和常德师范,历史上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常德市一中)无任何交集。 3. 纵观过往很多学校更名案例,有关学校出于对历史的保护、对过去或未来荣誉的坚守,不希望别的学校使用自己的曾用名。例如:湖南大学不同意“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升本更名为“湖南财经学院”;四川大学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尽管教育部2015年已批准该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但在四川大学的坚持下一个多月后教育部收回了批复。 |
|
19楼#
发布于:2022-08-08 09:47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除非楼主再到其他地方整个第三、第四来,不然这老二的位置,不要也罢。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有了第一,理所当然应该有第二,所以楼主的建议也融入了朴素的爱常德情感,我愿意为你点赞。 |
|
20楼#
发布于:2022-08-08 09:15
|
|
21楼#
发布于:2022-08-07 03:56
纯属路过:就那么回事……读了3年书,也没咋注意过回到原帖我想问问,到底有几个人知道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在整个湖南都不见得有五百人了解过这段历史!你们再怎么嘲笑我,再怎么说我,也不能否定我发这个帖子起码让不少人知道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段光辉历史,起码让你们知道滕代远,粟裕这些先辈是在常德土地下发迹的。传承是要有载体的,除了常德一中的那一面纪念墙和半天搜不到的桑植档案馆转载的文献,还有什么传承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这段历史?我一中的好朋友都不知道一中的前身是什么!历史就刻在墙上传承吗? 刚好幼专十四五有升本的打算 可以借二师之名升本传承下去何乐而不为,现在很多学校专升本是借独立学院之壳合并成职业大学专升本。那么幼专为什么不可以传承二师之名 借此更方便的升本呢? 其次冠二师之名 台阶高,底蕴深,对招生有很大利好,何乐而不为呢? |
|
23楼#
发布于:2022-08-06 00:50
始建于1902年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现常德市一中)和由桃源师范与常德师范合并而成的湖南幼专的确没有传承渊源,楼主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了!
|
|
24楼#
发布于:2022-08-05 21:02
|
|
25楼#
发布于:2022-08-05 20:54
|
|
26楼#
发布于:2022-08-05 20:45
|
|
27楼#
发布于:2022-08-05 15:55
|
|
28楼#
发布于:2022-08-05 15:54
|
|
29楼#
发布于:2022-08-05 15:43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