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梅
五级网友
五级网友
阅读:5426回复:2

[诗词歌赋]古诗鉴赏十大规律(下)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0-07-21 19:25扫一扫,手机看帖
古诗鉴赏十大规律(下)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1.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2.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3.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4.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
第四句 “ 鱼跳 ” 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 “ 静 ”
   5.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前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 ”,又照应了诗题李约《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其前两句讲的是饱受旱灾之苦的农民到龙王庙去祈求下雨;后两句说的是富人们不希望下雨,他们担心下雨会使乐器受潮影响看歌舞。 统治阶级的醉生梦死,丝毫不理会百姓死活的残酷由此可见。李约在诗中没置一评,但其意褒贬立现。中的“送”字。
  6.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7.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8.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 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王维、孟浩然)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陶渊明)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李商隐、李贺)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白居易)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唐人七绝)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在欣赏古诗中应注意:
   1、其实一种语言风格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2)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3)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4)词藻华丽
(5)明快:明白通畅。
(6)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还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2.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3.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1.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2.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3.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4.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5.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八、注意关注古诗标题
   古诗的标题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九、注意明察诗词中的暗示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能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欢花的蜂蝶呢!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0-07-23 10:21
学习强国!传统文化遗产!
松梅
五级网友
五级网友
2楼#
发布于:2020-07-23 14:34
xcd001:学习强国!传统文化遗产!回到原帖
谢谢网神朋友的关注与光临,谢谢您的点评!的确,传统的文化遗产现在已丢失了很多,就格律诗而言,对初学者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攻克这个难关,来发扬光大祖国文化这一瑰宝。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