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817回复:79

[建言献策]市教育局,请管好你的校长们!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0-04-11 20:39扫一扫,手机看帖
      常德终于要开学了。学校向家长转发教育局的要求——说是命令也不为过——疫情期间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家长不得给学生送饭菜。但是,你们食堂的伙食实在是太差了,形容为猪食绝对不为过!像上央视的桃一中,只是个个例而已!
       学校伙食差,是一个久远的“传奇”。记得90年代我在桃源县畬田中学读初中时,食堂里永远是白菜、萝卜、北瓜,少油、寡味!凑上去,都能够闻到猪食的味道!想看见一点猪肉,那得做一个美梦才行!早餐,馒头包子两个加起来才有一个拳头大。正餐的米饭是用蒸汽蒸的,正方形的一盆盆,米饭的宽度还是够的,到边了嘛,但是厚度呢,只有盆高的三分之二!吃粉的时候,后勤主任的肥胖的老婆掌管捞勺和油勺(挑儿),本来可以装三两米粉的捞勺只会给你垫个底,给你捞油的时候,后勤主任老婆粗壮的手臂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圆弧,只见油勺在油盆里快速地点了一下水,那一滴、两滴或三四滴菜油就在饭盆中的米粉里发散开来......
      我们46班有个叫张攀的同学创了学校吃货的记录,某个早上吃了八碗粉!碗是那么大的碗,粉不是足量的粉。张攀同学为此义愤填膺,旁边的同学议论纷纷。然而有什么用呢?只能愤慨愤慨而已。而我们的后勤主任、后勤老师们,一个个大腹便便,油头大脸。
      本人不才,高中在农村某镇中学(冠名桃某中)就读。那时学校有鱼塘,有猪栏。学生们难以下咽的饭菜大多泼在两个地方,一个是鱼塘里,一个是在洗碗槽里。泼在鱼塘里直接喂鱼,泼在洗碗槽里,就被食堂师傅收集到猪槽里喂猪。每年年终快放寒假时,学校的每位老师都能分到十来条大鱼和几十斤猪肉,至于校长及副校长们,他们就更多了。曾经亲眼看到一位副校长笑呵呵地提了一边猪肉回去。而我们广大学生,最大的福利,就是在快放假的寒冷的冬天,能够吃几餐热气腾腾的猪杂碎、猪下水,小小的“幸福”,或可作为一群人生命的记忆......
      学校伙食差,不只是一代人的记忆。而是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小孩子不会撒谎,现在的学校,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赚钱”方式。有的学校一如既往地“没滋没味”,有的学校索性让你吃不到饭(有和家长的微信语音)。给你规定吃饭的时间,饭点一到,学生们就得拼命地去“抢饭”,去迟了就给你把饭菜收走,让你不得不去学校商店买零食吃,“巧妙”地赚取额外收入。听说学校商店是承包的,每年要给学校一定数额的承包费。那么这个承包费最终到哪里去了?校长们能主动上交教育局吗?若主动上交,不落入自己的腰包,他们又何必费尽心机赚取昧心钱?
     现在疫情仍在控制之中,以前家长们可以送饭菜,可以稍微驱赶一下学生们的饥饿感,而现在寄宿学校、有食堂学校的学生们不得不在学校就餐,他们的营养状况,着实让人担忧。时代在变,学校食堂却永远不变,永远掌握在校长们的左右手中。曾经有舆论说,中国学生的体质比不了日本学生,说是中国学生的锻炼不如人家。我想问问,这其中是不是也有校长们的一份“功劳”?
      而作为直接主管部门,我们的教育局,在这年复一年中,为此做过什么?努力过什么?
                                                          ——写在2020春季开学之前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1楼#
发布于:2020-08-18 22:38
说的好,大V
2楼#
发布于:2020-05-01 07:00
常德小蜜:冬瓜   北瓜   海带   每餐必备  一期过后学校卖谷老师分钱   一年结束杀猪老师分肉   老江完两个不在一个学校读书 为什么完两个的学校情况一样哦回到原帖
那肯定是管学校的有问题不!
3楼#
发布于:2020-04-30 13:59
冬瓜   北瓜   海带   每餐必备  一期过后学校卖谷老师分钱   一年结束杀猪老师分肉   老江完两个不在一个学校读书 为什么完两个的学校情况一样哦
4楼#
发布于:2020-04-20 16:14
我在武陵区读的初中,鼎城区读的高中,伙食虽说和外面餐馆的没法比,但也算可以的,没你说的那么糟糕。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度量其它事物
5楼#
发布于:2020-04-20 10:21
桃源老江2:市教育局,有帖子在投诉桃源三中。贵局及桃源县教育局去到该校看一下不?回到原帖
什么时候反腐的风也吹到教育系统来?
土狼
七级网友
七级网友
6楼#
发布于:2020-04-14 20:01
桃源老江2:我同学他小孩在你所在的镇上的高中桃某中读书,食堂规定吃饭时间,商店商品价格高得离谱(周一到周五不得出校门,只能在学校商店买东西,这也是个传统),老师变着法收资料费!回到原帖
传统说对了,现在你指的这群老师,就是上一代吃猪食长大的学生,传统不能丢,还要与时俱进
7楼#
发布于:2020-04-14 12:35
任我行518:市里大部分食堂商店都是教育局管的,不是学校哦。回到原帖
桃某中,中午吃饭,十一点四十一个年级,十一点五十一个年级,十二点最后一个年级。给你十分钟排队、吃饭。赶不到、抢不了,你要么就饿着吧,要么就去商店买零食吃。校门是关着的,爱买不买!
8楼#
发布于:2020-04-14 12:33
笑看人生淡:我们当年还挖种桔子树的坑:1米长、1米宽、1米深 !
       还有,给学校挖鱼塘 ......
回到原帖
桃某中,380块一期的牛奶,下雨天没有,周五没有,家长说所谓的牛奶,饮料而已!
9楼#
发布于:2020-04-14 11:35
市教育局,有帖子在投诉桃源三中。贵局及桃源县教育局去到该校看一下不?
10楼#
发布于:2020-04-14 10:46
任我行518:市里大部分食堂商店都是教育局管的,不是学校哦。回到原帖
第一,说明教育局本身也有问题,第二,县里,乡镇学校是学校本身。
11楼#
发布于:2020-04-14 08:19
桃源老江2:校长老师们不仅要吃你的,还要赚你的。吃就吃吧,可是竟然还要从学生口里再抠食,挤出来,拿去卖,那就是丧尽天良了!回到原帖
市里大部分食堂都是教育局管的,县里不知道。
12楼#
发布于:2020-04-14 08:18
市里大部分食堂商店都是教育局管的,不是学校哦。
13楼#
发布于:2020-04-14 08:08
破帽遮颜:教育局会回复么……回到原帖
要么是官样回复,要么干脆不作声。
14楼#
发布于:2020-04-14 04:40
土狼:领导的回复就是,你们都不是吃这“猪食”长大的呀,而今不也都是国家栋梁。回到原帖
我同学他小孩在你所在的镇上的高中桃某中读书,食堂规定吃饭时间,商店商品价格高得离谱(周一到周五不得出校门,只能在学校商店买东西,这也是个传统),老师变着法收资料费!
15楼#
发布于:2020-04-13 23:32
教育局会回复么……
土狼
七级网友
七级网友
16楼#
发布于:2020-04-13 23:21
微笑的麦穗:必须顶!多少年了学校的饭堂还是这德性,从学生口中抠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坐观相关领导们怎么回复。回到原帖
领导的回复就是,你们都不是吃这“猪食”长大的呀,而今不也都是国家栋梁。
土狼
七级网友
七级网友
17楼#
发布于:2020-04-13 23:20
桃源老江2:那说起来给学校,给校长做的无偿劳动和送的东西多了—捡茶籽,捡不到就在家里装,捡柴火,老师冬天要烤火。最无耻的一件事就是,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零钱存在她那里,美名其曰养成存钱的习惯。但是到了期末,到了她调走都没把钱退还给我们。回到原帖
可以推广
18楼#
发布于:2020-04-13 19:03
必须顶!多少年了学校的饭堂还是这德性,从学生口中抠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坐观相关领导们怎么回复。
19楼#
发布于:2020-04-13 14:38
桃源老江2:你是老师子弟嘛!回到原帖
不是啊,一个平民百姓。
20楼#
发布于:2020-04-13 12:28
笑看人生淡:我们当年还挖种桔子树的坑:1米长、1米宽、1米深 !
       还有,给学校挖鱼塘 ......
回到原帖
那说起来给学校,给校长做的无偿劳动和送的东西多了—捡茶籽,捡不到就在家里装,捡柴火,老师冬天要烤火。最无耻的一件事就是,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零钱存在她那里,美名其曰养成存钱的习惯。但是到了期末,到了她调走都没把钱退还给我们。
21楼#
发布于:2020-04-13 11:53
桃源老江2:你就是当地的,多多少少没听说学校里养猪吗?大几十头,还有桔山,一到收货季节全体师生就去采摘橘子。回到原帖
      我们当年还挖种桔子树的坑:1米长、1米宽、1米深 !
      还有,给学校挖鱼塘 ......  
22楼#
发布于:2020-04-13 10:54
中国农民工:你不吃,好 喂猪,年底好分肉,,这是。。。。。。。。。。。。回到原帖
你就是当地的,多多少少没听说学校里养猪吗?大几十头,还有桔山,一到收货季节全体师生就去采摘橘子。
23楼#
发布于:2020-04-13 10:23
easy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24楼#
发布于:2020-04-13 09:33
喷的好,要赚钱也不要赚孩子的口粮钱
25楼#
发布于:2020-04-13 08:53
你不吃,好 喂猪,年底好分肉,,这是。。。。。。。。。。。。
hutxgt
五级网友
五级网友
26楼#
发布于:2020-04-13 08:44
开学之际,批判的好
心路
七级网友
七级网友
27楼#
发布于:2020-04-12 20:40
曾经的成都七中事件没那么快就忘记了吧?
28楼#
发布于:2020-04-12 19:17
为民请命,攒一个 !
29楼#
发布于:2020-04-12 17:48
不仅是市情,更是国情!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