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南坪乡有个王家台,台上有个王秀才,写了一首打油诗,描写还是较深刻的石门的山路。诗云: 过了一滩又一滩, 滩滩碧水脚下寒。 眼观头顶青天小, 腑首足下白浪翻。 将身入洞学狗走, 以手爬岩效猿攀。 行旅商贾来到此, 方知天下行路难。 看了这段诗,六十多年前,我在石门的一段经历情不自禁的展现在我眼前。 那次,由于在常德恰逢弟弟患急性肺炎住院,我没有随工作组同行一周后单身一人去石门。县委要我一人先去维新公社执行一个任务。记得,上午接受任务,吃中饭了就出发!石门,开门见山,出门爬山!一段山坡路出新关,再就要沿着碟水的山走。那一段,本来有路,可是由于修建石清公路开山炸石,把路炸得稀扒乱,已经是无路可行。我硬是在那稀乱的山坡上四肢落地匍匐前行。足足的爬了几里路! 第二天,从皂市出发,走望羊;好一段山路;特别是一处过独木桥,真的胆战心惊!下面是万丈深渊!我把双手横伸出来,以确保身体平衡走过了近百米的独木桥。出了青阳阁,走进仙阳河谷,路好我就走路,路不好我就在仙阳河涉水。上上下下摸爬到金银炮(我记得当地人叫钢银炮)出山谷就看到了仙阳坪,一路疾走赶到了维新公社!那一天,行程近百里! 为此,也发打油诗一首以和之
|
||
1楼#
发布于:2020-01-10 06:37
|
|
2楼#
发布于:2020-01-10 06:34
|
|
3楼#
发布于:2020-01-10 06:33
|
|
4楼#
发布于:2020-01-10 06:32
|
|
5楼#
发布于:2020-01-10 06:31
|
|
6楼#
发布于:2020-01-10 06:29
|
|
7楼#
发布于:2020-01-10 06:28
|
|
9楼#
发布于:2020-01-09 16:00
|
|
10楼#
发布于:2020-01-09 15:53
|
|
11楼#
发布于:2020-01-09 15:12
|
|
12楼#
发布于:2020-01-09 14:34
|
|
14楼#
发布于:2020-01-09 10:42
感谢前辈为石门做出的重大贡献,现在大部分山路都好走了,也感谢政府和乡亲父老,大家都不容易。
|
|
15楼#
发布于:2020-01-08 19:53
西老,希望多发这种怀旧的文章,为你点赞,我可能比您小一个年轮,但参加了泥石公路、风潍水电站的建设,那时的热情,可能现在真无法唤起,其实离开家乡四、五十年,每时每刻也关心家乡发展。真的希望您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多发帖,让我们这些游离在外的人,能为老家尽点余力。
|
|
17楼#
发布于:2020-01-08 17:59
|
|
18楼#
发布于:2020-01-08 17:58
|
|
19楼#
发布于:2020-01-08 17:55
|
|
20楼#
发布于:2020-01-08 17:51
|
|
22楼#
发布于:2020-01-08 17:49
|
|
24楼#
发布于:2020-01-08 17:47
|
|
25楼#
发布于:2020-01-08 16:13
有同感,六十年代末,为石门磷肥外运。全常德地区组织泥石公路大会战,每个公社一个民工建勤连,我们当时都是背着行李从陬市经指防口、畲田、架桥、石门走了二天才到工地,那时真的艰苦。三餐还是能吃饱,每顿一个菜,水煮萝卜、水煮白菜,碰上生活车不及时就是海带。生活虽然艰苦,每天天亮上工地,看不见回工棚。但干劲十足,没人有怨言。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