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德│ 刘 明四言(五首) 朗州司马刘禹锡 (刘 明 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大唐朗州, 山峻水远。 永贞变故, 禹锡受贬。 降为司马, 孤愤无援。 携家带口, 跋涉辗转。 家本荥上, 洛阳籍贯。 水土不服, 暑苦寒难。 初来乍到, 宿无居间。 城东茅舍, 一窝十年。 蛮多窳气, 瘥瘵病患。 孤闷幽栖, 丧妻失伴。 ![]() 逆境坎坷, 风骨犹坚。 百折不挠, 信念如磐。 寄情风物, 探胜访贤。 临诸观渔, 攀峰登山。 看“龙”竞渡, 听舟唱晚。 “白马”采菱, 枉山祭潭。 读书交友, 忧烦自遣。 吟柳咏桃, 情寄自然。 二百余首, 诗文丰产。 “竹枝”新创, 清朗谐婉。 神州注目, 享誉文坛。 斗转星移, 一晃千年。 司马名号, 化为名片。 采菱踏歌, 风俗依然。 溯往抚今, 思绪漫漫。 四言以寄, 聊表怀念。 (2019年12月15日)
“德祖”善卷 德山之阳, 沅水之阴。 上古高士, 时届尧舜。 坚辞帝杖, 以德著称。 名唤善卷, “德祖”众尊。 归隐枉山, 重义轻名。 ![]() 崇尚勤劳, 独善其身。 春耕秋敛, 日作夜寝。 就利避害, 顺时应更。 直言善谏, 警策帝舜。 音律精通, 满腹经纶。 德播天下, 教化百姓。 善德源头, 有据可凭。 日升月落, 时代演进。 善卷观者, 常德一景。 塑像高耸, 门楼接云。 善卷之殿, 巍峨雄俊。 香火缭绕, 拜者虔诚。 德山有德, 天下驰名。 (2019年12月16日)
沅陵凤凰山 拜谒“凤凰”, 夙愿积年。 今朝成行, 兴致盎然。 群山透迤, 江水漾涟。 ![]() 太阳欲出, 云遮雾拦。 “凤凰山”者, 森林公园。 三 A 景区, 国字牌匾。 山势奇异, 沅江擦边。 海拔二百, 古木参天。 寺名“凤凰”, 万历筑建。 “观音””送子”, 香火延绵。 “香炉”峰顶, “凤鸣塔”巅。 七级八方, 雄伟壮观。 少帅幽禁, 题诗墙垣。 山名脆响, 观者流连。 斯人已逝, 旧地焕颜。 凤凰鸣叫, 中华梦圆。 (2019年12月17日)
桃源沅江国家湿地公园 千里沅江, 浩浩汤汤。 桃源水润, 别样风光。 湿地公园, 铭牌锃亮。 驱车入内, 游摄观赏。 坝头步行, 西向而上。 冬季水落, 陆地宽敞。 ![]() 一万余亩, 生态多样。 乔木居高, 楠枝挽樟。 枫杨聚会, 水杉成行。 野菊任性, “狗尾”金黄。 荻芦摇曳, 藤蔓刮裳。 沼泽水浅, 虾螺草藏。 “秋沙”偶见, 又遇鸳鸯。 鵟斑胆小, 雀鹰尾长。 越冬无忧, 家园漂亮。 徙难不再, 时哼时唱。 临水思古, 屈原《涉江》。 善卷溯流, 夜宿辰阳。 日新月异, 仙境新妆。 万物谐和, 福祉绵长。 (2019年12月17日)
常德“盐关” 盐关在哪? 诗墙东端。 矶头为邻, 隔江观山。 千里沅水, 江海通联。 古往今来, 商贸频繁。 ![]() 明朝关隘, 盐税归完。 淮货远销, 来此中转。 “下关”原名, 称谓演变。 “盐关”副实, 地标赫然。 公屋临江, 倚堤而建。 四合院式, 灰瓦青砖。 “大鳅鱼头”, 乌油漆舷。 桨橹起落, 浪花飞溅。 一九四三, 日寇侵犯。 百余民工, 血染堤垣。 今日港口, 气象灿烂。 “一带一路”, 前程无限。 抚今追往, 气聚劲攒。 洞庭在望, 我心飞旋。 (2019年12月18日) 刘 明“四言”文学评论—— 传承文化遗产 追求美好生活 ——读刘明先生“四言”有感 甘志敏 我知道刘明先生写“四言”还是两个月前的事,近来品读,身感敬佩,感受很深。闲暇之余,撰写此文,聊表心意。 刘明“四言”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古代“四言”作为一种文化,源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魏晋之后虽有曹操父子、陶渊明等人的佳作,但面对时代大潮的冲击,也只得暗然退出诗坛舞台,辅作祭祀之用罢了。近两年,刘明先生潜心钻研,倾情创作,写出“四言”上千首,字数十万,仿佛一石击水,打破微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抢救。时代呼唤“四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有刘明这些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才能使一些民族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刘明“四言”是对“四言”古风的一种延伸。古代四言诗的风格大致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经》重朴实,如“关关雎鸠,在河之中”;曹操重豪放,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刘明“四言”兼而有之,往往是在朴实中显豪放,在豪放中露朴实。如《乌镇东栅》《山陕甘会馆》等诗很朴实,《开封铁塔》《太阳山》等诗很豪放。凡此种种,无论是哪种风格的作品,都来自于刘明先生敏锐的观察,生活的积累,更来自于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刘明“四言”的看图写诗,信手拈来,诗数占半,比起范公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乃一大特色。 刘明“四言”是对多种艺术手法的一种探索。古代四言诗的艺术表现手法,集中表现在《诗经》之中,所谓“风雅颂”“赋比兴”,前者表内容,后者显手法。而《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刘明“四风”中比比皆是。“赋”——平铺直叙,叙物以言情。如《炭河古城》《红烨红》等。“比”——比喻比方,索物以托情。如《草原晚霞》《红烨喜鹊窝》等。“兴”——见物兴词,触物以起情。如《花溪之水》《“大宋”肯德基》等。 刘明“四言”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大凡退休之人,一求平安、二求悠闲、三求健康,刘明先生的追求不在于此。退休之后,他并没有躺在《大题小作》和“德字百图”的光环之中,也没有放下手中之笔,潜心力作,用“四言”抒发情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贯彻了习 近 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指示精神,也体现他较高的艺术情操。在他心中,对艺术的追求,对文化的传承,对书法的爱好,就是晚年最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在我看来,刘明“四言”还在积步,还在爬坡。人生可贵之处,贵在起步,贵在不停步。愿刘明先生不断拼搏,勇攀“四言”高峰。写于2019年12月18日 |
|
1楼#
发布于:2019-12-20 08:27
![]() |
|
2楼#
发布于:2019-12-20 08:41
![]() |
|
7楼#
发布于:2020-12-27 10: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