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梅
五级网友
五级网友
阅读:21439回复:0

[转贴]古诗词表现手法略谈(转载本人收藏)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11-17 19:36扫一扫,手机看帖
古代诗词源源流长,千百所来以其清新高雅的格调以及细腻柔美的韵律,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特别是诗人那种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更是启迪和激励着后代诗词创清新高雅的格调和细腻柔美的韵律,在中国作者和研论者后代诗词创作者和研论者。所谓的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中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辨证手法,这种手法注重表现艺术,融写景、状物、言情、述志于一体,从而构成了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析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对诗词内容的表达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烘托、白描、用典、组合、借古讽今、以及动静结合等多种。
一,托物言志
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意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描写来体现自身内在的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不少事物形成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我们称之为文化称号。例如菊花,梅花,莲花等,人们取其傲霜斗雪、清洁雅致的性格,象征品格坚强,气质清高。《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屈原以饮露餐菊象征自己品行高尚纯洁,卓而不群。元稹《菊花》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坚贞高洁的品格和信念。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借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赞颂表达自己要保持高尚节操的君子之风。
在托物言志诗中,最典型的要属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表面看是写石灰,实质上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从中折射出作者不畏艰险的性格和甘愿奉献的精神。特别是诗的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和理想以及要保持高尚节操的君子之风。作者看似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二,借景抒情
古代诗歌中的“景语皆情语”,可以说景物中都包含着诗人的感情,都是诗人情感的委婉流露。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以有情之笔去描写,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古诗词中借景抒情的作品很多,有亲人之情,有朋友之谊;有游山水之感,有思故里之心,有离愁,也有别恨,这些情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某一动态或静态的事物去体现,这类诗往往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诗前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的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波澜撼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表现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景物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的愿望而无人引荐,就象欲渡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这首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又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的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三,烘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这种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体现,经烘托手法调色后的诗词更加含蓄、委婉,富有意境之美。
其一,以人烘托人,运用最多最成功的就是《汉乐府》中的《陌上桑》。诗中描写采桑女秦罗敷一系列的倾国之美的外表和行为时,侧面烘托贯穿始终。全诗中没有提及到一个关于“美”的词语,但却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驻足观看等八句侧面烘托句子的描写,把一个至善至美的采桑女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美的效果体现美的本身,这样的描写含蓄、朦胧,引人遐思,“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其二,以物烘托物,这种写法在古诗词中也是不少见的,常见的是以动衬静,如“鸟鸣山更寂”“僧敲月下门”等等,都是以物烘托物的成功体现。在此要说的是唐代韦应物的一首《赋得暮雨送李胄》,这首诗是以物烘托物的烘托写法的典型体现。“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整篇诗的气氛是雨中送友,但此诗除了第一句提到“微雨”二字之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事物把雨间接地体现出来。船上的布帆变沉重了,天灰蒙蒙的一片,鸟儿飞得不再那么轻快,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这样一来,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的手法却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灰蒙蒙的细雨一片,与整个诗的气氛相协调,更加衬托出雨中送友这一主题。
其三,是物烘托人,这种写法寄情于物,托物言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同样如此,写到“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些残秋的景物描写都充分体现出作者愁绪绝望,忧郁苦楚的心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晏几道的《临江仙》中,也运用了以物烘托人的这种写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诗人看到比翼双飞的燕子,联想到自己和心爱之人分隔两地的处境。“落花”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有;“微雨”状出心境的郁闷,以“落花”之动衬托出人伫立之静,以独立之久,衬托思念的专一不二。又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的寂寞与孤独,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浓烈的情感。落花,微雨,燕双飞,这些让人惆怅的景物,把诗人孤寂的心情烘托得更加浓郁。
四,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几句诗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简洁生动,不但写出了草原的壮美,而且从侧面点染出了牧民的生活。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图画,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色。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进了柴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朴面而来。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全诗无一字雕饰,通篇白描,但却把诗人那种旅途艰辛,仕途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的无奈处境给让我们一览无余,把一幅“风雪夜归人”的温暖画卷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五,组合
指诗句中意象的组合或或跳跃,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诗歌意象的表达方式,即在诗句中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而成的最简洁的诗句,省去了诸名词的意象之间的关联词语,这种现象被中国古代的诗论称之为“语不接而意接”。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还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以及咀嚼回味的余地。
例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清幽冷寂的环境,烘托渲染了游子的无限离愁乡思。其中十个字,组合成了六个名词性的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前三句一连用了九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性意象,其中有静有动,组合成了一幅景象凄迷、色彩灰暗的“天涯漂泊秋思图”,句句写出了流落天涯、仕途坎坷、心境凄凉的典型情思,寥寥数笔就把许多人都曾体验过的悲秋和乡愁表达出来了,无怪乎元人周得清称之为“秋思之祖。”这类现象还很多,再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
六,借古讽今
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为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找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杜牧的咏史诗很有名,特色也是托古讽今,向当权者提出忠告。其脍炙人口的《过华清宫三绝句》,写的是唐玄宗,针对的却是唐敬宗和唐文宗。而《赤壁》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三乔”,语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另外,在李清照的词中也不难找见借古讽今的例子,如《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实际上是李清照巧借项羽垓下战败、乌江自刎的故事,赞颂他那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侠气概,用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来辛辣地嘲讽畏惧、苟安江南的南宋投降派。
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观今鉴古,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古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以及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更深刻地体味诗中的意韵。
七,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一般来说,典故都有确定的典源。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这一典故,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为自己接待贤士迟缓而失掉人才。诗人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气度来勉励自己的。在分析作品时,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又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第一个是刘裕两次率军北伐并一举平定桓玄叛乱、灭晋建宋。词中概括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以表明人民,包括作者,对进行北伐收复中原的热切期望。第二个是刘裕之子刘义隆(文帝)仓猝北伐、大败而归的故事。词中概括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黄北顾。”借以表示不赞成韩侂胄的仓猝北伐。第三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刘宋北伐军,追至长江边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大肆祭庆的故事。词中概括为“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借以发泄对南宋统治者抗金不力,不想收复失地的不满情绪。最后用了廉颇的故事。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却听信谗言不信任他。词中概括为“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八,动静结合
这些既属于表现方法,也属于写作物法。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我国古代山水诗在表现某种山林野趣时,由于一些诗人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常有追求清幽静谧、远避尘俗的癖好。其实,诗中的清静之境乃是诗人恬淡安静的心境载体,也是诗人刻意追求的那种审美境界。“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就是这种审美境界。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
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刻意追求清幽空寂的审美境界,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来突现种种静境,而运用细微的动态物象来表现就是其一。例如他的《萍池》诗:“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扬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来反衬萍池的幽静:这满池的绿萍在轻舟与垂扬的拂荡下,一开又一合,一合又一开,萍池显得如此幽静而又富有生机,决非一潭死水。静静的萍池,本是不好写的,能写到这般幽美,全仗以动显静的功力。又如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熟知和掌握这一文化积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蕴,来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我们的心灵!

最新喜欢:

炎黄子孙炎黄子孙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