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警民联系,管片民警要经常下片。与所管辖区域的居民要互相认识 (至少要让大家认识管 片民警)。熟悉管辖区域环境。 2、 加强居委会建设,居委会工作人员更要与所在区域的居民熟悉。建立责任制,居民小组长制。 居委会要经常组织小组长、居民学习法制法规。 印发宣传资料(内容包括防火防盗等治安内容)。 3、 在常德电视台开辟一个专门的法制栏目。举一些本地的法制案例。 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些民法、刑法等法律条例。 |
|
1楼#
发布于:2019-06-26 11:06
帖内置顶 – 市公安局 – 2019-06-26 15:18
"霜柳"网民您反映的关于“治安管理的三点建议”的问题回复如下:
《湖南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规范》规定,社区和驻村民警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社区(驻村)民警每周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时间不少于二个半天,兼职驻村民警每周在警务点(警民联系点)接待群众的时间不少于半天,并应公开告知辖区群众。 我市各地公安机关都制定社区(驻村)民警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和量化标准,以源头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管理和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群众满意率等为主要内容,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群众的见警率作为考核重要标准。 根据您的反映的情况,说明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足,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管理阵地前移、重心下移,让更多的警力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切实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神经末梢”,把警务室建设成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常德市公安局 2019年6月26日 |
|
2楼#
发布于:2019-06-26 11:06
"霜柳"网民您反映的关于“治安管理的三点建议”的问题回复如下:
《湖南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规范》规定,社区和驻村民警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社区(驻村)民警每周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时间不少于二个半天,兼职驻村民警每周在警务点(警民联系点)接待群众的时间不少于半天,并应公开告知辖区群众。 我市各地公安机关都制定社区(驻村)民警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和量化标准,以源头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管理和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群众满意率等为主要内容,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群众的见警率作为考核重要标准。 根据您的反映的情况,说明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足,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管理阵地前移、重心下移,让更多的警力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切实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神经末梢”,把警务室建设成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常德市公安局 2019年6月26日 |
|
3楼#
发布于:2019-06-19 00:15
霜柳:在主题上讨论,发生分歧是正常的。但不要偏离主题发生争吵。你可以说这三点建议不行,也要说,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办才行。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回到原帖说了啊 没可操作性啊。没有量化指标啊。领导讲话最喜欢的加强某某某,但往往没有任何作用,做什么都要人,权,钱,物,上级支持,光要求下面加强某某某能起什么作用?现在一个社区配一个片警,还要求与社区所有居民熟悉,1人管3000到1万5千人,已经管不了,还要求熟悉居民,你不能把所有工作全部压给一个人吧?要不要求每多少人必须配个警察?比如500户或800人?居委会一人管几条线,本身已经忙不过来,还要求天天去熟悉居民,居民区社区办事怎么办?哦你找的人去下面熟悉居民去了。这样回话你会满意?现在社区不像以前,小组长楼栋长已经管理不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算小事,年轻人要上班管不了事,年纪大的人没精力管事。现在社区已经由大集体变成小家庭了,不是族老出面调解能搞定的。都不愿意吃亏,或都只愿意动嘴不愿意动腿,也不愿意义务付出。管理模式都在摸索也没有什么好的模式或办法。网格员,社会工作者,义工,志愿者都是摸索中产生的新管理模式,但都好像没什么作用,不是一个想法或一个办法能解决的。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好多东西等到社会生产力到了才有办法解决。无为就是没钱,没人,没资源而已。 |
|
4楼#
发布于:2019-06-18 20:29
|
|
5楼#
发布于:2019-06-18 16:03
|
|
6楼#
发布于:2019-06-18 15:18
|
|
7楼#
发布于:2019-06-18 10:28
|
|
8楼#
发布于:2019-06-17 15:58
|
|
10楼#
发布于:2019-06-17 09:30
|
|
16楼#
发布于:2019-06-16 18:52
完全没有可操作性。。。。。。。什么样算熟悉?一个社区大的几万人小的3000到6000人。。。。。片警天天在警务室居民来挨个参观?还是片警挨家挨户拜访?一次算熟悉不?二次?三次?认识居民比例60%算熟悉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