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上海,一路势如破竹,两三个月的功夫就兵临常德!解放常德的情景,虽然过去七十年了,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一
1949年7月,我从山陕小学读完四年一期放假,在街上溜达玩耍,看到了常德解放前夕的状况: 一是各种报纸都是毁谤共产党解放军的言论。当时,国民党几乎每天都会丢失一些城市,报纸上总是登的失守的城市“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骇人听闻的消息!当时,老百姓是不相信这些的!都在背后议论,既然那里如此遭难,怎么没有看到逃难的难民! 二是谣言满天飞。流传最广的就是宋美龄住在美国讨救兵!美国会出兵!三次世界大战会爆发! 三是哪个部队守常德。在六七月间,白崇禧部队在常德住了几天,清真的回民还给他们送出牛羊。(白是回民)他们却只是路过。后来,看到街头标语“暂五师死守常德”!市民都背到好笑!一个暂编师的,正规部队都不是的!还守常德!开玩笑!那个暂五师的还作古正经的搞了一些动作:在东门城楼的东北边修了一座碉堡,我们还到里面“卡恰莫”玩! 图片:QQ图片20190313090212.png ![]() 二 解放军要来了,眼看还会有一次“小打”。母亲就带我们一家回到他娘家避难!
母亲是对河南站的人。他们一族有四个哥哥,就母亲一个女人,又是最小的,所以,母亲在他们家还是很被器重的!下南门一过河上堤就是三舅家开的米粉店,再过对面街往下走一个小区,就住有大舅二舅,大舅在街尾面开的茶馆;上堤往下走到铁船庙附近就有一排住房那就是幺舅住的。幺舅是船主,还有钱,他家有六个子女,有三个比我大有三个比我小!他家住房也多。我们就在他家住!我听了很喜欢!那里有伴玩!大表哥还在他家后面菜园里挖了一个防空洞! 只过了两天,就听到对河一阵枪炮声,这样就解放了!第二天,铁船庙就来了解放军! 铁船庙是当地船民修的!就是为了保佑造船和开船的船民!后来,就建立了驳划完小,也是为船民服务的!前面有一个操坪,我记得还有一株大树。学校放假了,就可以驻军!过去,小孩都很怕当兵的!小孩一哭闹,大人就会说:“还哭!粮子来了!(当兵吃粮,过去就喊当兵的是粮子)”解放军住在驳划完小,天气热,他们做饭吃饭都在操坪里!都是一些北方人,吃的面食,摆着很长的案板揉面。我当时就抓住商机,提着篮子放几包香烟在那里叫卖!我弟弟也跟到我到那里玩。这些当兵的都很和气,看到我们就喊小鬼!我告诉他们,我不是小鬼,是小学生,就要初小毕业了!他们要我吃馍,我说,我不吃馍;请你们吃烟!哈德门的100元一根,老刀的五十元一根!(是旧人民币)他们有的就买我的香烟:那时,一般都是买根根的!有的就要我弟弟吃馍,我弟弟毫不客气!有一天,他们要我弟弟表演一个节目,我弟弟很出特,就在操坪里找到一块砂岩,拿在手上表演一边唱到“太阳出来节节高,三国英雄算马超,文武双全关夫子,张飞一声哄断桥”接着就哇哇两声拿起砖块就往胸前两下!当兵的都鼓掌!他们大喊:给包子吃!就给我篮子里放了几个包子! ![]() 三 母亲急着回家开门做生意了!回家一看,货柜宝笼都“光猫好深”的!锁都没有开!我们仅仅打扫一下就开门营业。东门城楼边的碉堡没了!据说:解放军攻东门,一个班长带队,被碉堡里的兵开枪打死,解放军才用炮把碉堡给打了!只看到城门两边摆设有几挺高射机关枪和高射炮,这里是一个防空阵地!解放军说,他们可以保护城区不会被国民党的飞机炸!的确这样,国民党来过两次空袭,都不敢低空投弹!每次空袭,就听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国民党的飞机就丢了一些传单走了!
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我们三个中心学校(解放前和解放初,市区只有启明镇,沅安镇,长庚镇三个中心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市里的提灯晚会庆祝,因为害怕空袭,我当时就在设在偏僻的五铺街的启明镇读四年二期,应该参加游行,下午在衣巷子(现在下南门大饭店的后门)的沅安镇中心学校集中。我当时缺少一件白衬衣,母亲接连扯布做衣!那个提灯晚会好热闹,有秧歌队,玩火龙的,游行的人都提着灯,我们学生都拿的小彩旗! 国庆后,二野部队来了,要进军大西南!我记得,他们在白云中学(现在育英完小西边的七医院)聚会后,游行!我当天,就爬到大高山街对面的一个碉堡顶上看!真的好威武!军乐队了不起!那个大号都扛在肩膀上了!还有炮车,部队一个连一个连的方队,每个连前面都举着他们立功的锦旗! 二野在常德住了几天。我们东边也有队伍。原来的商会(现在城门口的一个石油公司)有空坪,里面就停放战马战车!战士们住处,都在老百姓家号房子。我们家都号了!看到我家只有两个男孩三个女大人,就安排我们家楼上住了几个女兵。她们都是早出晚归,没有和我们交往。住几天后就和大部队走了! |
|
1楼#
发布于:2019-04-16 16:31
回复各位网友:大家都喜欢听我讲常德市的过去,本来早几天我已发第二篇文章,讲解放初期的常德,讲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在财力紧张为民办的三件民心工程。可是,帖子不能发出,屏蔽了!以后,我再也不发同类的帖子了,不再给大家讲过去了!不过,类似帖子在红网正扬网都是精品!希望有兴趣的网友到那些网站去看。
|
|
2楼#
发布于:2019-03-18 06:39
|
|
3楼#
发布于:2019-03-17 10:51
|
|
5楼#
发布于:2019-03-17 06:23
|
|
8楼#
发布于:2019-03-15 20:44
|
|
9楼#
发布于:2019-03-15 15:18
|
|
10楼#
发布于:2019-03-15 06:10
|
|
11楼#
发布于:2019-03-14 16:45
|
|
13楼#
发布于:2019-03-14 15:26
|
|
14楼#
发布于:2019-03-14 15:24
|
|
15楼#
发布于:2019-03-14 15:23
|
|
16楼#
发布于:2019-03-14 14:57
好文章当置顶!想不到罗老不光记忆了得且文字功笔毫不逊色当今年青人。
|
|
18楼#
发布于:2019-03-14 11:00
|
|
25楼#
发布于:2019-03-14 09:05
|
|
26楼#
发布于:2019-03-14 08:46
我用亲身经历写的拙文,从部队与我们小孩亲密无间反应出军民鱼水情;从离家几天,家里依然如故,反映出军纪严明和治安状况良好;从部队重视防空,保障市区不受敌机轰炸,反映出军队爱民之心。
|
|
27楼#
发布于:2019-03-14 08:46
![]() |
|
28楼#
发布于:2019-03-13 22:59
佩服西老的好记忆和朴实的文风,流畅的表述。这才是真正的老常德、活历史。西老年近八旬,还能如此这般,真可谓宝刀不老。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