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年人口达到1245.87万,达到18.16%,衡阳最年轻,常德老年人口占比最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记者 于振宇 朱玉文 杨昱 通讯员 李君)今天,湖南发布2017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年底,湖南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245.87万,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18.16%,比全国高出0.86个百分点。其中,常德市60岁老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最高,达到19.88%,衡阳市60岁老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最低,占比15.59%;长沙市60岁以上老人占比在全省市州里面排名第四,达到17.44%。具体排名如下: 60岁以上老人1245.87万,达到18.16% 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1245.87万,比上年度增加44.7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8.16%,较上年度上升0.5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6个百分点。全省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832.86万,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2.14%,较上年度上升0.3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长沙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州有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怀化市、湘潭市。 |
|
最新喜欢:![]() |
2楼#
发布于:2018-09-21 13:40
唉,某人就是喜欢转移话题,自己先设立一个论点,然后又把这个伪命题反驳一番,咋一看似乎有理有据,其实没有 理清真正的因果,没有看清真正的源头、关键。 都懂但不必明言。
唉,说多了都是口水,强忍着泪。 建议某人先拜读 梁中堂先生的人口理论。然后从 大历史、全人类的范畴作一些简单的了解后 再谈这一话题 好不? 顺便了解一下那个极力主张独胎,自己却有7胎的某回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 回头静坐反思。 当年也曾紧随计生执法大部队(余非计生队员),牵超生户的猪牛、搬超生户的电器....... 在此,我谨代表本人,把这些年来所经历的、所耳闻目睹的、所沉淀在心底里的感悟说出来: 年少不经事,蠢得屙牛屎。 ......长太息以掩涕兮...... |
|
3楼#
发布于:2018-09-21 08:53
勤勤:一、某人说到一边去了。你的原文可不是这样,你的言下之意不就是日本和大陆同时起步,日本穷,日本没资源。现在日本人口不算少,对比国家领土,日本还变成发达国家了,所以日本人厉害智商高。你眼里的逻辑就是如此简单?所以你仅仅是以这个结果就否定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是没意义甚至是恶的?未免太文青了,那我就问一句,计划经济几十年是事实,是那几十年大的方向。在那种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教育能力和财力,几乎被封锁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孩子吃什么?去哪里上学?初高中毕业后能去那里工作赚钱?你无视了当时中国几乎被封锁的事实,也无视了日本被美国扶持,五六十年代经济一飞冲天,中国走了弯路这个不能否认,日本人的先进和努力也不能否认。但是这并不是是不是搞计划生育的理由,日本资源匮乏不假,但是他有钱,一直到现在,粮食大部分都是靠进口。他有足够的教育能力,它可以不限制。那我问,中国敞开生,那个年代,吃什么?进口?谁能供应那么多?中国有那个钱?在那个不在意买房,不在意教育,生个孩子加双筷子人多力量大这个理念的年代,敞开生一二十年,多出来的人口要按亿计算。所以,一切事实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我并非是为计生政策洗地,强制引产这种行为就不说了,个人对只生一个这个口号还是觉得有些过的,8-4-2-1这种衰减真的隐患很大。只是计生政策在那个年代,有他存在的意义。 |
|
4楼#
发布于:2018-09-20 19:51
youqibing: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二战后日本是穷,比大陆穷?那比一比,经济基础不说了,大陆不可能比日本好。只说其他,当时的大陆和日本人口受教育情况的差距?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的差距?还有经济模式的差别,一个是计划经济各个企业都是齿轮一样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回到原帖一、某人说到一边去了。 话题的焦点 又不是要在这里剖析日本比某朝发达的原因。 仅仅是说 日本不会借口资源匮乏、人口爆炸搞个“计划操作”,恰恰相反 ,鬼子上层一直鼓励造人。人口密度虽然很大,但不是社会发展的累赘。其当今人口老化的原因与某朝根本不同。 二、最简单的等式:经济=个体的消费X人口数量+生产力X劳动生产率+else。不诠释。 三、要站在广袤的历史时空中去看: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是最珍贵的财富。人是可以通过劳动才智来创造财富的(譬如:百余年的时间,水稻就从几十斤增产到千多斤)。人不是 仅仅只会消费的猪猡,人是最尊贵的生命。 一个正常的人,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再次可以靠劳动为国缴税......就看管理层有没有能力管理好。 以人类智慧之无限,探求宇宙之无限,何来“资源匮乏”? |
|
8楼#
发布于:2018-09-20 12:42
|
|
9楼#
发布于:2018-09-20 12:40
|
|
10楼#
发布于:2018-09-20 11:24
|
|
13楼#
发布于:2018-09-20 10:02
其实我一直搞不懂,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就是因为我们需要更多劳动力去搞低端的制造业、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吗?经济结构能否转型,能否多鼓励教育,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人才培养,那样产生的经济更具有竞争性,人少了人均能够享受的社会福利也提高了,这样不是更好吗?
|
|
14楼#
发布于:2018-09-20 09:24
勤勤: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二战后日本是穷,比大陆穷?那比一比,经济基础不说了,大陆不可能比日本好。只说其他,当时的大陆和日本人口受教育情况的差距?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的差距?还有经济模式的差别,一个是计划经济各个企业都是齿轮一样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个一个是竞争激烈,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两个国家情况有挺大的不同,但是能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否定那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何况日本自己现在也是老龄化了。。。。。。 [youqibing于2018-09-20 09:58编辑了帖子]
|
|
15楼#
发布于:2018-09-20 09:18
|
|
16楼#
发布于:2018-09-20 08:24
|
|
17楼#
发布于:2018-09-20 08:19
|
|
18楼#
发布于:2018-09-20 08:18
|
|
19楼#
发布于:2018-09-20 08:15
|
|
20楼#
发布于:2018-09-19 23:57
曾野游至 湘西的##寨、贵州的##洞......
看到了沅澧之外的广阔世界。 |
|
23楼#
发布于:2018-09-19 21:50
五楼客观。常德第一,应该是说明了从前三四十年起,我们的计划生育就搞得好(本省其他市州农村地区一对夫妇生一群小孩的多的是)。
|
|
24楼#
发布于:2018-09-19 21:46
|
|
26楼#
发布于:2018-09-19 21:10
|
|
29楼#
发布于:2018-09-19 17:51
不太同意老江的话,计划生育是在那个年代,是有必要的,建国之后那个年代没有限制,口号是人多力量大,结果都看到了,人是多了,吃都吃不饱,工作岗位也不够多,农村不需要,城市用不着,计划经济年代都是国企,那来的那么多工作岗位,强行塞人,人浮于事。结果就是饭吃不饱,没有足够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教育能力。蠢生一批没学历的人口就是好事了?这才搞了计划生育,只是感觉只生一个这个。。。。怎么说都要最多2个,保证人口不会迅速老龄化从8-4-2-1这么衰减。能维持一个比较合理的总人口数。搞到现在,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本身就老龄化了,再开始喊生2个。结果现在不想生,不敢生。要扭转真的很难。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