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自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1937年当局始设常德专署,新中国成立后沿用。由于常德地区行政公署只能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常德地区没有实际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即没有完整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这四套班子,也没有公、检、法等设置,因此它是个虚化的、介于省、县之间的准行政区,这样的设置不能很好的与改革开放的大势相适应。
撤区建市后有了立法权 1988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1988] 18号文件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辖桃源、石门、澧县、汉寿、慈利(后划归张家界市管辖)、临澧、安乡7县。设立武陵、鼎城两个区。津市市为省辖县级市,委托常德市代管。同年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德市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并选出正副市长。从此以后,常德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常德撤区设市后,最核心最关键的变化就是有了立法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2条,设市后的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作为一级政府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在立法、决策等许多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权。而且在税收财政方面拥有更大的投入,能够更多、更快、更好的用于发展城乡经济、旅游业和改善民生。这一切的一切,市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有口皆碑。 从选票箱里选出的市长 撤区设市后第二年6月,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从选票箱里选出了常德市委副书记蔡长松同志为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长。这一选举结果轰动了全国,它充分证明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时“常德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 ,蔡长松市长看到了这一点。当他看到碧水蓝天的沅水北岸一片混乱,破破烂烂的明代古城墙威胁着全城人民的生命安全时,他不负众望,立即将整治城区防洪工程提到议事日程。 就在1990年常德市开始修建城区混凝土防洪堤的时候。1991年在成立不久的市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伍顺生委员提出以防洪墙为载体兴建诗墙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釆纳了这个提案,很快成立了以蔡长松市长为主任的中国常德诗墙修建委员会,并开始了诗墙建设。这座以防洪墙为载体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诗墙,被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被誉为中国的“诗国长城”。它获得了上海基尼斯总部 “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的荣誉。 柳叶湖旅游区横空出世 撤区设市后的常德城市建设飞速的发展。到了2007年6月,常德市委、市政府邀请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来常德做客,他对常德的城市建设赞叹不已。当他游览柳叶湖,远瞻太阳山的时候,不禁油然而生:“常德有个柳叶湖,是一种奢侈!” 他还在常德卷烟厂员工俱乐部作学术报告,市委书记武吉海亲自主持报告会,来自全市各界的400多名听众感受了一次文化大餐。 于是乎,柳叶湖度假旅游区喷薄而出。于是乎,由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莫道宏掌墨的文史专家团队仅仅花了2000多万元遂建成了一个崭新的太阳山风景旅游区。这样的建设速度和规模,显示了新建市制的巨大引领功能。 不会忘却的那些市领导 撤区设市后的常德市领导,涌现出许多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他们的许多故事迄今仍在市内流传。其中吴定宪、卿渐伟、张昌平、陈君文、陈文浩、韩林安、刘春林、王群、周德睿等同志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记得吴定宪书记力排众议坚持建好现代化的常德火车站和站前广场;坚持建设好、维护好常德飞机场;是他拍板修缮保护好四眼古井的。除此以外,还有张昌平敢于改革的作风众口铄金;刘春林团结政协人士为常德的发展献计献策;更有王群领导下的“三改四化”,硬是把常德变了个新模样,获得人民群众高度的肯定。 我们不忘却那些市领导的时候,也不会忘却武陵区委、区政府那些领导的功绩。他们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埋头苦干,默默地奉献。 实现“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目标 在常德即将迎来撤区建市30周年之际,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促进常德经济社会跨越的发展,2017年9月1日市委召开了七届四次全会,新上任的周德睿书记和曹立军市长提出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心声。就是要着力把常德打造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所以常德必须走开放强市的路子,必须走产业立市的路子。 这个发展战略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培育烟草、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文旅康养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和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两大千亿产业园区。达到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500家,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类企业突破100家。要使常德市的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 全市人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这个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
2楼#
发布于:2018-08-13 12:03
|
|
5楼#
发布于:2018-08-12 21:39
|
|
6楼#
发布于:2018-08-12 20: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