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阅读:12396回复:29

[咨询求助]我想咨询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问题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04-23 09:19扫一扫,手机看帖
本人今年四十四岁,出生在原石门桥镇李保冲村,去年母亲也过世了,也就是说老家没有有户口的人了。去年农村土地确权,国家政策好像是1995年土地是谁的就是谁的并且延长三十年,我们村集体说土地必须写在有本地户口的人的名下,这相当于我没有田地了,那么我就想知道我父母原来的六亩田我到底还有没有份。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村在八九十年代生活的艰难,我是我们那一带同龄人中吃亏最多的人,村里人都知道。我父亲说他年青的时候最高达到1.55米但身体还算健壮,由于家庭成份不太好结婚迟三十六岁生我,母亲也差不多这么高,大姐出生就有甲亢病很能吃做不了体力活二十四岁那年就过世了,二姐成年后身高才1.45米,所以我做了很多很多体力活,当然也有很多收获比如我体力比我周围一般的同龄人都大,挑担子也锻炼身体让我形成了锻炼的习惯使我现在仍然有二三十岁人的体形,而且我身高四舍五入达到了学遗传学后觉得意外的1.65米。我们的父辈肯定比我吃了更多的亏,在那个要交农业税的年代有时候一季早稻还完不成国家统购任务,所以我常想农民老了每月现在才80元养老金实在太少了,我估计现在的土地政策以及农业补贴应该就包括对以前农民巨大贡献的补偿,并且延长三十年补偿,太好了。
  我七岁那年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下田插秧,割稻,踩不动打谷机就抱稻把给父亲打,晒谷(晒谷坪先要用牛粪涂抹平,晒谷要先匀开,再不时的赤脚来回走一二十回翻动,要是赶上下雨就要多麻烦几天了),在树上采嫩树枝叶踩入下秧的田里,挖地种地扯草,在山上扒落在地上的树叶做柴火(树是禁止砍的),还有放牛(四户人家三十亩田当时我家八亩即每月放牛八天周而复始,后来因为牛要排队等缘故我家自买了一头牛放学周末就基本上没什么休息的时候了,冬天还要给牛切棉枯饼吃让它暖和暖和)。双抢的时候由于我爸是我们那插秧最快的人,不拉线插横竖经纬都是直的,后来的我也是,那些挑担厉害的人就找我爸换工,一天插秧换一天割稻挑水谷。后来我大一些了就开始打谷挑抬一些东西了,十三岁开始从田里挑水谷回家晒,上风车把谷吹干净,用老鼠咬过的烂麻袋装谷过秤后用板车拖到大简易公路(到处是坑)再排队请手扶拖拉机翻山拖到五公里外的乡粮管站交爱国粮(夏粮),在室内温度40摄氏度的粮仓之间的水泥晒谷坪上挤满了人,都是大汗淋漓的,在磅秤前的太阳下排队的多达四十多人,大多数人都是挑着两箩筐每筐约70千克的一担谷一挪一放,有些力气大的就挑着免得弯腰往前移,我和父亲只能抬一筐那么时间就加倍了,过秤后如果是交粮的尾声就要挑上约三楼高的仓库顶部后才能倒,由于人多排队紧过秤快一般每筐要少一千克到两千克质量,这好像是惯例农民伯伯们都没有怨言,粮谷的质量特别是水分检查非常严,有很多还要在那里晒,来来往往的车轮把那些谷有些压出了白米,热得受不了了就买三分钱一个的白粮冰棒吃。结帐时记得有一年是十五元多一百斤,有一年我家结余四十多元,最后摊派了三十元的国库券(国库券开始都不想要,后面有商业头脑的人就以八角钱买一元做生意了)拿了十几元回家,这是年成比较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早稻亩产三百多斤是完不成任务的,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晚稻余粮可以卖议价,在八十年代初晚稻还没有杂交水稻时也没什么余粮卖。上面写的仅仅是季节工,其他的就不说了。我有一家城里的半边户亲戚,老表在假期里常来玩,好羡慕他们,大人们说他们是吃国家统销粮的。
  那时有一件事是非常公平的,那就是上学读书,学费很低并且没有补课的,我在假期周末放牛的时候估计我的同学还有城里的学生补习的应该很少,后来我在补习生庞大的年代一次就考上了大学,户口也挪走了,当时很光荣的感觉。现在回老家比如祭祖乡亲们都告诉我农村户口重要得很啊,户口一定不要迁走什么的,而这正是我现在缺少的。
  上面说了这么多,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在那上面我付出了汗水,也应该得到些回报,就像我妈最后的几年没体力了一样,住在我这里田让别人种,一年约一千五百元还有国家每月80元,老年人能消费多少呢,在身体好的时候没有成为我的负担,她觉得很满足。
  尽管没有这个我现在也能过下去,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不想丢,就是要帮助别人也应该尊重我的意愿吧!
部门 发帖时间 满意度 状态
常德经开区热线 04-23 09:19:19 待处理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常德经开区热线
部门用户
部门用户
  • UID35262
  • 最后登录2025-04-30
1楼#
发布于:2018-04-27 16:49
帖内置顶  –  常德经开区热线  –  2018-04-27 16:50
网友:
      您好!在二轮承包期内(即1995年至2024年),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依法保障。即2024年前,该户依然享有文中提及的父母原来的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2024年后,不再继续享有。如需详细了解请联系石门桥镇经管站,电话:0736-7588091。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
                                                                                                      2018年4月27日
汉寿谷家冲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19011
  • 最后登录2019-02-07
2楼#
发布于:2018-04-23 16:51
可以挂在叔叔伯伯类的亲戚那里,你户口没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想回农村,当初应该在母亲在世的,应该修一个房子,屋前屋后占一块地,地上的房子是你的,但地随房走,所以那块地也相当于是你的。
黄叶地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 UID430484
  • 最后登录2019-05-20
3楼#
发布于:2018-04-23 17:05
备受关注的农村产权改革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宅基地使用权应该可以继承,别的还不是很明确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4楼#
发布于:2018-04-23 17:48
汉寿谷家冲:可以挂在叔叔伯伯类的亲戚那里,你户口没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想回农村,当初应该在母亲在世的,应该修一个房子,屋前屋后占一块地,地上的房子是你的,但地随房走,所以那块地也相当于是你的。回到原帖
谢谢!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5楼#
发布于:2018-04-23 17:48
黄叶地:备受关注的农村产权改革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宅基地使用权应该可以继承,别的还不是很明确回到原帖
谢谢!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6楼#
发布于:2018-04-23 17:51
汉寿谷家冲:可以挂在叔叔伯伯类的亲戚那里,你户口没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想回农村,当初应该在母亲在世的,应该修一个房子,屋前屋后占一块地,地上的房子是你的,但地随房走,所以那块地也相当于是你的。回到原帖
也就是说挂在他们名下也不是我的了对不?
燕大虾
七级网友
七级网友
  • UID12631
  • 最后登录2025-04-15
7楼#
发布于:2018-04-23 18:23
饱含着深厚的农人感情
文中的事情我都干过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8楼#
发布于:2018-04-23 21:12
燕大虾:饱含着深厚的农人感情
文中的事情我都干过
回到原帖
只有同龄人才有这种感受,比我们小几岁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了,基本没干过这些事,当年赤脚都能在烧红砖的花山煤渣铺的路面上跑。
沅江水向东流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 UID513489
  • 最后登录2019-12-06
9楼#
发布于:2018-04-23 21:33
有多少人有感情的?考学出去的大学生有几个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作出一分钱的贡献的?在中央集权制和人才集中制的制度下,没有很大的利益,谁会呆在农村?不如也说是农民的儿子算了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0楼#
发布于:2018-04-24 09:53
沅江水向东流:有多少人有感情的?考学出去的大学生有几个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作出一分钱的贡献的?在中央集权制和人才集中制的制度下,没有很大的利益,谁会呆在农村?不如也说是农民的儿子算了回到原帖
从你的回复我不难猜测到你是一个很伟大很高尚的人,但是你有一点绑架别人:你认为人一定不能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再就是认为人们逐利是不对的。而我认为那些干大事的人一定要走出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还会社会就是由像我这样的升斗小民构成的,只要人们在逐利的过程中依法纳税就是对社会做贡献,只是马云的贡献大我们的贡献小而已。知道春秋时期鲁国的子贡在外购买鲁国奴隶的故事不,依法逐利是人之常情。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1楼#
发布于:2018-04-24 10:02
沅江水向东流:有多少人有感情的?考学出去的大学生有几个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作出一分钱的贡献的?在中央集权制和人才集中制的制度下,没有很大的利益,谁会呆在农村?不如也说是农民的儿子算了回到原帖
从你的回复我不难看出你是一个很伟大很高尚的人,但是你有一点对别人的道德绑架:你认为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再就是认为人们逐利是不对的。我没有能耐干什么大事,但是我认为一个人要干大事必须走出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干,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再就是社会主要由像我这样的升斗小民构成的,人们在逐利的过程中依法纳税就对国家有贡献,本事大的人如马云贡献大我们一般人贡献小罢了。听到过春秋时期鲁国子贡在国外购买鲁国奴隶的故事没,逐利是人之常情而且与做贡献不矛盾。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2楼#
发布于:2018-04-24 10:53
我对那片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
老家的一山一岭的高度长度还有走向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多年的放牛摘油茶捡柴禾让我对那几个队几百亩山上的很多茶树长什么样子都了如指掌。在那个冬天上学没有套鞋穿的年代很多学生都是踩高跷上学,做高跷要比较直的茶木,而茶树是禁止砍的,有时看到一根较直的茶树为把它弄到手都要让我绞尽脑汁。我们周围的一沟一港有几弯几拐都历历在目,池塘水库哪个地方深哪地方浅都有数,那每一块田的形状面积高低还有上学路上别村的田的形状等等就跟我记的中国世界政区地形图一样刻在脑海里,在农田灌溉时走过无数次,在弯弯曲曲的田间上学路上走过无数次。每年秋收后就可以走捷径了,特别是上初中时当农田绿肥草长起来的时候穿着满是泥的套鞋在绿肥草中走,不到几十米那套鞋就干干净净发亮了,那是非常快乐的时候。那时对能从事农业生产的一切都非常爱惜,特别是那头牛,在暑假放牛里,有很多牛蚊子叫舍命王的在牛身上吸血,我们不时的用手拍打,常常打得手上血糊糊的,晚上就用一个稻草烟包放上一点六六六粉驱蚊,完了就躺在竹床上乘凉找天上的流星。我觉得牛最累的时候不是在田里,而是在农民伯伯自己做砖做瓦修房子时先要牛在那个直径四米左右的坑里把泥踩得很有粘性就像糍粑一样。现在牛失业了,有价值的只是它身上的肉了。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3楼#
发布于:2018-04-24 11:04
我写这么多就是觉得国家土地确权政策也有个别地方不合理,就说我父母的那六亩田,给我们小组里的任何人都不如记在我名下合理,因为他们都没有在我这六亩田上为国家做贡献。95年前我父母年龄大了,八亩田实在没体力干下去了,退了两亩出去,由于那时还要交农业税费,全队只有两家家里男人没有手艺不在外面搞副业的有意向接手,对其他人而言就像烫手的山芋,后来不交农业税了,对田感兴趣的才多起来。
沅江水向东流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 UID513489
  • 最后登录2019-12-06
14楼#
发布于:2018-04-24 19:52
组里的田组里的人都有份,不会是给某个人的,,至于说到什么道德绑架,我倒不觉得,事实就是如些,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人有几个干好事的?
Cd农民工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 UID518490
  • 最后登录2019-10-13
15楼#
发布于:2018-04-25 07:16
不惑老顽童:我写这么多就是觉得国家土地确权政策也有个别地方不合理,就说我父母的那六亩田,给我们小组里的任何人都不如记在我名下合理,因为他们都没有在我这六亩田上为国家做贡献。95年前我父母年龄大了,八亩田实在没体力干下去了,退了两亩出去,由于那时还要交农...回到原帖
咱们是老乡啊!我是邬家铺的,现在改为狮子山村了,我74年,你比我幸运,考上了大学,我爸生我时快50了,生我后我爸结扎了,以至后来还说为了生我还挨了刀,70后苦啊!
Cd农民工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 UID518490
  • 最后登录2019-10-13
16楼#
发布于:2018-04-25 07:20
我是赵家桥中学56班,你是?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7楼#
发布于:2018-04-25 08:23
Cd农民工:我是赵家桥中学56班,你是?回到原帖
55班。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8楼#
发布于:2018-04-25 08:40
不惑老顽童:也就是说挂在他们名下也不是我的了对不?回到原帖
我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队长也是这么说的,我也这么做了挂在我堂哥的名下了,当时没有立字据,口头约定国家的农业补贴每亩好像105元归他,那个种我亩的租金就归我。可是年底我找堂哥时他却说,你没有田啊,有什么租金可言的,那田都写的我的名字啊。所以我就想把这个政策搞明白一点。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19楼#
发布于:2018-04-25 09:57
Cd农民工:我是赵家桥中学56班,你是?回到原帖
初三时57班,班主任朱孟枝。
Cd农民工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 UID518490
  • 最后登录2019-10-13
20楼#
发布于:2018-04-25 17:17
不惑老顽童:初三时57班,班主任朱孟枝。回到原帖
我只记得陈燕老师,敏五星老师,我们组有个李强军好像是57班还有我表哥陈诗进,(常德人是不是很少上常德论坛?)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21楼#
发布于:2018-04-25 19:38
Cd农民工:我是赵家桥中学56班,你是?回到原帖
陈燕是我初一初二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当时还是个小鲜肉。大家一般都很忙,很多事情都在小圈子里解决了,涉及重大权责问题就要来这里了,而且中国人维权意识不强,来这里的人当然少了。
常德经开区热线
部门用户
部门用户
  • UID35262
  • 最后登录2025-04-30
22楼#
发布于:2018-04-27 12:23
网友您好:
    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目前已交相关部门办理,请您静待回应,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咨询。
巴黎小铁匠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 UID510569
  • 最后登录2022-12-24
23楼#
发布于:2018-04-27 15:01
不惑老顽童:我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队长也是这么说的,我也这么做了挂在我堂哥的名下了,当时没有立字据,口头约定国家的农业补贴每亩好像105元归他,那个种我亩的租金就归我。可是年底我找堂哥时他却说,你没有田啊,有什么租金可言的,那田都写的我的名字啊。所以...回到原帖
你这个堂哥是人精。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24楼#
发布于:2018-04-27 16:02
常德经开区热线:网友您好:
    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目前已交相关部门办理,请您静待回应,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咨询。
回到原帖
好的,谢谢!
常德经开区热线
部门用户
部门用户
  • UID35262
  • 最后登录2025-04-30
25楼#
发布于:2018-04-27 16:49
网友:
      您好!在二轮承包期内(即1995年至2024年),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依法保障。即2024年前,该户依然享有文中提及的父母原来的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2024年后,不再继续享有。如需详细了解请联系石门桥镇经管站,电话:0736-7588091。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
                                                                                                      2018年4月27日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26楼#
发布于:2018-04-28 09:27
常德经开区热线:网友:
      您好!在二轮承包期内(即1995年至2024年),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依法保障。即2024年前,该户依然享有文中提及的父母原来的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2024年后,不再继续享有。如需详细了解请联系石门桥镇经管站,电...
回到原帖
非常感谢你解决了我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一点点的失落,每当想起发小们常带开玩笑的口吻(有些甚至是嘲讽)说:你这大学考得真的亏啊,把户口都考没了,我们这里要是征收的话,户头费90多万,还有人头费约10万每人,还有山和田的补偿等等。我就想我工作二十多年拿的工资总额估计六七十万吧,他们说的还真是事实。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的有点小小的失落感。不管怎么样,再次说声谢谢!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27楼#
发布于:2018-04-28 10:28
巴黎小铁匠:你这个堂哥是人精。回到原帖
呵呵呵!
巴黎小铁匠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 UID510569
  • 最后登录2022-12-24
28楼#
发布于:2018-04-28 13:09
不惑老顽童:呵呵呵!回到原帖
你这堂哥不是一般地堂哥,是个狠腿。父母的宅地基一定看紧点。
不惑老顽童
一级网友
一级网友
  • UID520857
  • 最后登录2018-12-27
29楼#
发布于:2018-05-02 14:24
我还顶一次,希望对有相似情况的亲们有帮助。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