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己于2017.6月间被政府相关部门盖棺定的"孤""文"之争,最近又被某报挑起新的瑞倪,究其用意,实在不详……
我想说一句心里话:做为不同凡间的喉舌机构,所言所行,应与党的政府部门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因自由的盲动而导致政府与民众之间产生不和谐…… [独钓寒江于2017-12-29 11:23编辑了帖子]
|
|
1楼#
发布于:2017-12-29 13:49
帖内置顶 – – 2017-12-30 09:25
图片:孤峰塔祭图片 拷贝.jpg ![]() |
|
2楼#
发布于:2017-12-30 15:39
|
|
3楼#
发布于:2017-12-30 15:39
|
|
4楼#
发布于:2017-12-30 15:34
|
|
5楼#
发布于:2017-12-30 11:25
|
|
6楼#
发布于:2017-12-30 11:25
|
|
7楼#
发布于:2017-12-30 11:24
|
|
8楼#
发布于:2017-12-30 11:21
|
|
10楼#
发布于:2017-12-30 06:13
|
|
11楼#
发布于:2017-12-30 06:12
|
|
12楼#
发布于:2017-12-29 23:21
秋风一剑:某些文人骚客胡乱写文章情有可原,毕竟道德底线各有深浅。但是报社还刊登出来就不妥了。回到原帖此事的实质是,日报周四版的编辑对经开区上报的“评选材料”未加思辨就直接发稿了。应该说该编辑的工作是极不认真,极不负责的,以致有着明显语病的标题:《孤峰夕照——文峰塔》也予以照登了。这样的作法绝对是有损日报水准和常德品位的。 这里我要重点指出的是,经开区所报“评选材料”中引用的史料是绝对是不真实,不可靠的。 其一,该史料原载清代光绪年间《德山志补•卷三•志事》,而非《清光绪德山志补•志地》(朝代和帝王年号是不能作为书名的)。连史料的出处都弄错了,可见报材料者是何等的不严谨。 其二,该史料称:“崇祯间(1528-1644)郡人杨时芳捐建八方楼于文峰塔后。……。”须知,杨时芳早在天启初年(1621)就死去了(见1992年编《常德县志卷•卷二十八•人物》),他又怎么可能在崇祯间建“八方楼”呢? 其三,比《德山志补》编纂年代要早的同治《武陵县志》和嘉庆《常德府志》中,在介绍杨时芳建塔并八方楼时,均无“文峰塔”之说。 由上可见,所谓的“文峰塔”纯属《德山志补》的编纂者杜撰出来的。作为报社编辑,在涉及到历史方面的材料和文章时不可不查,否则就被人蒙骗,令人轻蔑且影响到日报的水准和常德的品位了。 |
|
13楼#
发布于:2017-12-29 22:22
某人大过年的,是贵体欠佳,身贱体衰。操纵跳梁小丑欲扯虎皮做大旗,借这张常德人民根本不会自掏硬币买来阅读的报纸意欲还魂,完全是给周书记添乱!!
|
|
14楼#
发布于:2017-12-29 21:58
某些文人骚客胡乱写文章情有可原,毕竟道德底线各有深浅。但是报社还刊登出来就不妥了。
|
|
15楼#
发布于:2017-12-29 20:10
|
|
17楼#
发布于:2017-12-29 19:32
|
|
18楼#
发布于:2017-12-29 18:23
为什么犯众怒了都不妥协?那只有一个原因:利益!至于什么利益,这个利益与“文峰塔”存在什么关系,那就不得而知了。
|
|
19楼#
发布于:2017-12-29 18:12
|
|
20楼#
发布于:2017-12-29 18:11
|
|
21楼#
发布于:2017-12-29 18:10
|
|
22楼#
发布于:2017-12-29 18:09
|
|
23楼#
发布于:2017-12-29 16:11
|
|
24楼#
发布于:2017-12-29 16:11
|
|
25楼#
发布于:2017-12-29 16:10
|
|
27楼#
发布于:2017-12-29 15:16
时至今日某些不负责任的文人墨客还在巧舌如簧的煽风点火真是可恶。
|
|
28楼#
发布于:2017-12-29 15:12
Passion:三个多月的辩论针对贵**对红网及常德本地媒体所做的一番毫无根据的“陈述”展开最新查到的资料:张晓然在《八千男儿血•第31章 援军》中记述道: (11月)30日拂晓,周庆祥(第10军第3师师长)终于攻到了德山外围,遥望德山岭上的孤峰塔,他不禁兴奋得双眼放光。……经过数次争夺,日军受创严重,便慌乱渡沅江往北溃逃。午后6时,周庆祥率部收复德山。 次日,没等天亮,反扑的日军第68师团和第3师团的各一个联队,就已把德山围成铁桶一般。遮天蔽日的一阵炮轰后,步兵开始向山上的****阵地猛扑而来。周庆祥第3师的弟兄占据有利地形位置,对敌进行顽强的抗击,致使日军屡次进攻均遭失败。但坚守德山并不是周庆祥的目的,他不时地在战火中举着望远镜观察常德城区的动态,他知道余程万在那里望穿秋水般地盼望援军,所以他也万分焦虑地想及早脱身攻进城去。同时,此刻薛岳又来电催促周师火速派兵入城,以解救危急中的57师。周庆祥横下心,孤注一掷了,他令第9团固守德山,令第7团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地向城区打过去。 [朱长顺于2017-12-29 15:43编辑了帖子]
|
|
29楼#
发布于:2017-12-29 13:49
图片:孤峰塔祭图片 拷贝.jpg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