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听网友告知沅江上有许多水浮莲,傍晚时来到沅江一桥看到江中央水葫芦随水而漂。但靠近河岸的位置,就成了水葫芦的聚集区,近岸水面水葫莲的数量远高于河道中央部分。水面上有很大一片区域水葫莲,缓缓地向下游漂去。
描述:触屏版 图片:1538044058 ![]() 两天暴雨,水葫莲很快从上游漂下,如果连续晴天,水葫莲长得很快,从而严重影响水质。 描述:触屏版 图片:1538044061 ![]() 漂浮的大量水葫莲从何而来? 描述:触屏版 图片:1538044140 ![]() 水葫莲,常德本地人喜欢叫水浮芦,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属于无性繁殖,生长速度很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主要污染来源于养殖,而养殖废水有个特点就是氨氮高、总磷高,导致河流富营养化,从而为水葫芦提供疯长的基础。 “封江、耗氧”是水浮芦的危害表现。疯长的水葫芦,很容易就会覆盖河面,封江,造成水质恶化。水葫芦一疯长,会形成厚厚一层覆在水面上,与空气隔开。水中氧气不足,就相当于死水。 只有流动的水才会充氧,造成缺氧,水葫芦生长速度快还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水中没有氧气就会发出臭味。而一缺氧,水葫芦又容易死亡,腐烂在江面上,污染水域。这样恶性循环,水质就会恶化。总而言之,水葫芦一旦疯长“封江”就会带来很多害处,比如导致水里缺少溶解氧,水里的一些动物无法生存,其他一些水生植物在它的覆盖下面临死亡,从而使得整个水域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阻塞河道,影响水上运输、农田灌溉、排洪排涝;滋生蚊虫、病菌,影响人体健康等等。 河道中的氨氮、总磷等营养成分浓度较高,才会引发水浮芦繁殖,所以,必须追根索源,从沅江上游巡踪。 描述:触屏版 图片:1538044171 ![]() 如果水葫芦数量比较多,依靠打捞一时难以完成清除,只能用拦的方式,可将其拦截在城区主要河道以外的位置,优先保障城区主要河道的清洁。另一种方式是放水时随水排掉,将江里的水葫芦顺水排到海中,这种方式最经济,也最高效。因为,水葫芦是淡水植物,进入海中会很快死亡。 |
|
1楼#
发布于:2018-09-30 09:46
帖内置顶 – 市水利局 – 2018-09-30 10:19
近日,受沅水上游普降大雨的影响,沅江内水葫芦增多,9月28日起,市水利局已安排相关单位组织打捞清理,并要求上游相关区县及时对水葫芦进行拦截、清理,防止流入沅江下游。
市水利局 |
|
2楼#
发布于:2018-09-27 19:02
上游水库泄洪放下来的也没办法,过几天就没了,要不政府还派几个人去捞捞?
|
|
4楼#
发布于:2018-09-27 21:06
长江以南地区秋汛的概率不大,沅江在常态流水,要使水葫芦尽快顺水排至东海也有变数。因此,可能需要地方海事等部门想想办法。
|
|
7楼#
发布于:2018-09-27 22:21
楼主让老夫长知识了!以前,那个东东好像可以用来喂猪,不知道现在猪还吃不?
|
|
8楼#
发布于:2018-09-27 23:10
|
|
9楼#
发布于:2018-09-27 23:11
|
|
10楼#
发布于:2018-09-27 23:12
|
|
11楼#
发布于:2018-09-27 23:13
|
|
12楼#
发布于:2018-09-27 23:14
|
|
18楼#
发布于:2018-09-28 10:05
|
|
19楼#
发布于:2018-09-28 10:20
|
|
21楼#
发布于:2018-09-28 11:27
|
|
22楼#
发布于:2018-09-28 12:09
上个月去沅江游泳时就看到好多水葫芦,以为漂过了就没有了,哪知道还源源不断的漂下来啊?
|
|
23楼#
发布于:2018-09-28 12:10
这个东西以前都是拿来喂猪的,现在很少有人养猪了(大规模养猪户都是饲料养的)所以没得人捞就越发越多了
|
|
24楼#
发布于:2018-09-28 15:35
|
|
25楼#
发布于:2018-09-28 16:01
应该估计是今年上游来水少,支流大面积发水葫芦,到10月底就好些了。这东西是外来入侵物种,当年引进是作为猪饲料后来放弃不用,整个中国南方河流都深受其害。
|
|
26楼#
发布于:2018-09-28 16:05
|
|
27楼#
发布于:2018-09-28 18:03
|
|
28楼#
发布于:2018-09-28 18:04
|
|
29楼#
发布于:2018-09-28 18:15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