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楼#
发布于:2018-03-30 19:36
|
|
61楼#
发布于:2018-03-30 21:18
|
|
62楼#
发布于:2018-03-30 22:22
|
|
64楼#
发布于:2018-03-31 15:10
fuguoping168:那我的比方打的总合理吧, 明天政府规定铲你家的祖坟可以吧, 多占地啊. 这事北方省确实已发生.回到原帖国家建设迁坟的多的是啊,按你的逻辑祖坟神圣不可侵犯那社会还要不要进步发展? |
|
65楼#
发布于:2018-03-31 16:00
|
|
66楼#
发布于:2018-03-31 19:06
|
|
67楼#
发布于:2018-03-31 21:27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从乡镇到县,这两级领导常常喜欢搞一些别出心裁的事情,以吸引上级领导的注意,而不是静下心来真正的从根本上做点实际的成绩出来,因为那样子时间太长了,他们没有耐心。所以中央很多好政策,到了他们这一级别手里,绝大部分会走样变形。到市一级这个层面,基本上很少会有这个情况发生了。层次不同,境界不同,监督机制不同,所以结果就会不同。
|
|
68楼#
发布于:2018-03-31 23:42
|
|
69楼#
发布于:2018-04-01 11:24
fuguoping168:不要觉得当官的下个什么政策就是对的, 那是地方官员自己的意愿, 没有法律根据, 你参考下临澧,石门县, 人家都有类似运动, 但人家政府说的很明白, 是道德引导,不提倡整酒, 没有使用公安武力拆人家台. 就澧县的老百姓最愚昧, 好...回到原帖所以严重反对一刀切的作法。整不整酒是个人意愿,要作的是引导,而不是动用公权力去干涉。虽然我不整酒,但坚决反对公权力干涉整酒。 |
|
70楼#
发布于:2018-04-01 15:54
转发红网上的一篇评论:
近日,云南省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对农村婚丧宴请的菜品、人数、价格以及处罚措施做了九方面的规定。(3月22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当前在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大操大办婚丧喜事现象,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加剧了自身与他人的经济负担,更助推了盲目攀比的氛围,导致不良风气形成恶性循环。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因婚因丧积贫返贫现象。在此背景下,关注农村婚丧宴请,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无疑具有十足的现实必要性。 但是,大操大办婚丧事宜,即便有着种种弊病,依旧并不违反法律。因为,无论铺张浪费还是盲目攀比,村民花的终究是自己的钱。而即便站在人情难却的角度,指责婚丧操办者“绑架”他人口袋,但严格地说,随礼者仍是自愿的——他们本可以拒绝参与。在这里,不存在权利意义上的强制与伤害。也正因此,对于农村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之风,政府无权强制干预,只能进行倡议。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地方所出台的相关文件,都是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出现。 审视云南省的这份《通知》,相关部门已经逾越了权力的边界。《通知》中规定,婚事提前10天申报,丧事事后10天内补报,“村民向所在村委会申报备案,经批准后方可办理”。此外,《通知》不光对婚丧宴请的菜品、人数、价格作出了规定,还设置了配套的处罚措施。毫无疑问,这份《通知》是具有强制性的。公权力之手,伸到了它不该出现的领域。 媒体报道披露,相关部门之所以采取硬性规定,主要是因为,此前实行的“村规民约”效力有限,“具体实施的时候困难多,要避免贫困群众迫于人情世故大操大办而积贫返贫,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和成效。”必须承认,比起软性的“村规民约”,强硬的《通知》必然十分管用。但是,它就像鸦片一般,虽能迅速止疼,危害也十分巨大。毕竟,一旦依法行政的红线可以被随时跨越,权力这头野兽便身处“牢笼”之外了。所有的“为你好”,最终都可以衍生出更为惨重的伤害。今天,限制的是村民的宴请消费,明天会不会帮村民管钱?这不是天方夜谭。2013年,在江苏赣榆县,当地有关部门为了不让村民“坐吃山空”,将本该发放的征地补偿款和安置费截留,采取每年每亩1000元的形式发放给村民。 回过头来看,“村规民约”效力不足,未必是真的水土不适。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维度,人的行为都受着利益的驱使。那么,绕不过去的追问便是:“村规民约”若对村民有好处,他们怎么会拒绝遵循?问题到底出在哪?相关部门不妨多下一番踏实调研的苦功,少一些动辄祭出权力管制的怠惰。眼下的《通知》,还是早些撤掉为好。在村民婚丧宴请事宜上,权力部门不能“乱操心”。 |
|
71楼#
发布于:2018-04-01 17:10
|
|
72楼#
发布于:2018-04-01 19:51
15年不多呢,我今年54岁,二个孩子,整了2次酒,1,结婚一次,大女儿出生一次,二女儿出生别说摆酒,还得保密,每年每天,有人请还得去,本想近期整一次,想想还是算了,响应号召。
![]() |
|
73楼#
发布于:2018-04-01 21:14
|
|
74楼#
发布于:2018-04-01 22:07
狠刹变样走形的整酒之风,政府及时倡议得好,还有确实行之有效的措施,点个赞!楼主,别人欠你人情,有情有义之人自然会通过其他方式还给你,不还之人也就不值得继续交往了,何必抹黑政府这一利民之举。
|
|
75楼#
发布于:2018-04-02 04:09
|
|
76楼#
发布于:2018-04-02 07:11
fuguoping168:不要觉得当官的下个什么政策就是对的, 那是地方官员自己的意愿, 没有法律根据, 你参考下临澧,石门县, 人家都有类似运动, 但人家政府说的很明白, 是道德引导,不提倡整酒, 没有使用公安武力拆人家台. 就澧县的老百姓最愚昧, 好...回到原帖看来你有孙文之志啊。假如你的孩子也像你这么偏激,你不担心他吗? |
|
77楼#
发布于:2018-04-02 08:16
fuguoping168:你就是个封建奴隶思想. 不懂就不要乱说话. 我就问铲你祖坟你让不让铲, 是铲平你娘的祖坟, 不是迁移.讨论就讨论,你也有娘是不?支持政府观点就是封建奴隶,你反对的就代表民主自由?可笑! |
|
79楼#
发布于:2018-04-25 18:38
政府这个倡议,可以说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心声!楼主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败坏了乡村精神文明的大环境,十几年没整酒的家庭大有人在,如果你十几年没整酒的人能整酒,那别人也能整酒!这股歪风邪气怎么刹住车?坚决支持政府倡议,还全县人民一个文明、优化,美丽,轻松的生活环境!
|
|
80楼#
发布于:2018-04-28 20:30
我看到央视报道的某地方拯救成风,每月平均5/6次,高峰一月20次我认为是不妥的,但有些领导,一拍脑袋政策法规就出来了,不知道对老百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怎么荒唐他也是地方风俗,民俗,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危害公共安全。与你法律法规政府何干,老百姓自自然然形成的乡村民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旁人何干,你可以道德劝说,,老百姓花自己的钱,请自己的朋友亲戚聚一聚有何不可,反问你我犯了什么法,你怎么回答。和尚把经念外了就贻笑大方了。,管制老百姓花钱的方式,公公管儿媳妇的私房钱怎么花一样可笑。不觉得越权了吗?还动用执法部门,国家公权力。jc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就是这样给败坏的。这个事只能道德劝说,不可上升到法律,不然酸掉牙。还拆棚子,抓厨子,上铐子,不就是自愿原则老百姓聚个会吗?再勤紧了你也不能砸厂子啊,但对贫困县乡这种过于频繁的拯酒可以整改,通过农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原则定制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文明的与时俱进的〈乡村民约〉。不更好吗?老百姓也有这个意愿呼声啊,怎么办起事来就这么简单粗暴呢?
|
|
83楼#
发布于:2018-04-28 23:37
|
|
84楼#
发布于:2018-04-28 23:39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