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之困:老破小的“危”与“盼”
武陵区汽修巷大修厂宿舍,这座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旧住宅群,早已褪去昔日光华。房屋相连如“多米诺骨牌”,木制房顶摇摇欲坠,安全隐患如“悬顶之剑”,居民日日提心吊胆。2022年市领导曾踏勘此地,承诺纳入棚改计划,但三年过去,项目仍卡在“招商引资”阶段,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居民呼声如潮:“何时能告别危房,住进安心家?”
二、新政之机:300城棚改东风,常德能否乘风起?
2024年底,国家吹响“棚改旧改”新号角,政策支持范围从35城扩至300城,资金“四大法宝”加持——专项债、专项借款、低息贷款、税费优惠,为地方改造注入“强心剂”。常德已尝到甜头:利民学府、白马湖壹号等项目让回迁户圆了“回家梦”,八年漂泊终落地。新政之下,武陵区能否借势破局,将大修厂宿舍从“招商难”的泥潭中拔出?
三、症结之思:资金与民意的“双重博弈”
棚改非“一拆了之”,需平衡资金与民意。大修厂宿舍改造停滞,根源在于企业投资意愿低,项目“叫好不叫座”。反观轴承厂河堤宿舍,街道“以修代拆”,居民自筹共建,终见曙光;通用机械厂宿舍则因土地权属、同意率不足而步履维艰。可见,政策需灵活:能拆则拆,难拆则改,危房优先,多方共担。
四、破局之策:政策活用,让民生工程“活”起来**
1. 借新政东风,争取资金倾斜:利用300城扩围政策,申报专项债或低息贷款,破解“钱从哪里来”的困局。
2. 创新模式,引导社会参与:借鉴“自筹共建”“维修加固”经验,降低企业风险,激发居民主动性。
3. 分类施策,优先解危:宿舍确属D级危房,可参照轴承厂河堤宿舍案例,启动应急解危工程,保安全再谋长远。
五、呼声与期待:莫让“回家梦”成“马拉松”
居民等不起,安全隐患拖不得!常德既有“八年回迁终圆满”的温情,也有“招商引资马拉松”的无奈。当务之急,需主管部门“快马加鞭”:
- 成立专班,倒排工期:如利民学府项目般,市区联动、挂图作战,让居民看到“时间表”;
- 透明沟通,凝聚共识:学白马湖壹号“答疑会”经验,倾听诉求,化解疑虑;
- 借势宣传,吸引投资:将大修厂宿舍纳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库”,借新政红利吸引企业“抢滩”。
棚改如棋,落子需谋全局
“千栋老楼待焕新,万家灯火盼归程。”武陵区大修厂宿舍的困境,是城市更新浪潮中的一滴水,却折射出民生工程的复杂与迫切。新政已至,资金已备,唯缺“临门一脚”的魄力与智慧。
望主管部门以“为民初心”为棋,以“新政东风”为势,让老破小的“回家梦”早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