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五音集韵》的注音是“乌买切”,切出来的读音是wǎi,读歪字的上声。崴字的古义是指山谷里凹凸不平的样子,这样的地形容易造成脚部扭伤,所以“崴脚”一词因之生成。
语义相类似的崴字在常德方言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语义也有一些引申,如:“你站稳唦,怎么老是左一崴、右一崴的!”这里是指扭动;“不倒翁在桌子上崴来崴去,总是不会倒。”这里是指晃动;“这根杆子没栽正,崴到一边去了。”这里是指倾斜;“地震了,只见那栋楼直崴直崴,倒是没有倒,人可差点点吓死哒!”这里是指摆动;“我不坐小船,不稳当,崴起来我怕!”这里是指晃荡。还有,家里的母鸡孵蛋,孵到二十来天的时候,要端一盆与母鸡体温差不多的温水,把孵在鸡窝的那些鸡蛋放进去,就会惊喜地看见鸡蛋在水面上晃动。把一动不动的死蛋择出,能动的放回鸡窝,几天以后就会出小鸡了。这个程序,农村里叫做“崴水”。此外,有的祖父母在孙子学会走路以后,会引导孩子做一种简单的平衡游戏,把身体左右摇晃,叫做“崴缸”。
妷:这个字常德方言读yí,与逸字同音;或者读yé,与叶字同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这是个贬义词,凡女性的活泼开朗在别人眼中超过了限度,就被认为“妷得很”,斥之为“妷婆”“妷妷神”,弄得女姓人人闻“妷”色变。
这也难怪,这个词的音义自古就是这样的。妷,《集韵》的注音为“弋质切”,切出来的读音为yí,与常德方言相同;《博雅》的释义为“劮婸也”,译成现代语就是“淫逸放荡”。这样的桂冠,连男人都害怕,戴到任何女性头上,谁也受不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悄悄发生了变化,妷的词义也逐渐中性化,顶多就是轻浮点罢了,已不再是淫荡的代名词。广场舞大妈们甚至还以被称为“妷妷神”而沾沾自喜,因为这个词还意味着年轻。
张:古今字典的“张”字都有望、看的义项,常德方言将之引申为“理睬”,常与“莫”“不”连用。例如:要是谁说“莫张他”,并不仅仅是“不要看他”,主要强调的是“不要理睬他”。要是谁声称“不张你”,也不仅是“不看你”,而是表示“不理睬你”。这里的“张”和前面说到的“齿”,都有“理睬”的语义,有时常德人还连用,如:“那人傲得很,见人都是要张不张,要齿不齿的。”还有儿歌:“不张你,不齿你,打个臭屁熏死你!”
四、古音沿用
常德方言中有一些与普通话语义相当而读音迥异的词语,其实是沿用的古代语音。例如:
被:这个字,普通话的读音为bèi,常德大部分地域也都这样读,但有少数地域念bì,和避字同音。无论是名词“被褥”“被絮”“被窝”,还是虚词“被”,全都是念的bì。虽是少数地域,却是正宗的古音。按古代反切注音,《唐韵》是“皮彼切、皮义切”,《集韵》是“部靡切”,《韵会》是“部靡切、攀糜切”,切出来全都是非pì即bì,根本没有bèi音。
缚:束缚、绑缚,普通话读音fù,和附字同音;《集韵》的注音“符遇切”,切出来就是普通话的读音。而常德方言的读音是bó,和博字同音,与普通话读音相差很远;古韵书《唐韵》的注音为“符钁切”,《集韵》和《韵会》的注音为“伏约切”,《正韵》的注音为“符约切”,切出来的音都是fó,和佛字同音,常德方言的读音与之也有差距。但是在更古的《说文解字》里面,可以发现赤膊的“膊”字是“从肉、尃声”,博物的“博”字是“从十、尃声”,搏斗的“搏”字是“从手、尃声”,镈钟的“镈”字是“从金、尃声”,而绑缚的“缚”字也是“从糸、尃声”,它们全都同音。所以常德人把“缚”字跟着那些字读bó音应是从古。当然,说普通话的时候还是要读fù,那是国标音。
车:普通话读音chē;常德方言读音cā,和擦字同音。这个读音是古音,在偏远山区方言里还沿用着。如:“牛车河”“纺车儿”“车水”等都念的cā。查《康熙字典》,车字有两个注音,一个是“九鱼切”,切出来的读音为jū,和居字同音,就是象棋的棋子“车”的读音。另一个是“昌遮切”,读音同砗字;用现代音切出来的读音的确是chē,但“遮”和“车”在古韵书里属平声麻韵,韵母是a,所以用古音切出来的读音就是chā,常德方言去掉翘舌音后,读音就成了cā。
扯:普通话读音chě,常德方言读音cǎ,和嚓字同音。谁要是说谎话,有老人就会指责说:“你扯(cǎ)谎啵?”有人说话不靠谱,别人就会说他:“莫打扯扯(cǎ-ca)好不好?”到处传播家长里短八卦消息的女人有个荣誉称号叫“扯(cǎ)八”,意为“扯八卦”。开她玩笑就笑骂“扯(cǎ)八姐”,吵起架来就怒骂她“扯(cǎ)八婆”。
“扯”本是一个俗字,汉字简化方案给转正了,原字是“撦”。撦,《唐韵》的注音为“昌者切”,指明要读车字的上声。车字古音读chā,和叉字同音,扯字就应读chǎ,和嚓字同音。常德方言没有翘舌音,所以读c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