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08月12日 (常德晚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址,久远的乡愁
翻开史书,—缕久远的乡愁魂牵梦绕。“荷”处是故乡,繁华故里,沧海桑田。
离常德城30公里,有一座美丽宁静的村庄——韩公渡镇城址村。几千年来,村落临洞庭傍沅江,世代与水为伴,一直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行走在纵横的阡陌上,望着满眼摇曳的荷花,很难想象,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兴起了一座城市,在汉朝被作为武陵郡治和荆州刺吏治所,热闹繁华,盛极一时。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历经两千年岁月风霜,这座城市的轮廓渐渐消失,或被掩埋,或被损毁。但口口相传的那些故事,成为一代代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
这个当地人叫“小城址”的地方,曾是汉代古索县遗址。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记载:“古索县城分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东为大城,西为小城,中间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宽600米,东西长600米;小城南北600米,东西300米,两城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现残存城垣约为粘土夯筑,城垣残高3至4米,宽12至18米。有东、西、南、北4门。城四角有瞭望台,残高7、8米。四周有护城河,宽30米左右,城东是崆咙观,观宇虽毁,但遗址尚在,汉砖汉瓦,遍地皆是”。
今天的小城址早已荒废,变成了一大片菜地。但是,当年用土夯筑而成的城墙,还隐约可见,残垣断壁,荒草凄迷。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在任朗州司马期间,曾登此城,无限感慨地写下了《汉寿城春望》:“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古索县城址虽历经沧桑,但街市往日的繁华,早在京城赫赫有名,辖两湖、两广及河南、贵州边缘地区,是当时中南地区最早、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二
尘封的历史给小城址蒙上神秘的色彩。人们追溯历史,放眼望去,那些既不像山,又不像坟的土堆下,不知埋葬着多少秘密和故事,就连刘禹锡也称这是一个“迷”,觉得这座城市的来历也非常神奇。
传说,一只金鸡从城址上空飞过,发现这里风水很好,人又善良,拍拍翅膀便落了下来,一夜之间这里出现了一座城市。一天,一位白胡子仙人途径城址时,见一湖泊问,这是什么湖呀?当地人告诉他,这湖叫“英湖”。仙人误听为“阴湖”,摇头离去。金鸡听到了,大惊失色,“阴湖”不就是阴气太重吗?金鸡慌慌张张地飞走了,从此,这座城市便衰落了下来-……
三
无从考据的传说给城址多了几分玄幻气息。如今,一块“国务院古索县城址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竖立城址村口。从四面八方探寻古迹,观赏荷花的客人络绎不绝,似乎又再现古城往日的繁华。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索县古城,自古就有栽种湘莲的历史。如今千亩荷田花海竞相绽放,色彩缤纷,画面壮美。置身荷田花海,可素手把芙蓉,看白鹭飞翔,莲叶田田。游客捉鱼摸泥鳅,将一幅幅美图收入囊中。
连续两年,城址举办了“中国·常德古索县城址荷花节”,“出水莲”演绎着古老的传说,唤醒了沉睡的古城。
■孟天胜
山水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