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谢东美诞辰100周年㈠
缅怀母亲
刘赤符
母亲离开她的儿孙已经14个半年头了,我也已是年到75岁的古稀老人。这时的我,感到最最扎心的就是《孔子家语》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在世的晚年,我一直都在忙于工作、事业,陪伴母亲的时间很少很少。随着人到老年,那曾几乎占据生命的事业与成就,都已经全然淡去;而过去所忽视并已逝去的亲情,却那样长久地、深深地引起揪心的悔恨。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我宁愿不要那工作时曾获得的十个省以上的荣誉与奖励,去换取那些能陪伴生我养我的父母却不在他们身边的日日夜夜,但已不可能置换──我与母亲已是阴阳两隔,永无再见之机,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现在,我只能以回忆母亲的一生寄托自己无尽的怀念。
母亲谢东美,又名梅君,生于1919年10月22日(农历8月29日),卒于2005年2月25日(农历正月17日),享年85岁。 娘家贫寒人丁稀
母亲出身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老家邵东,早年随父母迁居常德。外祖父名谢異峯,商铺店员,经常失业,因患肺结核,1931年仅四十几岁就病故。母亲有两个哥哥谢伯勳、谢仲篪,都是商铺店员,也很早就在解放前患肺结核病死。外祖母名陈晚姑,一生非常可怜,她接连遭受丧夫丧子的厄运,以致孤苦无依。这个一双小脚的柔弱女子,仅靠一辆手摇纺车,终日在家中摇车捻线,用纤小的两只手,纺出她与膝下惟一的孙儿两人的生活。1955年她因摔倒而致破伤风去世。母亲娘家惟一的男性后人是侄儿谢燕飞,1990年去世,其儿子谢维锋顶父亲的班在长沙湖南动力机厂工作。感叹于母亲娘家人丁稀少,且几代男人均早逝,现香火独存的谢维锋亦恐己不知自家祖人渊源,故特在此记之,以慰母亲在天之灵。 弱女辛持四代家
母亲因家境不好,约在10岁时就来到刘家做童养媳。她小时候只读过很少的几年小学,一辈子从小到老就是做家务。
母亲的一生是在辛劳中度过的。从侍奉太婆、祖父母,服侍父亲,到抚育儿女,她以超常的付出操持了一个家庭“四代人”的日常生活,一大家子人的衣食住行都全靠她的两只手。她起早睡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过去她惟一的休息就是坐下来赶着纳鞋底──一家人穿的鞋都是她做的。母亲的手很巧,几个大的子女小时读书没钱买书包,背在肩上的书包都是她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佩戴的校徽也是她绣制的。劳动成了她的生活习惯,晚年她住在子女家中时,都硬要帮助做这做那,任怎么劝都劝不住。
母亲的一生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解放前父亲靠行医兼教书养家,但那时行医是“市盐购米望天收’,而教书则“雪里索薪频陷足’,家中生活十分艰难。父亲青年时《寄妻》诗中有“曾记西山采蔗薇,夫妻相对泣牛衣”句,乃是他们当时生活的写照:1939年1月以来,我们家因抗日战争避难住在常德县镇德桥乡下,家中生活极其艰苦,缺衣少食。父母亲俩曾一同到镇德桥西面的山上去采蕨与薇这样的野菜,供家里人吃了度日。晚上睡觉没有被子,只好盖当时用乱麻和草编织的给牛御寒的护被保暖,夫妻俩十分凄凉地相对哭泣。解放后父亲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养育八个儿女,家中生活仍很困难,十口之家的衣食住行全靠父亲每个月八、九十元的工资,每人平均只八元钱──这是当时一个人最低的伙食费标准,八个子女还要受教育读书!但有赖母亲的操持,一大家人的温饱得以维护。母亲的菜做得很好,来家里吃过饭的客人很久后都赞不绝口,可做的就只是平平常常的几样小菜。最令人叹为“奇迹”的是在饿死人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人们普遍因营养不良得水肿病,然而我们一家人不但好好地活下来了,而且竟役有一个人“眼泡皮肿“。 生死不渝夫妻情
母亲与父亲一辈子感情深笃。母亲陪伴父亲跨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难,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苦难,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俩人患难与共,相依为命,走过了他们的患难人生。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知识分子,他学识渊博,但生活无能,他不会做、也没有做过家务事,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离开了母亲的照料,无法想象他怎样生活。但母亲对与父亲携手人生无怨无悔,她对父亲的照料是体贴入微。为了父亲,煮饭用的米,她要一粒粒选过,细心地除去小沙石;吃饭时,母亲总是第一个给父亲盛饭,并且专盛锅中心的部分──她认为这是一锅饭中的精华所在。父亲几乎每天工作、读书至深夜,母亲从未一个人独自早睡,而是陪着父亲坐在书桌旁的床沿上“揰眼闭”(邵阳土话,意即打瞌睡),一直等到父亲搞完后照料他上床。母亲没有文化,她陪伴父亲不是“红袖添香”的雅情,而是相濡以沫的挚爱。
母亲晚年的最后二十年,子女们对母亲尽心供养,她的生活得以脱离“苦”境,但由于父亲不幸过早去世,母亲的心境仍是孤寂的。她晚年不愿去子女家住,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守着与父亲生活过的老家,天天看一看父亲的照片,摸一摸父亲用过的一切,在精神上守护着逝去的父亲,她甚至时常念叨着要早日去阴间陪伴父亲,她与父亲的爱情是真正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无私博大母亲爱
母亲对子女的爱,更是一种无私而博大的爱!母亲一生养育了八个儿女:四男──赤符、智壶、祥符、德孚,四女──静涛、小涛、友涛、瑞涛。在那样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养育八个子女,这含辛茹苦是可以想知的。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限量计划供应,大家都吃不饱饭,每到就餐时,米饭都是先尽父亲与子女分食,自己常常是吃现在人们丢弃的菜根,吃那时人们不吃的南瓜藤。这种为子女舍自己她终身都不改:她晚年时,三个大的子女每月合起来供给她一份生活费,她都尅扣自己舍不得用,常要省点钱给条件差的弟妹。
八个子女中惟一令母亲心痛的是二女小涛──她在株洲师范读书时不幸患了精神病,那时不到二十岁,以后一直没治好。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照料她,与这样一个每日吵闹不止的精神病的女儿,一起相伴生活了40余年。她还担心自己身后小涛无人照顾,常为这事嘱托儿女──可以让母亲放心的是,她去世后,小涛的生活由三个大的子女负担费用,子女们每月轮流值班照管,使其能尽天年。
晚年时,每一个子女去看她,走时母亲总要依依不舍地送到大门外──后因骨折柱着拐杖亦是如此,每一个子女现今都忘不了她老态龙钟站在门边挥手的情景!
使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子女的成才:长子与二儿先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晋升教授与主任医师,并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当时在有约600万人口、近十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常德市,获得这一殊荣的仅三十余人,而她的两个儿子双双忝列其中,这曾一时在常德知识界传为佳话。母亲常常说:“你们一个接了父亲教书的‘脚’,一个接了父亲医学的‘脚’,为这个家撑了门面!”母亲心中只有子女的好,而无子女的不是,子女侍奉她,她常叨念在嘴,告诉这个,告诉那个。最使子女们感到深深愧疚的是,对子女们的孝行,母亲常常说:“谢谢你们!”子女们对她说:谢谢的应当是你!没有母亲的养育与牺牲,又哪有子女的一切!但子女由于各自的工作与家庭,实际上常有忽视、亏欠母亲,可现今与母亲永诀难逢,纵有悔恨亦回报无日,心中留下永远的遗憾! 天悲地悯母辞世
2005 年2月24日上午10时,母亲因腹痛上厕所,坐在便凳上发生中风,第二日下午1时40分,因中风后引发的心衰而去世。母亲治丧期间,天气急遽发生奇异变化:当天傍晚移灵去安葬地谢家铺时,天纷纷扬扬下起雪来,一时似是“大地披孝”;第二天在谢家铺办丧事,天气转为雪中夹雨,点点滴滴仿佛“苍天垂泪”;第三天,在坟山下葬,正在下棺木时,天气突然放晴,一时“阳光普照”。下棺人说:这预兆母亲的德行“惠泽后人”。目睹其景,当地人都感叹说:这位老奶奶真是“好福气”!
母亲无私地为刘家“四代人”、为我们八个子女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是这个家庭的功臣!母亲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中国人心目中女人“贤妻良母”的传统美德,我们永远怀念自己伟大的母亲!
修改于2019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