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移风易俗,还五千年文明一个清白
来自山村,出身农家。
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跟随父母的屁股后屁颠屁颠滴去七九,几十年了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瓦缸熬出来的粉丝和豆腐,豆腐熬出了蜂窝,放嘴巴里面一嚼油汤就往外飚,稍微不注意还会喷在衣服上,那个味道永远不能忘怀。
记忆中,小时候只有四种酒在整,大规模的有两种,一种是结婚,农村叫红喜事,一种是老人去世,农村叫白喜事,小规模的有两种,一种是小孩出生,农村叫整竹米九,来7竹米九的都是老婆家的人(后噶屋里滴),一种是小孩子满周岁,农村叫整蛙舟酒。
长大以后来到城市谋生,伴随着黑猫白猫的叫声,各种整酒层出不穷也,有了几十种酒,结婚、生子、周岁、三岁、六岁、九岁、十五岁、十八岁、三十六.......不再一一列举。
记忆中,吃的最最最奇葩的酒有一个:
常德某装修公司老板整了一个三十六的酒,地点在常德国贸大厦金龙玉凤酒店一楼大厅,完全采取了市场营销推广的方式在接客,摆酒的前一个星期,收到接客短信:“尊敬的某先生,某某某36岁生日,设宴国贸大厦金龙玉凤酒店,恭请您携夫人参加”。
有名有姓的称呼,完全是一副关系相当好的模样,其实呢,我与该先生完全没有交集,根本不认识,就当对方发错短信好了。
摆酒当天上午,接到该公司员工电话“某某总,今天胡总在国贸大厦36岁生日摆酒,你到了没得?”
“哦,这样啊,我还没有到,还在有事”
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话又来了“某某总,胡总今天生日摆酒,设宴国贸大厦一楼,您到了没?”
“哦,我还没到,稍等,我还有事没搞完”
这次是一个美女的声音,我在敷衍的同时,其实是非常不想去的。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话又来了“某某总,胡总的生日宴在国贸大厦金龙玉凤一楼,您现在到了吗?”
这次是一个帅哥的声音,我靠。
接到三次电话之后,我决定还是出发去吃这个酒,毕竟别个是能有名有姓的叫出我的名字,可能还真的把我当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在接了。
滴滴打车来到金龙玉凤酒店落座,满桌子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认识,听到他们几个在滴滴咕咕:
“哎,这老板我们平时都没来往,怎么要接我们吃酒?”
“几把,这都是几把某协会搞的些鬼事,他就是按照协会成员的名单挨个挨个发短信打电话接的客”
无语中,默默无闻吃了一碗饭,上了五百人情走人,自始至终也没看到老板来敬酒。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30121132.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3301211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