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在芷兰学校门口(朗州路)建一座人行天桥 [受理中]
  • 政协微建议
    2019-03-04 11:36
    常德市政协委员2019年  3 号微建议
    在芷兰学校门口(朗州路)建一座人行天桥

       上下班高峰与接送学生的时间刚好重叠,早上拥堵,许多家长选择在西门对面停车穿越马路送孩子入校,介于安全和交通考虑,目前交警已经将中间的通道拦截,接送孩子的家长需要到朗州路和柳叶大道的交汇处掉头绕行至校门口,导致早上朗州路左转道非常拥堵。建议在此处建一座人行天桥,给孩子一个安全过马路的环境。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19-03-07 15:25
    1楼
    帖内置顶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19-03-08 11:07
    政协微建议关于“朗州路芷兰学校位置堵车严重,建议修建人行天桥,方便学生出入”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朗州路芷兰学校段上学、放学时段车辆通行较拥堵,接送学生车辆使朗州路“车”满为患,水泄不通, 给学生和周边市民出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对此,我局和市交警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并组织市教育局、芷兰中学、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认为要解决该段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实现人车分流、交通引导、各行其道,其次要合理组织该区域的道路网络交通和设置公共停车场地等。
         一、我局委托同济大学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的《常德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对老城区主要道路和十个重要节点的交通拥堵问题专篇进行了交通改善设计,并就朗州路与柳叶大道、柳叶大道与武陵大道交叉口等节点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善措施,通过拓宽渠化交叉口、调整信号配时、加设行人二次过街驻足区、布局非机动车道等措施改善交通。该改善方案将减少行人、非机动车对机动车辆行驶的影响,保护过街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提高柳叶大道、朗州路主要交叉口、芷兰学校门口路段及全路段的通行能力。
    二、根据《常德市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13-2030),芷兰学校内规划了一个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约1710m2,地下停车泊位约490个;学校北侧沙港路规划了路内双侧停车,停车泊位约150个。该规划的实施对解决接送车辆停车位紧张、规范停车管理、改善接送车辆路边乱停乱靠现象将起到积极作用。
    3、市交警部门对学校周边道路安装了警示标志、减速限行标志,在芷兰学校上学、放学时段设置了护学岗,安排警力指挥交通,指导车辆有序停放,进一步保证了车辆有序通行及行人过街的安全。
    关于在芷兰学校临朗州路一侧修筑人行天桥的问题,应由公用事业部门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对该路段进行交通组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制定解决方案,按程序上报报市政府研究决定后实施。

                               
  • hutxgt
    2019-03-04 12:28
    2楼
    谁出钱建????
  • 天涯海陆空
    2019-03-04 12:44
    3楼
  • 仗剑
    2019-03-04 13:30
    4楼
    反映了很多次,市区现在很多地方路窄车多,人车混杂!能解决的就是修地下通道加栏杆分流
  • zdzl
    2019-03-04 13:44
    5楼
    “政协微建议”账号,发的一些帖子好像并不是深思熟虑的提案,倒像市民个人或小众的诉求。“政协微建议”账号,应该代表“政协提案委员会”发声才算正常。比如你提议建天桥,也应该全面考虑到四中、五中、七中、东升、育英等老城区学校的交通拥堵问题。
  • 柳城麦兜
    2019-03-04 13:55
    6楼
  • 看不惯就想港
    2019-03-04 14:40
    7楼
    这个路段确实会堵死。
  • cdniu
    2019-03-04 14:52
    8楼
    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芷兰周边的交通环境不是建个天桥能解决的。朗州路和柳叶大道交汇的地方,也就那么点远,走几步没什么吧。并且跨越朗州路的家长学生大部分就只有一个电信新村的,因为上下没有小区了。其余的远一点的都可以走沙岗路穿过马路。  

    芷兰学校周边其实还有很宽的地方可以利用,应该综合考虑改造。形成个交通环路,  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 蓝色海岸
    2019-03-04 15:57
    9楼
    仗剑:反映了很多次,市区现在很多地方路窄车多,人车混杂!能解决的就是修地下通道加栏杆分流回到原帖
    修地下通道或行人天桥,实行交通的立体化。
  • 心路
    2019-03-04 16:02
    10楼
    是好建议!恐怕建了有些人也不愿意走哟。
  • 西门花落雪
    2019-03-04 16:12
    11楼
  • 柳城麦兜
    2019-03-04 16:15
    12楼
    zdzl:“政协微建议”账号,发的一些帖子好像并不是深思熟虑的提案,倒像市民个人或小众的诉求。“政协微建议”账号,应该代表“政协提案委员会”发声才算正常。比如你提议建天桥,也应该全面考虑到四中、五中、七中、东升、育英等老城区学校的交通拥堵问题。回到原帖
  • 月动莲舟
    2019-03-04 16:43
    13楼
    zdzl:“政协微建议”账号,发的一些帖子好像并不是深思熟虑的提案,倒像市民个人或小众的诉求。“政协微建议”账号,应该代表“政协提案委员会”发声才算正常。比如你提议建天桥,也应该全面考虑到四中、五中、七中、东升、育英等老城区学校的交通拥堵问题。回到原帖
    是的,应全面考虑
  • 常德论坛注册会员
    2019-03-04 17:04
    14楼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足迹
    2019-03-04 21:24
    15楼
    这个只怕还要修一个大型停车场才行。
  • 艰苦奋斗
    2019-03-04 21:57
    16楼
  • 牛屄扯蛋
    2019-03-04 23:12
    17楼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牛屄扯蛋
    2019-03-04 23:15
    18楼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仗剑
    2019-03-05 09:14
    19楼
    牛屄扯蛋:不行,栏杆说明市民素质低,和文明城市不符。。。回到原帖
    哈哈。说到点子了
  • 仗剑
    2019-03-05 09:15
    20楼
    常德交通规划意识太落后了
  • mxyctc
    2019-03-05 10:00
    21楼
    zdzl:“政协微建议”账号,发的一些帖子好像并不是深思熟虑的提案,倒像市民个人或小众的诉求。“政协微建议”账号,应该代表“政协提案委员会”发声才算正常。比如你提议建天桥,也应该全面考虑到四中、五中、七中、东升、育英等老城区学校的交通拥堵问题。回到原帖
    感觉是多个人共用账号
  • mxyctc
    2019-03-05 10:20
    22楼
    很多学校都应该考虑修建停车场,停车场才是解决高峰期接送车辆乱停和人流穿行马路的根本。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19-03-07 15:25
    23楼
    政协微建议关于“朗州路芷兰学校位置堵车严重,建议修建人行天桥,方便学生出入”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朗州路芷兰学校段上学、放学时段车辆通行较拥堵,接送学生车辆使朗州路“车”满为患,水泄不通, 给学生和周边市民出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对此,我局和市交警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并组织市教育局、芷兰中学、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认为要解决该段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实现人车分流、交通引导、各行其道,其次要合理组织该区域的道路网络交通和设置公共停车场地等。
         一、我局委托同济大学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的《常德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对老城区主要道路和十个重要节点的交通拥堵问题专篇进行了交通改善设计,并就朗州路与柳叶大道、柳叶大道与武陵大道交叉口等节点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善措施,通过拓宽渠化交叉口、调整信号配时、加设行人二次过街驻足区、布局非机动车道等措施改善交通。该改善方案将减少行人、非机动车对机动车辆行驶的影响,保护过街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提高柳叶大道、朗州路主要交叉口、芷兰学校门口路段及全路段的通行能力。
    二、根据《常德市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13-2030),芷兰学校内规划了一个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约1710m2,地下停车泊位约490个;学校北侧沙港路规划了路内双侧停车,停车泊位约150个。该规划的实施对解决接送车辆停车位紧张、规范停车管理、改善接送车辆路边乱停乱靠现象将起到积极作用。
    3、市交警部门对学校周边道路安装了警示标志、减速限行标志,在芷兰学校上学、放学时段设置了护学岗,安排警力指挥交通,指导车辆有序停放,进一步保证了车辆有序通行及行人过街的安全。
    关于在芷兰学校临朗州路一侧修筑人行天桥的问题,应由公用事业部门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对该路段进行交通组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制定解决方案,按程序上报报市政府研究决定后实施。

                               
  • 凡智
    2019-03-08 16:46
    24楼
    zdzl:“政协微建议”账号,发的一些帖子好像并不是深思熟虑的提案,倒像市民个人或小众的诉求。“政协微建议”账号,应该代表“政协提案委员会”发声才算正常。比如你提议建天桥,也应该全面考虑到四中、五中、七中、东升、育英等老城区学校的交通拥堵问题。回到原帖
    微建议本来就是见微知著,微小的点来带动全面的改进。你说的深思熟虑那是议案,不算微建议。
  • zdzl
    2019-03-08 18:09
    25楼
    凡智:微建议本来就是见微知著,微小的点来带动全面的改进。你说的深思熟虑那是议案,不算微建议。回到原帖
    既然发帖内容都是些个人所察所想的“微建议”,那为什么还要冠以“政协”名号呢?以普通市民身份提自己的“微建议”不行吗?另外,按习惯,人大称“议案”,政协称“提案”,主体和法定约束力都有相应的区别和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