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常德论坛》上看到一篇题为“常德机场能不能有所作为?”的帖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篇帖子篇幅不长,但句句在理,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2018年9月4日上午,中南地区2018年冬航季航班时刻换季集中办公启动会在我市召开。常德市市长曹立军提出:要让桃花源机场“飞”进前100名。据统计,截至9月20日,常德桃花源机场共完成飞机起降4695架次,同比增长56.55%;旅客吞吐量500611人次,同比增长55.93%;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有望突破70万人次。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对于常德桃花源机场来说,这也是自机场通航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但是,我觉得常德桃花源机场发展得还不够快。在“常德机场能不能有所作为?”这篇帖子当中,作者列出了常德机场2018——2019年冬春航季的航班时刻表,如果这个航班时刻表是真的,那就只能说明常德桃花源机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太不作为了。众所周知,全国的所有机场中,大多数都是支线机场,航班换季是一个机场增加新航线的大好机会,全国大多数机场都利用航班换季的机会大力增加新航线,借此来提高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而我们常德桃花源机场却是个例外,航班换季后,机场的航线数量不增反降,典型的“七里桥玩龙灯——越玩越转克哒”。就算新增了常德和重庆之间的往返航班,对于提高桃花源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影响力作用微乎其微。常德和重庆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将来等“黔张常铁路”和“渝长厦铁路”通车后,常德和重庆之间的往返航班的存在意义并不大。反观包头东河机场(又称“海兰泡机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包头东河机场(海兰泡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仅次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第二大机场,2009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也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首个百万级支线机场。到目前为止,包头东河机场也不过是一个4D级的支线机场,但发展速度却相当快。淮安涟水机场同样是一个支线机场,但淮安机场已经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宜昌三峡机场拥有一条2600米的跑道, T1航站楼面积14816平方米,停机坪现设有11个停机位。2017年,宜昌三峡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24.38万人次。还有遵义新舟国际机场,遵义新舟国际机场是贵州省第二大机场,也是贵州最大的支线机场,遵义新舟国际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仅为4C,但是,与遵义新舟机场通航的城市却多达45个,还开通了国际航班。这些都是常德桃花源机场望尘莫及的。常德桃花源机场正在抓紧申报临时航空口岸,现在的问题是:临近航班换季,航班换季后,常德桃花源机场现有的航线能保住几条,增加国内航线的概率有多大。常德桃花源机场要想快速发展,还是应该把目标放在怎样开发国内航线上去,国内航班的开发都如此缓慢,还谈什么开发国际航线,申报临时航空口岸。对于常德桃花源机场来说,国内航线不快速发展起来,一切都是空谈。常德桃花源机场明年的目标很明确,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国内航线的开发,如果常德桃花源机场不积极主动地搞好航线开发,总是坐吃山空,吃老本,总是躺在现有的几条航线上睡大觉,而不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常德桃花源机场的未来将一片渺茫。只有把国内航线发展起来了,常德桃花源机场才能实现“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的目标,常德桃花源机场才有更加美好,更加光明的未来。
[小倔牛于2018-09-30 14:29编辑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