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举报]诗作以《夜里你若听见风》为书名
  • ccmm6688
    2017-12-03 01:38


    人应有时代感。在八十年代,诗歌流派百家争鸣却难以深刻表达宏大主题。政治环境不容许,反对浪漫容易,反对体制不易。意识形态决定作用,诗人的反抗意识从
    未消除。中国诗歌发展至今,曾有过一次大胆地与身体欲望相互碰撞的现象。诗歌缺少主流性,边缘化使其有了更多先锋意识。这不同装置艺术的生搬硬套。身体意
    识“觉醒”后,诗人关注时代,勇敢地直面强大的国家机器。反省个人化的颓废,情绪的消极并不能改变什么。换言之,口语的切入点明晰,语句冲击力强。这些归
    结为中国诗歌的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语言自由的成功之处。


    我能感觉,自己在创作中成长。我受过很多诗人作品的影响,从西尔维娅到聂鲁达。在此期间,我发现很多诗人都在自欺欺人,找借口安抚自己和他人。到了今天,
    我再也坐不住了。责任感不容许我们继续安于现状。我清楚地认识到---诗歌抛弃了小我的抒情,转向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新创作阶段的
    来临。我们需要新声音。善与演讲的诗人属于力量型。平静型的诗人最大特点是沉稳。由于他们的性格问题以及生活安逸使作品缺少愤怒。除去这两种类型,其余便
    是庸才,他们情感领悟能力差,只能去模仿,而模仿恰恰是一个诗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在模仿过后,缺少创造能力,如何写出代表性的作品呢。


    诗人身上的世俗性更大程度再现了生活本质。个人为诗歌领域作出的贡献不能影响诗歌历史的趋势,只是以小众突围姿态颠覆了新的审美形式。直到诗歌创作步入后
    诗歌时代,随之吸引了大部分诗歌学徒,所谓“灵魂深处的导师”由此而来。八十年代之后,诗歌呈现的形式更为个体化,九十年代末期,“下半身”流派亮相引起
    争议。当下越来越多的诗人正以反骨姿态挑战原有的诗歌环境。寻找新局面,与新生事物发生合理碰撞。诗歌直面时代,反对陈腐。思想解放了语言,语言解放了心
    灵。一旦诗人关注时代,从心灵上直面时代的各种声音,再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诗歌便成为语言艺术中最强悍的武器。


    有些诗人常年在复制自己,复制他人,面对诗歌本身,面对这个时代都处于无奈与失语的状态。民刊与诗歌手册改写不了诗歌的命运,诗歌的命运就是诗人的命运。
    过分关注自我,封闭与外界的互动,极易陷入创作的困境,同时陷入个人分裂主义。这种“小知识分子气息”祸害了太多人。这些人一味沉浸在个人情绪当中是种伪
    善,制造艺术负担,制造语言垃圾。诗歌缺少现实主义的介入,没有时代感就够不成一系列尖锐话题。如果诗人能做到与世无争,那大可不必对社会现实有强烈地介
    入感。他的作品停留在抽象的宗教信仰之上,空中楼阁不过如此。过度追求自我的写作难以持久,沉闷与厌倦随之而来,长此下去,这将是中国诗歌界最大的无知。


    我们的国家需要士兵、政治家和艺术家。我们作为时代的语言创造者,不应该从思想上妥协存在困境,被动局面早晚打开城门。面对这么大的时代,强烈的抒情不可
    避免,战斗的意识就是一种觉醒,我们必须将自己出卖给时代。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下清高着----我们失去斗志,如何安于小情绪中继
    续小陶醉,而对社会对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呢。那些与其说太遥远,不如说我们关注的不够。这个时代是由每个人构成的大集体。我们的心灵继续感知生命
    无限大。想改变什么,从改变自我开始。诗人直面时代才能更深层地把握诗歌的创造力。
  • pyjxly
    2017-12-03 09:25
    1楼
  • 牛屄扯蛋
    2017-12-04 09:01
    2楼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桃源老江2
    2017-12-04 09:10
    3楼
    作者阐述诗经,又把常德湘雅医院作为投诉对象,意思是诗人即病人。
  • 湘雅常德医院
    2017-12-06 08:41
    4楼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若您还有任何与我院的具体意见,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私信给我们!
    湘雅常德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 fengyuxiao
    2017-12-06 08:53
    5楼
    留下残荷听雨声!
  • keeppigs
    2017-12-10 10:58
    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