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城区鸣笛抓拍”等交通法规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步实行,此项举措并非常德首创,诚然,楼主摆出“文明城市不是罚出来的!”的观点从道义上来说是正确无可厚非的,作为非交管人和普通网友,对如何实施交通管理无发言权,但我对楼主贴文中所说的“媒体每周曝光一批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在我看来,通过对公民的‘羞辱’,以期达到社会文明的目的,无异于用暴力解决暴力,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一观点不敢苟同。
现在我们来看看楼主的逻辑:媒体曝光可能会侵害一小部分人的一小部分隐私权,也就是楼主所说的对公民的“羞辱”,可能媒体曝光不能彻底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所以是不合理的。我们姑且不谈这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与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孰轻孰重,单说楼主所说的“羞辱”,试问在公共场合下,以公开的方式获得的这些公共信息为维护公共利益算不算?况且,楼为也已经认为,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影响每一位市民。媒体曝光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是敦促市民规范自身行为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对提高全民文明修养道德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媒体曝光比传统的罚款等手段对不文明行为是更有力的打击,对市民有更强的警示震慑的作用, 能更快促进市民综合文明素养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我们相信大多数不文明行为是无意之举,市民缺乏的是对公共场合下自身行为的认识。媒体舆论的强大影响对市民造成心里上的压力和影响,让普遍看重面子、有强烈自尊心的市民在行动之前三思,看看这样的举动是否文明合理从而在长期的监督与自律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当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收到良好约束时,我们的社会无疑会变得更加和谐有序。
其次媒体曝光的行为对媒体自身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反馈作用。现在媒体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大多在政府授意下进行,媒体的参与正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种曝光行为是在号召媒体主动从挖掘花边新闻到更多的关注社会民生进行转变,有利于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另外,媒体的报道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合理的思考,从而积极改善,对城市进行更合理的规划,让市民生活更方便。当然,全民的文明素养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提高的,也绝不能用单纯媒体曝光来代替树立榜样、正面教育等其他方式。但是媒体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唤起了全社会对司空见惯的不文明行为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把人们对文明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每个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就可以前进一大步。每位市民都文明行事,我们的社会也必然会达到文明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