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举报]180名学生的小学,岂能一撤了之 [受理中]
  • 晴空一鹤
    2025-07-20 18:48
        一所180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岂能一撤了之

        鼎城区村镇合并以来,原雷雷公庙中学初中部、长岭岗中学初中部过了几年后才合并到蔡家岗镇中学本部。合并后的两个原乡镇现在只存在小学部,雷公庙小学现有180名小学生,长岭岗小学有200多名小学生。现在三个教学点是根据三个乡镇合并之前的基础上保留的,呈现出理想的“三足鼎立”之势,是科学合理的布局,也符合当地的教育、经济和民生需求。

        今年7月16日,蔡家岗镇中学党总支突然召开全镇党员教师大会。会上,发布了以下信息:
    1.从今年暑假开始,着手撤销雷公庙小学,长岭岗小学不撤销。
    2.近两年来,雷公庙小学考试成绩在全区排名中连续下滑,影响了全镇在全区的排名。
    3.中学本部缺乏教师,临聘了多名教师,经济负担重。4.雷公庙本地个别“知名人士”积极主张撤销小学。
    5.将在这个暑假或者下学期开始,在雷公庙现有学生家长中调查,收集群众对撤销学校的意见和看法。

       作为雷公庙的一名百姓,听闻此风,感慨万千,觉得相关领导也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情与道理:

    一、雷公庙合并前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乡镇,小学现址曾先后见证五七大学、农民中专、雷公庙中学、雷公庙小学的变迁。大学、中专、中学留不住,难道180名学生的小学也没有理由和心胸留下吗?义务教育强调不落下一个学生,就近入学,合情合理合法。如果撤销该小学,只会徒增学生和家长的时间、精力、家庭开支及诸多不便利。相较长岭岗小学却屹立不撤,全体老百姓在情感上也没法接受。

    二、学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与学习潜能等,本来就不是全等的,其关系更是一个探讨了多年的教育问题。近两年来雷公庙小学考试成绩下滑,是诸多因素引起的,不能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雷公庙中学教育质量也曾位居全区前茅,一度领先蔡家岗中学和长岭岗中学,因教育局任命的某两位校长,把雷公庙中学搞得民怨沸腾乌烟瘴气,教学质量也因此一蹶不振,陷入到了低效循环。所谓主帅无能,累死三军。当今领导层,在一味责备雷公庙小学时,不要一篙子扫一船人,是否也可以拿起镜子照照自己,查摆问题,做做必要的自我批评。据调查,试问:对雷公庙小学的管理服务中,有没有贴合实际的办学目标、制度纪律、执行考核?对公开任命的一层和二层有没有具体的指导与考察过?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对班主任管理,有没有具体有效的约束与绩效机制?在评先评岗评职晋级中,是否坚持了原则,而没有伤害到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否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行了有效地导向、激励与督促?是否有过仅招生雷公庙小学上等生,而拒收下等生或问题学生?
        至于考试排名,我们老百姓没看到,如果考试成绩下滑就撤销,那么长岭岗小学也有领先于雷公庙小学甚至中学本部,难不成两所学校都要撤并到长岭岗小学?于此下去,鼎城区可能就只能存在一所学校了。

    三、中学本部教师缺编,是自身管理上的兼顾不足,不能殃及其他学校。试问近几年中学本部每年流出了多少教师?据调查,因历史原因,雷公庙小学当前教师确实超编,但通过交流、支教、内休等化解后,仅适度超编,况且近3~5年基本有50%的教师面临退休。解决教师紧缺问题,仅仅局限于拆东墙补西墙,是不可持续的。

    四、个别本地所谓“知名人士”,力推撒校,实属雷公庙百姓之罕见,无非是觊觎雷公庙小学这块风水宝地,想挪作他用,如兴办养老院等,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办养老院等有若干闲置地方,为什么偏偏与教育过不去?这样的本地“知名人士”最好是“不知名”为好。当初学校兴旺时,这些“知名人士”来到学校鼓励加油了吗?有困难时献计献策伸出援助之手了吗?一到这个特殊时期,挖墙脚的来了,点竹篙的来了。真正雷公庙小学撤走了,对本地的教育、经济乃至民生都会产生若干不利影响,这应该是每一个雷公庙人应该面对和深思的,也关乎至所有雷公庙百姓的尊荣和荣光。

    五、至于在暑假或下学期在雷公庙家长中广泛调查收集对是否撤销小学的意见和信息,现阶段看,这动作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缺乏足够认知,不合时宜,制造了紧张和不稳定,现在部分老百姓在四处联系就近入学事宜,更是在精神层面对180名学生及所有教师的无形羞辱和打击。

    综上所述,教育行政决策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雷公庙小学随着人口减少及时代的变化,也许有朝一日会步入撒迁之路,但绝不是现在人为的“偶然”。雷公庙地处鼎城、桃源、临澧三区县交界处,学校一旦盲目撤销,鼎城的教育西北空虚,唇亡齿不寒谁也不会相信,可能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相关领导层应该结合雷公庙教育现状,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及时出台针对性的规划方案,拿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强引导与督促,凝聚教育合力,积极扭转颓势,要殚精竭虑地去“立”,办地方满意的教育,而不是朝思暮想地去“破”,180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岂能一撤了之!

    期待回复
                  一个心系教育的雷公庙人
  • 常德纠脑壳
    2025-07-21 09:06
    1楼
    180个学生,平均每年级30人!自己品吧。
  • 土狼
    2025-07-21 09:12
    2楼
    一切以卖房化库存为目的的教育就是耍流氓。
  • adamxie
    2025-07-21 09:20
    3楼
    人口下降、师资力量不足,不能集中资源提升教学品质,撤校合并是大势所趋。

    当前农村生源持续减少,雷公庙小学近年学生数量逐年下降,现有规模难以配齐优质师资和完善教学设施,导致教学质量提升受限。
    从现实看,撤校合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能集中力量办好规模化学校,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合并后政府、学校应当同步落实交通接送、安全保障等措施,确保平稳过渡。
  • 中国农民工
    2025-07-21 10:00
    4楼
    这个你是老师吧?  以家乡身份写,水平不够 啊,表现的内容还是内部人啊,难怪教学水平上不去啊。
     拆与不拆不评。农村小学上学不方便了!苦了孩子与家长。
  • gudumao
    2025-07-21 11:04
    5楼
    中国农民工:这个你是老师吧?  以家乡身份写,水平不够 啊,表现的内容还是内部人啊,难怪教学水平上不去啊。
     拆与不拆不评。农村小学上学不方便了!苦了孩子与家长。
    回到原帖
    洋洋洒洒一大篇,我也觉得像是教育工作者,基本有个这风声了,微弱的个人是很难挽回了,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很温顺的,上下学肯定会考虑校车了,虽然也有不便,但比个人接送还是好多了。
  • 晴空一鹤
    2025-07-21 11:28
    6楼
    adamxie:人口下降、师资力量不足,不能集中资源提升教学品质,撤校合并是大势所趋。

    当前农村生源持续减少,雷公庙小学近年学生数量逐年下降,现有规模难以配齐优质师资和完善教学设施,导致教学质量提升受限。
    从现实看,撤校合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能集...
    回到原帖
    用你的高大上的口号,去拯救偏远山区大量的留守儿童与家庭吧!普通人,都有教育良心的……
  • 晴空一鹤
    2025-07-21 12:23
    7楼
    任何高大上的口号,面对拯救偏远山区大量的留守儿童与家庭时,值几毛钱?这也正是大量卫星学校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
  • 晴空一鹤
    2025-07-21 12:27
    8楼
    中国农民工:这个你是老师吧?  以家乡身份写,水平不够 啊,表现的内容还是内部人啊,难怪教学水平上不去啊。
     拆与不拆不评。农村小学上学不方便了!苦了孩子与家长。
    回到原帖
    最后才说到点子上
  • hbfgh77
    2025-07-21 16:17
    9楼
    土狼:一切以卖房化库存为目的的教育就是耍流氓。回到原帖
    厉害,切中要害,这才是关键。
  • hbfgh77
    2025-07-21 16:18
    10楼
    adamxie:人口下降、师资力量不足,不能集中资源提升教学品质,撤校合并是大势所趋。

    当前农村生源持续减少,雷公庙小学近年学生数量逐年下降,现有规模难以配齐优质师资和完善教学设施,导致教学质量提升受限。
    从现实看,撤校合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能集...
    回到原帖
    想的简单,是不是又会增加家长的费用?
  • 心路
    2025-07-21 17:05
    11楼
    就如今的情况看,优化整合是大势所趋。
  • 晴空一鹤
    2025-07-21 19:07
    12楼
    如果你的孩子在山区留守,优化整合到你家孩子时,不知还会不会喊口号?不要以为什么都要立即做大做强,所有不利于民生的优化整合,不要也罢。偏远农村小学,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就学的法定保障啊
  • 石头的石
    2025-07-21 20:00
    13楼
    仔细看了材料,该作者应该是学校方面的人,不管怎样,我觉得该作者有一定的普世情怀,至少这个评论区里少见。如果反映材料属实,我说三点,不吐不快:1准备撤销该小学,关键原因是领导层的管理不善,随便找个另外的理由迅速撤除是回避责任的最高明手段。2为了做大做强,怎么还撤一所留一所,当前做法应该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3现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大约80%以上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孩子,有些家长甚至自己接送也不愿意支付昂贵的校车费。路途更远了,还要比以前更起早更贪黑,天寒了送件衣服或有其他事都要转几次车,有关方面真要慎重。
  • 石头的石
    2025-07-21 20:10
    14楼
    故意不管原因,故意不从民生角度考虑问题,盲人摸象,就别伤了吹哨人的良苦用心
  • 石头的石
    2025-07-21 20:43
    15楼
    现在的人基本都躺平了,居然还有为教育发声的,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发声,点一百个赞!!!我可以说,就我老家那群小家伙,平时大约五点刚过就起床,这下好了,估计四点多就要起床,这是哪门子事啊,而且校车费也肯定要涨几百
  • 热心的隔壁老王
    2025-07-22 00:12
    16楼
    有钱的时候,贫困山区几个孩子的希望小学也是宣传
    没钱的时候,180名学生的小学也是不堪重负

    所以,教育就是一条丁字裤,刺激欲望而已,根本遮不住啥
  • yyds20080808
    2025-07-22 07:56
    17楼
    作为关注教育发展的市民,我理解您对雷公庙小学撤并的担忧,但教育资源配置需兼顾效率与公平,现从不同视角补充几点思考:

    教育质量与资源集中化的必要性
    农村学校规模过小可能导致师资分散、课程开设不全(如音体美、科学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集中办学能优化资源配置,例如组建更专业的教师团队、共享实验室等设施,这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可能更有利。您提到的成绩下滑问题,或许正反映了小规模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上的客观困难。

    人口流动与布局调整的现实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小学生源近十年年均减少约3%,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空心校"。若雷公庙片区学龄人口持续下降,保留三个教学点可能导致财政资源低效利用(如人均教育成本过高)。适时调整布局,将节省的经费用于改善集中办学条件(如校车补贴、宿舍建设),反而可能惠及更多家庭。

    教师队伍优化的长效机制
    您提到中学本部缺编与小学超编并存,这恰恰说明需要全区统筹师资流动。按教育部"县管校聘"政策,推动教师跨校交流本就是解决结构性缺编的有效手段。超编学校教师调入缺编学校,既能缓解压力,也能促进教育均衡,并非简单的"拆东墙补西墙"。

    民生便利与长远发展的平衡
    就近入学确实重要,但需区分"物理距离近"与"教育质量近"。现代交通条件下,适度半径的集中办学(配以校车服务)与提供优质教育之间,后者可能对农村孩子长远发展更关键。可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如湖南泸溪县通过集中办学后,农村校本科上线率反升27%。

    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
    若学校撤并,闲置校舍转为养老院等社区服务设施,本质上仍是公共利益再分配。只要程序公开透明(需经正规资产处置流程),未必是"觊觎风水宝地"。相反,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可能激活当地经济,间接反哺教育。
  • 石头的石
    2025-07-22 08:41
    18楼
    若干国企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经营管理不善,这里应该不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吧。有必要了解一下那些丰富的管理不善,也许这次撤并远非传说中的高大上,说句不客气的话,大概率就是一场闹剧。
  • 石头的石
    2025-07-22 08:52
    19楼
    yyds20080808:作为关注教育发展的市民,我理解您对雷公庙小学撤并的担忧,但教育资源配置需兼顾效率与公平,现从不同视角补充几点思考:

    教育质量与资源集中化的必要性
    农村学校规模过小可能导致师资分散、课程开设不全(如音体美、科学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集中办学...
    回到原帖
    就想听听对诸多管理不善及影响的补充思考,怎么偏偏就不补充呢。
  • 晴空一鹤
    2025-07-22 09:13
    20楼
    同问,可以吗
  • 一夜之秋
    2025-07-22 14:35
    21楼
    发帖的人是内部人士吧,大概率还是一线教师。现在乡镇学校生源太少了,集中资源提升教学品质,撤校合并是大趋势,也是小镇做题家应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学生需要与时俱进、有比以前更高的要求。老师也同样如此,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的动力、更高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