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如何记住那些先烈?
小时候,我知道的先烈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的,如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虽然为他们的事迹感动,毕竟,没有经历过他们的年代,且这些烈士的时空离我们太远,似乎没有引起我的共振。工作多年后,桃源申报革命老区,我才知道桃源还是一块红色土地,出了很多革命者,他们为人民争自由,不怕牺牲,将热血洒在桃源这片热土上。我先后拜谒凭吊过的桃源红色纪念地有:浯溪河战役战场、大水田红军长征经过地、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旧址、云头山党支部旧址、桃师红军指挥部,红军码头、东街烈士牺牲地……每到一地,都首先为先烈默哀 。
11月初,有幸参加了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的“寻觅历史足迹 见证脱贫成果”活动,来到了 桃源县夷望溪镇岩巴嘴村,当地77岁老人戴胜琴向我们介绍了1950年解放军在这里剿匪遭遇土匪袭击的情况,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次遭遇土匪袭击,有15名解放军战士牺牲。
据史料介绍:1950年4月18日,驻桃源解放军479团一营二连三排八班16名战士,在副排长肖士玺的带领下,奉命赴白石铺捉拿散匪。八班战士深入腹地,在原碧云乡第八保安溪桥(现夷望溪镇岩巴嘴村)遭到郭炎、燕桂洪匪部160余名武装土匪(他们自称九路军,意思是比八路还多一条路)的袭击。16名战士在坚持战斗三个多小时,除一人脱险外,其余壮烈牺牲。
让我更震惊的是:村里老人大多记不清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场恶仗了,年轻人更是不用说,我随意问了路边一个中年人知不知道解放军在这里剿匪时牺牲了15人?他说不知道,更不用说桃源其他乡镇的人了。再看烈士牺牲地,已是一片杂草丛生地,没有任何标识。说实在的,我自认为走遍大多半桃源的山水、了解桃源很多历史典故,对这里发生的这件大事也是这次活动才知道的,感觉有点对不住烈士。
这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对待烈士的态度和革命传统教育了。虽然国家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但是,下面落实起来总感觉是一个形式,每到这一天,政府组织几个单位到烈士陵园献个花意思一下而已;虽然党建活动有红色传统教育内容,有的不惜驱车几百上千公里到延安、井冈山、十八洞,美其名曰接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真受到教育了吗?自己身边的烈士、英雄故事漠不关心,用公帑到外地就取来真经了?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常德很多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我们纪念他们,在他们牺牲地立一块碑很难吗?党建活动不用外出,就在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或者牺牲地进行,缅怀先烈,重温一下入党誓词不行吗?烈士们的事迹不应该仅仅记在县志党史资料内,应该首先让个区、县的党员干部知道了解,再就是让学生了解,进而让全社会了解。
戴胜琴老人带领我们前往烈士战斗牺牲地
手指方向就是当年的安溪。
前方水库底下就是当年的安溪,解放后修九龙水库,安溪小集市成了淹没区,最初的战斗就在小集市打响。
由于敌众我寡,解放军且战且退,向这个山坳突围,前面山坳左边为罗二岭(音),右边为荫树报(音)土匪在两侧有埋伏,撤退到这里的解放军战士大部分在山坳牺牲。
站在荫树报下烈士牺牲地,戴胜琴老人回忆起当年听到的情景。
我们的背后就是烈士牺牲地,这里杂草丛生,没有任何标识,十分荒凉。
关于这里剿匪的故事,我首先是从一家农家乐看到的。
虽然当地政府在剪市通往夷望溪镇的大路边立了一块碑,但是,距离烈士战斗牺牲地很远,且表述似乎还有误。
这些烈士的名字和事迹不应该只存在于县志党史资料内,应该广为宣传,让人们记住他们,继承先烈遗志,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