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长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论呼南高铁襄常段走向
首先,抛开宜昌、荆州的走向之争,从国家利益方面来谈一下呼南高铁的走向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USA新任上台之后的反全球化策略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战略方向将是整合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而呼南高铁的终点在南宁,翻开地图即可知道,南宁将是中国进入北部湾的又一出海口,对中国未来整合南海九段线至关重要。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极需巩固在南宁方向的力量存在,从根本上遏制和瓦解YN在未来带来的潜在风险,更进一步把YN完全整合到中国的经济版图之中。因此笔者认为呼南高铁的走向必须要考虑未来的战备因素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因素,即线路必须顺直快捷,不仅不应该绕郑州而抛弃洛阳,湖北的走向更应该选择最快最便捷的通通从荆州而过。一旦越南以及北部湾不稳定,中国必须要保障最快速,最便捷通行能力,北方的战略物资将以最快的速度运达事件热点地域,而不应该绕来绕去,毕竟战时每一分钟的效率提升都足以左右一场战争走向。这是国家利益,任何省、市、自治区以及个人的利益在国家利益面前必须让步。
近年南海争议不断,南海诸国又以越南占领我国岛屿最多,中国顾全大局,希望通过以经济手段替代领土争端,将南海利益各方,特别是越南整合到中国的经济版图之中,这更需要呼南高铁具备不绕弯的快速通行能力。战时作为战备通道,和平时作为一带一路的经济整合通道,对内还可作为三峡布防和拉动内需的快速通道。
有人认为三峡在宜昌,所以三峡的布防也应该在宜昌,那笔者想问,美国的防务核心在美国本土,为何要在中国东部沿海建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由此可知,但凡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都会考虑战略防线前移,也就是说三峡的防务布署一定不会在宜昌,一旦三峡有事,在宜昌的防守是来不及的,笔者虽然没有确切的信息掌握国家机密,但是荆州以及江汉平原腹地完全可以作为三峡防线前移的重要地区,荆州机场和宜昌机场如此之近,而荆州机场的获批无不证明着国家有战略机场的考虑因素,既然机场考虑战备的因素,高铁则更应该考虑战备因素,而荆州广袤的平原无论是战略物资的后勤供给还是潜在的军事集结,无疑是最好的地理位置,从而构起三峡的最后一道防线。
呼南铁路湖北段的走向,对于湖北一省的利益而言,无论走宜昌还是走荆州本无太大差别,湖北有"一主两副战略"不假,但也有"壮腰工程"战略,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级战略,宜昌和荆州共有,湖北省倾向于走宜昌,无非是为相关领导的个人政绩考虑,宜昌借三峡项目引入了不多国家级的项目,综合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比荆州要强,湖北省政府着力打造宜昌,在全国范围内,湖北省除了武汉还能拿得出手其它的城市,打造好宜昌,个人政绩有闪光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仅是个人利益,甚至连湖北省的一省之利益都不完全算得上,这种政治眼光其充其量仅局限于湖北一域,他日政治前途也仅限于省级范围内,但凡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应该放眼全国甚至全球战略,以更加宏大的气度和全局观来考虑湖北的铁路布局,若如此,他日个人仕途也将无可限量!
再来谈谈呼南高铁的经济效益,不说专家了,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走宜昌和荆州哪条线路更优?走荆州直线一条,走宜昌太绕。走荆州,依然可以从宜昌东始发,完全兼顾宜昌客流,宜昌北上南下没有任何影响,而走宜昌,荆州及天仙潜客流则完全无法兼顾,荆州和天仙潜不会走回头路西绕宜昌再北上和南下,况且荆州和天仙潜各站都没有始发能力,即使想到绕宜昌也是有心无力。客流方面,宜昌400多万人,荆州600多万人,这还不算天仙潜的客流,论客流荆州加天仙潜秒杀宜昌。这里笔者姑且抛开荆州宜昌的客流不细谈,而是放眼全国来看。从技术上讲,高铁拉弯,首先得考虑曲线半径,目前的规划是肯定走荆门,也就意味着不会有太长的距离给于足够的曲线半径设计,换而言之,经荆门到宜昌,高铁必须减速才能安全通行,而不仅仅是湖北省内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放到全国范围内,湖北凭什么要求南下北上的那么多省市的车都要绕行宜昌山区,每一趟就算多耽搁20分钟,这么多车,加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时间消耗,为了湖北一省之利益,让全国的列车绕行多耽搁20分钟,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真实反映着历史当事人的政治眼光、执政胸怀和功过是非,后世希望看到的呼南高铁是从呼市顺畅南下,直达两广,辐射东南亚,而不是弯弯曲曲,穿越山岭沟壑,饱受泥石流和限速的制约。湖北的铁路首先是中国的铁路,其次才是湖北的铁路亦或宜昌(荆州)的铁路,切莫人为将高铁拉弯,违背基本的科学规律,以个人利益或者单个省的利益而影响全国利益,为后世所诟病。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