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普通人:香港的路基本上是二车道为主,四车道都不多。对比香港,常德市区算是地广人稀路宽车辆少了吧!回到原帖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成本来控制私家车保有量。在香港居住过的人都知道,香港买车便宜养车贵。
私家车辆首次登记税被分成4个等级,15万元以内的车课税35%,15万元至30万元以内课税65%,30万元至50万元课税85%,50万元以上部分课税100%;一个车位动辄数百万;中环一带的办公楼停车费用按每小时数动辄二三十元;从九龙到港岛,西隧的隧道费用单次60起元(如下图);香港无铅汽油每公升零售价格15元,燃油税每公升6.06元……种种高昂的费用让绝大多数人索性放弃了买车的念头。小伙伴们不少都表示:“养车这么贵,不如坐地铁啦!”香港运输署坦承,这是有意为之,虽然相关的财政措施不受欢迎,但确实能够有效控制私家车数目。
按照运输署提供的数据来看,1999年底,香港的私家车就已达到321617部,而2009年底,这一数字为393812部,与内地动辄翻倍的增长数目相比,香港人对买车兴趣确实不及内地。领金小姐这样解释不买车的原因,“上牌照贵,油费贵,停车又不方便,还不如坐地铁啦。”
公共交通系统发达
控制私家车的同时,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香港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香港通过公共交通通勤的人数已经超过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