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升消费和就业,我市夜间经济短板该补了。
夜间经济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时到次日凌晨6时,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文化消费活动,通常包括酒吧、夜总会、演出或秀场、咖啡厅、夜市、宵夜以及夜游,还有24小时书店。无论从国外的经验,还是一线城市的现实状况看,夜间经济已然成为城市消费新动力和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点和切入点,例如广州市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1990年代常德市区以及各大县城,夜市、宵夜、路边店、娱乐室和小卖部很多营业到半夜才关门,方便了广大市民群众夜间消费,又增加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一个小摊贩养活了一家人,只是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有点不利影响。
后来,随着城管创建、拆除违建、整治“脏乱差”,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把很多特色、低价的大众夜市赶走了,取缔了。一个城市除了钢筋水泥大楼外,没有了特色,没有了个性,冷冷清清,毫无人气。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应对中美贸易冲突,提升消费和就业,我建议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发展我市夜间经济的优惠鼓励性文件,补齐短板,补贴支持,鼓励重点街区、商场、超市以及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恢复过去的特色夜市(可以划定专区和路段,管理和保洁人员实行两班制),增设夜间公交车次和夜间停车位,激发民间潜力,“点亮”夜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