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薪酬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尊敬的领导:
我是宋国红,47岁,1988年进入公交公司,是工龄30年的老员工。去年公司薪酬改革,建立一套新的薪酬制度,这
本应是一件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好事,但我个人对这套的岗位层级的设定存在很多不解,特向领导反映
一、岗位设定不公平薪酬体系的设立,首先应该是建立的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才会起到薪酬激励的作用,公司此次岗位设定了9个岗位级别,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大部分基层员工沦为最低岗位,很多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还不如新进员工的工资高,难怪人家讲"当官的涨工资,干活的没有份”典型的“官本位”思想。“行管一大堆,做事没几个,工资涨再涨,干活的最活该,事多工资少”。美其名是“现代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不把基层员工当回事;美其名“可以竞争上岗“实际上绝大多数基层老员工,年纪一大把根本就失去了竞争上岗的机会。讲透了就是员工不能比行管高的原则,工资不比贡献多少,比当官大小“的原则设置的岗位,何谈公平合理?而真正的国有企业,很多年前就设定了“管理岗和工人岗“双轨模式。其中:工人7岗工资高于管理6岗;而工人8岗工资高于管理7岗;依次原则类推,工作性质不同,但工资高取决于的是为企业的贡献大小而不是当官的大小。极大的调动了所有职工岗位积极性。部队里3级士官工资要比排长高,10级兵王待遇比将军都要高,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领导是不是该改—改,那种老朽的封建思想了?否则,公司所谓薪酬政革是“新瓶装旧酒”老套路。
建议:按岗位技能和贡献度设置薪酣等级,而不是机械
的按职务大小分配的原则。或者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工龄对老员工的岗位等级作出适度调整。
二、岗位设置不透明
此次所谓薪酬改革,貌似也征求了员工意见,但参加
都是一些“行管",基层员工参加会议很少,发表意见很难,有点"暗箱操作″。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搞法。员工感到极度不满,对公司失去了信任。何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酬改革不敢接受群众监督,不能照顾员工利益?普通员工怎么信任领导?
建议: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才是好领导,好干部既然领导的工资合理合法,公司的政策阳光向上,普惠大众
,又有什么要藏着瞒着的?
三、“五险一金"缴纳双重标准。最近,很多员工发现,单位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账面显示不是100%,有的只有80%,而领导宣称都是按100%上缴的,是否只有行管100%而普通员工不是?请领导调查一下。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辛辛苦苦上班一辈子,很多老员工即将退休,单位工资本来就不高,"五险一金"的缴纳直接影响退休工资,就这点微薄的养家糊口的钱,如果,还要搞两套标准,岂不是缺德?做为一个长期政策性亏损的企业,我们公司以及员工长期默默忍受低廉的工资待遇,为城市建设作出不可缺少的贡献,也没有分享到所谓“改革开放的红利”。如果连退休工资都低于常德市社保平均工资水平,领导的心不会痛。
建议:高度重视。彻底盘点员工的“五险一金”,提高五险
一金”缴费标准,给员工一个合理解释,稳定员工情绪。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我是公司老员工,公司是我家,也是
我的衣食父母,我对公司也充满了感恩,希望我们公司,能够通过薪酬改革,得到发展壮大,我的建议中也许有很多不正确、偏激的说法,但“爱之深。恨之切”也是出于对公交公司的热切关注;出于对自身和大部分员工利益的关注,希望领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