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当”与“户对”
中国古代“门当户对”只有一个含义,就是男婚女嫁时两家人家财富地位相当,没有别的含义。建筑上从来没有“门当户对”一说。门簪是用来搁门匾的,当然看门匾也可以看出户主人的家世地位。所有的大门,宫殿、寺庙、祠堂、书院、会馆等等,甚至陵墓建筑都有门簪,和家世婚姻没有任何关系。“门当户对”现在的说法是近年来旅游发展的产物,这是导游们编出来的。
(湖南大学建筑学教授 柳肃)
以下是大部分人对门当户对的误解:
门当,是汉族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门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十分森严。建筑学上为“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户对,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顶部,起到装饰门框的构件,通常成对出现。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等等。“门当”,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官宦之家,其余商贾想要有门当,也可,但必须是方形。官宦家里,宅内庭院大门也可用方形。
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