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3013回复:1

[草根书写历史]常德方言词语趣探(2)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4-08-04 21:00扫一扫,手机看帖
:普通话读音chè,声调去声;常德方言读音ché,声调处于阳平与上声之间。古韵书《正韵》的注音为“敕列切”,读音同彻字,常德方言与之声调略有差异。南宋字书《六书故》有一句话:“瘛瘲,谓小儿风惊,乍掣乍纵。掣,搐也。”说的是小儿惊风发病的时候,病儿一阵紧一阵松地抽搐,指出掣字的意思是动、抽动、抽搐;还有的古书进一步解释掣字的特点是“动而痛”;这是抽筋的典型症状。
在现代普通话中,掣字没有单音用法,只有风驰电掣、掣肘等几个组词,意思为疾动、牵动。而在常德方言中,掣字却大多是单音单用,沿用了古代多用单音词的语言习惯,涵义要比普通话丰富得多。例如:“小伢发高烧抽筋,手脚缩到一坨,一掣一掣的,好遭孽。”这里掣的意思是抽搐;“晚上睡觉做了个梦,好像被么得东西压着了,我使劲掣,硬是掣不动。”这里掣的意思是活动;“他瘦弱的身板背的背篓码得像小山,弓着背在上山的小路上一步一步地往上掣。”这里掣的意思是费力地攀登;“那匹马过河不小心被淤泥陷住了,使劲掣了几把才掣出来。”这里掣的意思是挣扎;“这头野猪中枪快死了,你看,四条腿正在一蹬一蹬地掣命呐!”这里掣的意思是抽动、挣命。
:《新华字典》对“抻”字的诠释为“扯、拉”,但在常德方言里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常德人自古说“伸”字多半用“抻”,从《集韵》可知,抻字的古语义与伸字相同,注音为“痴邻切”,切出来的读音与嗔字同音,写成拼音为chēn,就是常德方言的读音。例如:“把手抻出来,不要老缩在袖子里。”“坐好,把腰抻直,小心弯成驼子呐!”“打呵欠、抻懒腰。”“颈项抻起好长。”“使劲一拉,把弹簧都拉得抻直了。”等等,这些用法都与伸字相同。不过细究起来还是有点细微的区别,主要的是“伸”的动作不怎么用力,而“抻”的动作力道要求就比较大。
抻字在常德方言中还有引申义,如:“事情办抻妥了”,抻在这里引申为顺利,抻妥意为顺利办妥;“衣服穿得抻抻妥妥”“床上铺得抻抻妥妥”,抻在这里引申为平顺,抻抻妥妥意为平顺妥帖。
:捵字在《新华字典》里是作为“抻”字的异体字存在的,而常德方言则依据捵字的古音义独立使用。捵字的古音,根据《集韵》的注音“丑忍切”,切出来的读音是chěn,与沉字读音差不多,声调为上声,正是常德方言区通行的读音。捵字的古义,《集韵》释为“手伸物也”,意思是“把手伸到物体上”。分析“抻”字的时候我说过,伸的动作不需要怎么用力,所以这里有“轻轻按住”的意思。这个语义在常德方言中很常用,如:“起风了,把桌子上的纸捵着,免得吹跑了。”“你今天把个肚子捵着,是不是不舒服?”“到布告栏里贴《通知》,要记得捵紧,莫像上回那样,人一转身就掉了。”
捵在常德方言中有时语义稍有延伸,在某些语境下添加了力道,如农村杀猪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忙用力把猪腿按住,叫做“捵腿”。后来有人推而广之,把其他情况的从旁协助都说成了“捵腿”,更显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你舅舅那边修屋,这两天正缺人手,你还不快点过去帮着捵腿去!”
方言读音chěn,和前面的捵字同音。夏天,有两父子喝自家煮的冰镇绿豆汤解暑。儿子喝着喝着突然停下来叫道:“哎哟,轫(读ŋěn,被硬物顶着)到牙齿了!绿豆汤里混进了小岩头……”父亲停下来紧张地看着他。儿子从嘴里理出一颗圆圆的绿色东西,拿在手里惊讶地说:“咦,怎么像一粒绿豆?煮了的绿豆怎么还硬邦邦的?”父亲接过去一看笑了,告诉儿子说:“喔,这是一粒碜豆。碜豆是煮不烂、蒸不熟的。”他拿把锤子把碜豆锤破给儿子看,说:“其余的绿豆都煮得稀巴烂了,只有它还是生的。你闻闻,还有生绿豆气味。”碜豆在绿豆中常可不经意间遇见,而在黄豆、蚕豆等其他豆类中极少见,而且从外表根本不能认出,只有蒸煮过后才能发现。碜豆的这种特性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碜,《集韵》的注音为“楚锦切”,读“参(参差)”字的上声,和常德方言的读音相同。语义是“物杂沙(食物里面混杂的砂石)也。”《新华字典》也是这样诠释的。方言词“碜豆”沿用的是“碜”字的比喻义,指那些蒸煮不烂、像混杂的砂石一样硬的豆粒。
:凡是建造木牌坊,前后都设计有斜柱,以提高稳固性;旧时的木构瓦房,年久失修倾斜了,就加几根斜柱顶着,以免倒塌;垂直的护坡或围墙,发现倾斜也要用斜木棒或水泥杆支撑。这些斜柱都叫牚,常德方言读音chéng,与秤字的方言读音相同。
这个字的使用已经很古了,《广韵》的注音是“他孟切”,切出来的读音为chèng,与秤字的普通话读音相同,常德方言与之只有声调之别;语义是“邪(斜)柱”、“支柱”,正是常德方言使用的语义。在常德方言中,牚字不仅是名词“斜柱”、“支柱”,还可以用作动词“支撑”。如:“这棵树今年结的果子特多,枝干都压歪了,要找几根粗棍子把它牚起。”“我们团队能坚持到现在,就是靠他们几个骨干牚起的。”
此外,常德本地还有一种工具性的剪刀牚。以前建房多是木构瓦房,都是先由木匠做好需用的柱子、穿枋、骑筒、挑枋、横梁、挂枋、扯枋和檩椽,组装出全部屋架构件,然后选取黄道吉日,一鼓作气完成整座房子骨架的立体组装。木房子的骨架组装,又叫立屋,顺序是先把屋架构件一榀一榀地立在事先排布好的柱础上,再用横向的各种枋和梁把所有的屋架构件连接成一个立体整体。立屋的高潮是上主梁。主梁摆在在建的堂屋中间,被尊称为“掌墨师傅”的首席木匠已经亲自在梁上画好了龙凤、符箓、写了字,赋予了吉祥万年的象征,亲友们送祝福的一段段红布随即挂在了主梁上。随着掌墨师傅的吟唱,两位得力徒弟抬起主梁,沿架在左右中柱上的两架长梯,一步一停地爬上屋架最高处,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把红布飘飘的主梁安装在屋架的中柱顶上。当然,根据各个小地域的乡风,还有不同的小节目插在上梁仪式中,无非是祈福求安、吉庆喜乐之类。立屋这天,主家贺客盈门,要大排筵席庆祝一番。立好了屋,随后还有上檩、钉椽、盖瓦,装板、安窗、上门等一系列配套工作,还得好一向忙呐!在立屋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剪刀牚。屋架一般叫缝架,山里叫排扇,中柱、檐柱、骑筒、穿枋、挑枋等所有的构件都组合在一个平面上,立起来以后要用两根木柱斜向相交夹在屋架的中柱两边,支撑住屋架以免倾倒,直到整座房子的各个部件都扣定、闩住、楔稳以后才能松开。因为两根斜柱像剪刀那样交叉着力,所以叫做剪刀牚。
:摛在常德是个生活用词,《唐韵》给摛字的注音是“丑知切”,切出来读chī,和蚩字同音;《说文解字》的注释是“舒也”,“舒”在这里是本义,就是舒展、伸、伸出的意思。常德方言完美地继承了这个字的古音和古义。如:“把手摛到盒子里摸,摸出一个红球,中奖了!”“同学们课间休息都要走出教室适当活动活动,但不能摛手动脚、追赶打闹。”“够不到,把篙子还摛过来点!”“他把手从窗户口摛出去向楼下的人打招呼。”都是伸、伸出的意思。
另外,如果有人说“叫你顺路把一包化肥带回去,就会摛出骨头来呀?”或者“给我帮个小忙,就摛出骨头来哒吧?”这样的话,其实际意思是“顺路带东西或者帮个小忙并不费力,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因为“摛出骨头”是个地方俗语,字面意思指受伤严重,断裂的骨头刺穿肌肤露了出来。摛在这里的引申义是“出露”,属于“不死也要脱层皮”的严重情况,寓意为“重大损失”。
“落了一向雨,这路上尽是稀泥糊,在上头走溜得很,我一路走来前摏后仰的,几次差点点栽跟头呐!”这句里的摏是冲的意思。“那人力大无穷,他只推了我一把,我就他被摏起好远!”这句里的摏是撞的意思。摏,常德方言读音chǒng,与宠字同音。《唐韵》等韵书的注音为“书容切”,读音同舂字;语义是“冲也、撞也、捣也”。常德方言的音义与古音义基本相合。
另外,人困倦了,常常在坐着或站着的时候进入半睡眠状态,书面语称为打盹,北方人说是打瞌睡,常德人却说是摏瞌睡。瞌睡两个字本身就是打盹,北方人加个“打”字显得有些繁复,常德方言加这个“摏”字应是说打盹的状态。站着打盹,容易失重心,人就东倒西歪,左偏半步、右冲一步,弄不好还会撞着什么;坐着打盹,就低垂着头,往前一捣一捣的,不就是“冲也、撞也、捣也”嘛!常德方言的摏字把打盹的状态描摹得非常形象,比北方说的“打瞌睡”要生动多了。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xcd001
论坛网神
论坛网神
1楼#
发布于:2024-08-06 12:41
地方文化自信!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