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万能的朋友圈/将失散22年的亲情/重新点燃……”8月1日晚,常德市民陈雪琴写了一首题为《失联的亲情重新点燃》的小诗,纪念老同事李春林找到失联22年的舅舅陈先生。而陈雪琴正是李春林与舅舅重逢的“搭桥人”。 7月27日上午,正在上班的陈雪琴接到她在安乡棉纺厂工作时的同事李春林的视频电话,请她帮忙寻找失联多年的舅舅。 ![]() 陈雪琴(右)与李春林。 1998年安乡发生特大洪灾,居住在安乡县城的李春林一家便去了四川谋生。李春林长年在外打拼,号码多次更换,又疏于与家乡的亲人联系,等她再打舅舅的电话时,发现已经变成了空号,从此两家人失联。李春林曾多次托在常德工作的朋友打听舅舅的消息,都没有结果。 李春林的舅舅陈先生,如今已年过八旬,曾经在原常德地委、行署等单位工作过。陈雪琴立即将陈先生的基本信息发给了几位“消息灵通”的朋友,却没有收到期盼之中的好消息。焦急之中,陈雪琴想到自己的丈夫徐先生在市委老干部局有朋友,或许能够帮得上忙。徐先生深知妻子热心助人的性格,也立即加入到“寻人”的行列。市委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故事,立即行动,在80岁左右离退休老干部的名单中寻找陈先生。不一会儿,陈先生的名字找到了,但信息栏中只登记着原退休单位的电话号码,没有陈先生本人的联系方式。 陈雪琴拨通了陈先生原退休单位的电话,被工作人员热情地“指引”到该单位退管办。退管办负责人核实了陈雪琴的工作单位和身份后,将陈先生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她。 “这时候我有九成把握了,这位陈先生就是春林姐的舅舅。”陈先生的电话即将接通时,陈雪琴激动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电话中她亲切地询问陈先生是不是有一个名叫李春林的外甥女。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告诉陈先生,李春林找了他很多年,等会儿会给他打电话过来。 找到舅舅之后的这几天里,李春林每天都和舅舅舅妈视频聊天。舅舅舅妈也曾去安乡县城找过她,因为她以前居住的地方拆迁,只好作罢。8月1日晚上,李春林高兴地和陈雪琴说,她和家人商量好了,“十一”国庆小长假来看望舅舅舅妈,也要面谢这几位帮她寻亲的“常德好人”。 |
|
1楼#
发布于:2020-08-04 09:44
![]() |
|
3楼#
发布于:2020-08-04 18:31
这种情况,“感人”何来?除非故意为了像上“寻情记”那样。原因是这一二十年,这么重要的亲戚,怎么会弄丢联系啊!不可理解。
|
|
7楼#
发布于:2020-08-06 05:08
找人本人来都没来,找到后也只是视频电话,还要10月来看,可见也并没有那么迫切找人嘛
|
|
8楼#
发布于:2020-08-10 16:29
|
|
9楼#
发布于:2020-08-10 16:35
|
|
10楼#
发布于:2020-08-10 16:38
|
|
11楼#
发布于:2020-08-10 19:02
|
|
12楼#
发布于:2020-08-11 08: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