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故事前先说说今天早上我遇到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天早上上班,开车延武陵大道行驶至穿紫河附近时,遇到一辆橘黄色的大众POLO车,当时这个车车速缓慢,本来也无伤大雅,可是呢去一直压线行驶,没有打转向灯却一直似乎想向右边并道,犹豫不决的样子。我本以为是个新手女司机呢,瞅到一个机会超车了,超车时顺便看了一眼,原来是个大汉啊!单手握着方向盘,单手托腮靠在左窗上似乎有点忧郁的看着窗外(不是目视前方)超车的一刹那也没细看,不知道各位大神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作何感想?欢迎讨论。
先说第一个故事摘录于我听的罗胖的一篇文章: 现在我们都长说“无奸不商”。让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奸商”,是说商人机关算尽。 但是你知不是道,其实“无奸不商”的这个奸字,最早不是汉奸的奸,而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尖。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话说:古时候,有两种商,一种是官商,卖米给你,装满了斗,拿一块板一刮,上面平平的。 但还有一种是私商,就是民营企业,他们卖米,要在上面堆出一个尖儿来,显得是多给了一点儿,所以叫“尖商”。而“无尖不商”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超出客户预期多给点价值,你就不是个商人,这是个褒义。后来才演化成汉奸的奸,变成了贬义。 但是你看语法还是有问题的,如果真是说商人都奸,那应该是“无商不奸”才对嘛。 不过,这个词还真是说出了商业的真理,商业不只是价值交换要公平。 商人的天职是要做价值创造,超出预期给客户价值,那才是商人的本分啊。 这是个很有趣的文章,里面可悟的道理也有很多,我也没有文采一一道来。下面我继续说第二个故事。 南宋有个著名诗人叫“陆游”,他有诗里面写“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好像很正常吧。 但是,你要是细算时间,中原王朝把天山、轮台这些地方丢了,距离陆游生活的年代已经有400多年了。 400年,都没有耽误陆游天天想着怎么恢复故土,收复失地。 但是对比一想,你看,英国把北美殖民地丢了,距今也不过200年,今天还会有一个英国绅士天天想着收复失地吗? 不会嘛,因为他们没有中国文化那么强的纽带。 而陆游一生没有到过北方,但是居然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句,他没有见过铁马,也没有见过冰河,全凭文字传承和他自己的想象,就足以魂牵梦绕。 你看,这文化传承的力量是不是很强大? 两个小故事说完,每个人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哲理。但我只想通过这两个故事告诉我可爱而敬爱的故乡人,故乡的领导,文化传承的力量真的是十分强大的,他可以让“无尖不商”变成“无尖不商”,也可以让一个相距万水千山的学者感悟到军旅的铁马金戈,让一个铁血汉子400年仍不忘那份情。 所以我还是希望政府能就有些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能够及时快速的给出答复,同时也对广大乡里乡亲说一句,一个地方的素质文明,风土人情,地方特色最主要还是在于我们本身,就像我最开始说的那个小事一样,不能把所有事都推给政府,这些小事繁而多,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觉的,打造一个完美常德需要我们每个人和政府共同努力的。 还可以说很多,但是不想老生常谈了,欢迎大家共同谈论,传播。共同打造更好的常德。 |
|
4楼#
发布于:2018-06-19 15:07
每个人要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但是这不能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借口。为什么不能提倡二者并行呢!
|
|
6楼#
发布于:2018-06-19 17:27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要规范自身行为,不因随大流而变成“奸商”;政府要规范社会秩序,不让老实人因为“奸商”的排挤而难以生存。
|
|
7楼#
发布于:2018-06-19 2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