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陪外地亲友逛了逛桃花源古镇,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还是服务人员比游客多!
不清楚古镇管理方是怎么看待现如今的尴尬局面,只是觉得这么大笔的资金投进去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不是专家说不出大道理,只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去想可以怎么办,不管是否可行,诸位权当笑谈吧 个人认为,别再把桃花源古镇当成常德的桃花源古镇,要当成中国的桃花源古镇来运营。中国的古镇多的去了,搞出名堂的多半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历史特色。而我们常德的桃花源古镇除了一篇陶老爷子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或者常德)在古代就没什么牛哄哄的历史、文化印迹!除了桃花盛开的时候,平时谁能记得起桃花源?现在的处境更尴尬,全国有七八个桃花源,天天炒作归属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酉阳桃花源就摆在那里,人家舍得花钱宣传,名气就是比我们大!就算焦点访谈出面发话桃花源古镇在常德,游客不买账,你又能奈何? 古镇管理方是不是可以放开眼光,不要局限常德一地和桃花盛开一时,既然桃花源是个飘渺虚无的“世外仙境”,谁也不知道该是个什么样子,那么不妨就做成个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实景展示,搞一场历史的重现? 1、既然是古镇就得有个古镇的样子,除了仿古建筑,是不是可以考虑里面的工作人员(包括保安、保洁和商户人员)要求必须穿古装。打个比方,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换一个朝代的服饰,从秦汉到明清,一个月换一次装束,然后冠名“秦月大赏”、“汉月大赏”、“唐月大赏”、“清月大赏”之类的宣传。游客见到的就是满街面古装打扮的男男女女,仅仅看着就稀罕,比那些少数民族服装看着有意思得多!如果店家在来几句“客官里面请”,“客官请上座”就更来劲了。试想我们去外地旅游,哪个不对奇装异服驻足观看?看看外地景区那些试穿民族服饰拍照点的火爆程度,个人觉得可能会有人气些。如果在景区入口开设朝代服装租赁,游客自愿穿戴当月朝代服装进景区,所有消费打5折,估计客流直接可以拍古装电影电视剧了,群演都不用找。 2、去过北京簋街的都知道,一条街集中全国各地知名餐饮名店,全国任何一个省份的特色美食都可以找到。古镇管理方是不是可以邀请全国各省的餐饮名店过来开分号,前三年直接免房租并提供工作人员免费住宿安排。反正现在古镇的冷清局面也收不到什么租金,与其空置房子被游客嫌弃坏了口碑,还不如赌上一把。因为现在是个吃货横行的时代,公司宴请,家人宴请、朋友宴请多得是,老百姓或游客吃个新鲜尝个稀罕。不说别的地方,就拿本地的河街和德国小镇来说,有吃有喝的地方永远比冷冰冰的房子更具吸引力。再回头想想,前几年步行街搞的全国名优特产小吃集会的盛况,比现在古镇除了擂茶就是姜糖的小店铺有杀伤力得多。还有古镇现存的那些卖“义务小商品”的小店能关闭就关闭吧,谁愿意跑上几十里路去买地摊货?而且价格比自家楼下的还高??管理方哪怕退钱也要吸引优质客商入驻,腾笼换鸟,提质换代,长痛真的不如短痛。 3、除了吃喝,更重要的是重现当年的社会原貌,例如每天在大街上演什么县官断案、状元游街,抛绣球招郎、新人坐花轿,祭天祭祖唱大戏,甚至秋后问斩什么的,就像北京庙会、天津戏园子一样,别管是不是我们常德本地的乡土文化,也不管是不是汉族的特色民俗,只要不是洋鬼子的买卖,统统拿来换着花样演出就是了。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多如牛毛,选择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演绎就行,例如“清月大赏”那个月,我们可以借鉴乾隆游江南、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和辛亥革命之类的事件,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康熙,乾隆、或者孙中山、慈溪太后加上一帮随从人员等历史人物演绎历史,游客自然有兴趣观看。因为游客旅游看的是一个新鲜,图的是一个热闹,只要满足设定朝代的人物历史,张飞打岳飞都没问题。一句话,把桃花源古镇建成“锦绣中华大景观”“民俗表演大观园”就行。 提醒一句,千万不要搭设现代固定舞台,那是上世纪的老土布局,一是不好看中不中西不西的,放在古建筑群里不伦不类,而是固定舞台容易引发围观,造成拥堵。现在需要演员满街走,骑马坐轿都行,包括古镇运河都要小船终日游,这样游客就能随时随地看得到。 4、除了这些,管理方需要狠下心大手笔扩大宣传力度。央视播出的湖南旅游宣传片都没有常德一个镜头,现在做旅游,没有名气就没有客源。宣传这个东西没有诀窍,先别管什么艺术什么情怀了,那就是扯淡,一句话——使劲砸钱就是了!实在舍不得,画大饼总会吧?放一个卫星,先吸引住眼球再说,至于奖励嘛,暗箱操作你比我们老百姓更精通。打个比方,央视或者湖南卫视悬赏1000万,举办全球桃花源微电影大赛,买断优酷腾讯视频一周,搞个全国大汇演,个人估计至少有几百支摄制组会跑来古镇,加上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几百台摄像机几千人穿着各种服饰在古镇晃悠,搞得比横店还拉风,这人气不就来了吗?几百部影片一上映,不管看的人有多少,宣传不就出去了吗?如果再搞个牛哄哄的颁奖晚会(参照好莱坞),铺上红地毯,请上几个大腕,再搞场现场直播,颁发什么最佳男主角、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之类的,高潮不就来了吗?如果可行,一届做完再做一届,连续办3届,如果能学着长沙“金鹰节”的套路搞成微电影圈内的“桃花节”则大事可成矣,未来的“大唐司马城”不就预热了市场吗? |
|
5楼#
发布于:2018-06-07 14:43
为常德旅游业你算是费了一番心思,别的不说,常德桃花源造景如何不知道,宣传确实冒搞起来
|
|
6楼#
发布于:2018-06-07 15:47
|
|
7楼#
发布于:2018-06-07 15:54
景点敢免费才是王道!进古镇虽免费,但偏居一隅没有景点人流量支撑,它不过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房地产项目。
人流量才是促使一个景点成长的关键。无论不敢免费、不能免费的理由有多少,你要人来总得有两把刷子,不能总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学,实在没刷子就不妨先免费了再说。万一哪天别人又免费在前头了,咱们又跟着跪添?互联网行业那年突然窜出的免费360直接就干趴了瑞星、江民和金山等一众杀软企业,360直到现在也活得比他们滋润,这真的没有参考性? 只要人来,消费远不只那点门票钱,像现在这样关起门逮一个宰一个搞门票经济,想火真的很难。 另附图参考: 图片:20180607154306.png ![]() |
|
8楼#
发布于:2018-06-07 17:50
确实动了一番脑筋,看到第一个建议,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发现如果真的是那个景象,我这个去了桃花源N次的老常德人都会忍不住想再去,确实不错!
|
|
9楼#
发布于:2018-06-07 18:31
这个建议很好,不顶不行,希望管理运营方看到,并能认真吸取这里面的经验,看得出,楼主也是非常希望桃花源的人气越来越好。
|
|
10楼#
发布于:2018-06-07 19:00
何
凤凰08年去过一回,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里面每天的游客那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带着团队举着小旗帜的导游,照相想取个完整的单人镜头那是很难很难,里面的商家生意也红火着不得了,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日进几斗金,自从收费后听说那是一落千丈,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去年去过二次,我的天,惨不忍睹,游客稀稀拉拉,门面都是写着转让和关门状态,我想拍板的那位决策层会蠢死,当然了,现在的凤凰哪怕一个游客都没有,工资奖金还是不会少一分的,照拿不误。 |
|
12楼#
发布于:2018-06-08 08:10
桃花源从桃源划出来另立,不知利弊如何,反正离开了桃源,现在的桃花源就不是那么回事,现在桃花源,桃源一带旅游资源要整合。从桃源县城出发,溯沅水而上,三十里水路,一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或驾小舟,或坐快艇,放形于山水之中岂不是快事?可现在桃源的船到不了桃花源,桃花源的快艇也到不了桃源,只怕难以整合。再,桃源“磨刀崖”突立沅水河边,桃源县城,去桃花源旱路水路的必经之处,如果有识之士在此设一“蹦极”乐园,长沙、常德游客也会乐此不疲。有关部门多动脑子啊!
|
|
13楼#
发布于:2018-06-08 08:36
投了以亿为单位的真金白银,某公司垫付来建,政府买账收场,老百姓买单,某些人赚的盆满钵满,实际运营如何似乎不重要。
|
|
14楼#
发布于:2018-06-08 10:02
关键是要理顺关系,政府管政府的事,企业管企业的事,各自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政府搞得像公司,公司搞得像政府。
|
|
15楼#
发布于:2018-06-08 10:03
楼主的建议是好, 历来也有不少好建议,可真正的采纳和变革完全看不到。如果起初定位就不要门票,先争取人流再配套后续建设,也许不是现在这样。可惜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正如今年春节景区管理应对各种不足一样,连管理方都不觉得会有多少游客。。。。
|
|
16楼#
发布于:2018-06-08 13:27
全国的新修“古镇”,一片衰落,桃花源赶他们的“黑屁股”,又没有特色,更没人去了。
|
|
17楼#
发布于:2018-06-11 15:49
13907428128 网友:
您好! 真诚感谢您提的好建议,已经将您的留言整理后进行了呈阅,并转给桃花源古镇公司。 再次感谢您对桃花源的关注和关心!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热线 |
|
|
18楼#
发布于:2018-06-11 17:49
|
|
19楼#
发布于:2018-06-11 17:52
|
|
20楼#
发布于:2018-06-12 0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