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湖南”最美摄影图片征集评选活动,常德参选作品《孤峰夕照》是一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实景已无法再现的摄影佳作,欢迎大家品鉴关注或给予投票支持。本人不知作者是谁,且代表作者感谢大家。如不介意,希望能代表大多数人感谢这位作者为我们记录下了常德美景。
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投票页面:
图片:孤峰夕照.jpg ![]() -------------------------------------------------------------------- ![]() 孤峰岭能承载起新塔的高度吗? 作者:朱长顺 为什么增高了的新塔反而破坏了德山的美呢?这就是因为它与孤峰岭的高度比例失调,违反了审美学上的“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率”的比值约为1∶0.618。这个比值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值,最能引起人的美感、最具有神奇魅力。在建筑、环境、生态、人文的布局上,若是违背了这个比值,就会失之协调,大伤其美。原塔之所以能与德山水乳*交融,富于空灵美、意境美,就是因为它接近了“黄金分割率”的比值。即:山体高度52米ד黄金分割率”0.618= 32.14米。 按照“黄金分割率”的法则,新塔的高度超出了最佳比值的26.86米,属于明显超高和严重超高。 此外,再从新塔本身的层级高度来说,由于其总高为59米,而层级却只有七级,这就导致了每一层级的高度至少达到了8米。试问:一座宝塔的层级需要有这么高吗?由此形成的层与层之间的巨大落差,符合我们滨湖地区的审美习惯吗?由此形成的层与层之间的巨大落差,会不会带给人一种突然下坠的失重感? 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还不晚,倘在新塔落成之后才发现它严重超高,破坏了德山的整体美,那就铸成大错,改之晚矣了!一旦大错难改,它就成了长久横亘在全体常德人心中的一块巨石和难以承受之重了。由此引发的声*讨浪潮,将会更加地汹涌澎湃。 接下来的问题是:新塔的高度是由谁确定的?是依据什么法则确定的?为什么要在海拔很低的山体上建造一座严重超高的宝塔?为什么会选择59米,而不是58、60或57、61米?59这个数字里面包含了怎样的玄机? [月色清柔于2018-06-02 14:09编辑了帖子]
|
|
1楼#
发布于:2018-06-03 12:24
帖内置顶 – – 2018-06-03 13:15
确如楼主所言,“常德参选作品《孤峰夕照》是一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实景已无法再现的摄影佳作!”为了使其名闻遐迩,万世流传,请常德网友踊跃投票。每个手机号每天可投一次。
|
|
3楼#
发布于:2018-06-02 20:28
孤峰岭能承载起新塔的高度吗?
http://bbs.changde.gov.cn/read-816557 楼主引用的这个帖子? ![]() |
|
5楼#
发布于:2018-06-02 22:10
德参选作品《孤峰夕照》是一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实景已无法再现的摄影佳作,欢迎大家品鉴关注或给予投票支持。
|
|
9楼#
发布于:2018-06-03 07:37
越是面子工程,越要听证,不能从心所欲。因为不是你家后花园。
![]() |
|
10楼#
发布于:2018-06-03 12:24
确如楼主所言,“常德参选作品《孤峰夕照》是一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实景已无法再现的摄影佳作!”为了使其名闻遐迩,万世流传,请常德网友踊跃投票。每个手机号每天可投一次。
|
|
11楼#
发布于:2018-06-03 13:40
|
|
12楼#
发布于:2018-06-03 13:45
|
|
13楼#
发布于:2018-06-03 13:56
在海拔高度只有52米的孤峰岭上建一座59米高的新“孤峰塔”,确实破坏了孤峰岭景观的协调性,弄巧成拙。另外,被拆除的孤峰塔建于1988年,是当时举全市之力的精品重点工程,质量特别好,造型非常美,强制拆除太可惜了。
|
|
17楼#
发布于:2018-06-04 11:00
今天再次投了一票。很遗憾,总数还只有38票。请常德网友积极跟上,每天可投一票。
|
|
18楼#
发布于:2018-06-05 08: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