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春节放假,到津市看望95岁残疾维权残疾老人,幸好红光村去年通了水泥路,比以前好走多了,来到老人家,女婿因为有严重糖尿病,卧床休息,70岁女儿在忙里忙外,给老母亲准备晚饭,以前非常乐观的二女儿也面露难色了,因为自己已经70岁了,一只眼睛已经完全瞎了,要照顾2位老人,还要栽种7亩左右田与地,虽然有儿子帮忙,但是儿子普通农民。一个农民需要照顾9个人压力太大了,能减轻一下负担就尽量自己做。另外2个近70岁的妹妹会常常帮忙照顾母亲,因为也在外务工,2个妹妹不能固定时间,还是诸多不便。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病倒了。
当我们提议为老人争取低保和政府补贴时,老人都是坚决反对,她说"自己吃住是没有问题的,比我们穷的人,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并不需要给国,家添麻烦,我们只要我父亲在澧县供销社工作了31年,他的工资是我们应该要的,我只要争取这个必须给的,这是对他工作的尊重(供销社也收走了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家人都不予追究),可能会改善下现在的情况,因为钱也不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现在母亲眼睛全瞎了,双耳也全部失聪了,以前还可以自己摸着去上厕所,现在经常摔倒在地了,等我发现再扶起来,我担心如果我没有发现,母亲就很危险,儿子一个人要养9个人,也是近50岁的老人了,如果把全部压力给他,会把家中唯一一个劳力压垮,所有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了,因为我年纪也大了,有时候力不从心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匆匆离别后回到家,随着我们国,家平均寿命增加,这种农村老人养老困难的情况日益严重,上文中的老人95岁,全家全是农民,农村是养儿养老观念,这老人又没有儿子,但是3个女儿还算孝顺,为其养老,但是女儿年纪又大了,自己也需要自己的子女养老了,这个时候矛盾就出来了,当然,基本的生活,吃住应该没有问题,毕竟国,家给高龄老人有几十元到100多的补贴,但是如果老人病倒需要人照顾时,这时就是灭顶之灾了,以这家情况,外孙辈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或许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配偶的爷爷奶奶,配偶的外公外婆,自己的外公外婆,自己的孙子孙女,即使有心也是无力去做的很周全了。具体情况见:http://bbs.changde.gov.cn/read-798555 这种心情我很理解,因为我们再外务工的人,有时自己的母亲病了,我都是请朋友同学,到医院排队,托人接到医院,有很多独生子女面对4个或者8个老人时,那如果面对这么多需要照顾的人,都会焦头乱额,心力憔悴。 这位95老人,家中的人还在尽力维护这个家的平衡,但是也希望单位把工资给齐改善家中生活条件,我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件事情,我想即使这家人处理了,我相信还有更多的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会遇到这种情况。 个人觉得每个生命来到世间,都值得尊重,不在于年纪是年幼与年老, 我想这个社会应该有更多的是心地善良的有志之士,大家可以想办法。不能说解决,但是可以改善, 比如大家有共同志向的人士团结一起,大家可以呼吁大家做出力所能及的,针对困难老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社会上有很多帮助困难儿童的社团组织,但是针对老人的还是比较少,如果有人愿意一起努力,请加我微信:jingcheng3c,请注明来意,大家一起努力吧, 图片:95岁老人.jpg ![]() |
|
1楼#
发布于:2018-03-02 15:52
帖内置顶 – 津市市长热线 – 2018-03-02 15:52
市民朋友: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也对当地政府没有提出具体诉求,如有具体诉求请具体说明。养老及关爱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的大“命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养老首先是子女、孙、外孙的责任、义务,如有困难政府会按政策给予帮扶。对于社会层面的帮扶,津市市白衣镇也一直在努力,成立并邀请了志愿者团体进行志愿服务。2017年组织了孝老、敬老的主题活动,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爱老年人,提高全民意识,津市市白衣镇会更加重视老年工作,让全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津市市白衣镇 |
|
5楼#
发布于:2018-02-24 11:45
这个?
50岁的人还不算什么老人! 50干活正常 本人父亲年满70,天天要下地! (并非本人不孝);父亲幸苦一辈子了,就是闲不住,没办法. |
|
7楼#
发布于:2018-02-24 15:20
中国农民工:这个?请不要曲解意思,文中的50岁,70岁,都是在工作的,文中95岁的老人去年也在摸索这干活。你父亲干活是因为一辈子劳动惯了,而且身体好,所以干活打发时间,我们农村也有90岁还在种田的,并不奇怪。 而文中的70岁老人与95岁老人,分别是一级残废与二级残废,后辈也劝其不要干活了,而他们也是劳动习惯了要干活。 并不是老人干活后代就不孝顺,也并不是老人不干活晚辈就是孝顺了。这个没有因果关系。我们是描述此户人家的现状,如果单位能把工资给其,老人也许不需要这样累,可以休息下,当然劳动与不劳动与澧县供销社给其工资没有直接关系。即使老人家富甲一方,该得的劳动报酬还是应该给。 |
|
8楼#
发布于:2018-02-24 15:27
|
|
10楼#
发布于:2018-02-24 21:59
|
|
11楼#
发布于:2018-02-25 09:52
|
|
12楼#
发布于:2018-02-25 09:55
|
|
13楼#
发布于:2018-02-25 17:51
中国农民工:工资该要的要要回!我没评这事,你要是有证据,建议你告上法庭好些,天天在这里说1乭次好像效果不大。回到原帖只能保留上法庭的权利。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要打官司。不知道要这么多部门干吗。很多家庭情况是没有打官司的条件的。如果有,这个投诉平台也就没有这么火热了。另外虽然农村80到90岁岁干活的很多,我也认识很多,但是50多岁的人我觉得也不为过,此文中的老人外孙与外孙女早几年都有了孙辈。因为不能称为青年吧,在城市可以成为中年也行吧。在农村当爷爷奶奶的人称作老人应该没有问题。我这里强调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情、说出也是希望相关单位体谅此户人家难处,尽量解决问题。不是以此为维权的理由,也不是和谁抬杠。而此时拖了5年,老人95岁了,对老人本人其实也没有太大作用。但是只要相关部门重视了,说明相关单位重视民生问题,对其他老百姓也是好事。 |
|
14楼#
发布于:2018-02-25 17:56
|
|
15楼#
发布于:2018-02-25 21:51
有法庭不走,几年在论坛说,就怀疑你的动机。论坛是诉说之地,不是办事之所。诉说三二次,大家都知道了,论坛不是法庭。
|
|
16楼#
发布于:2018-02-25 22:52
|
|
17楼#
发布于:2018-02-26 08:13
|
|
18楼#
发布于:2018-02-28 11:52
|
|
19楼#
发布于:2018-03-02 09:08
游客(网友):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具体情况将及时予以回复。感谢您对我办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津市市长热线办 |
|
20楼#
发布于:2018-03-02 09:16
|
|
21楼#
发布于:2018-03-02 15:52
市民朋友: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也对当地政府没有提出具体诉求,如有具体诉求请具体说明。养老及关爱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的大“命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养老首先是子女、孙、外孙的责任、义务,如有困难政府会按政策给予帮扶。对于社会层面的帮扶,津市市白衣镇也一直在努力,成立并邀请了志愿者团体进行志愿服务。2017年组织了孝老、敬老的主题活动,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爱老年人,提高全民意识,津市市白衣镇会更加重视老年工作,让全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津市市白衣镇 |
|
22楼#
发布于:2018-03-02 1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