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楼#
发布于:2017-12-14 01:09
|
|
31楼#
发布于:2017-12-14 00:44
如果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如果有一次考砸了,大家都会认为是没有发挥好!但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考砸了大家会认为是没有发挥好吗?事出有因,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
|
|
32楼#
发布于:2017-12-14 00:26
不可否认驾驶员有一定的责任,但也要客观看到正值客流高峰时段,老人带过多过大的货物上车肯定会给其它乘客的乘坐带来不便,公交车必竟以载人为主。如果老人带的易燃易爆物品上车这公交车拒载他就属英雄行为了。我们还是要理性思维。公交公司也处理的很及时!
|
|
33楼#
发布于:2017-12-13 23:41
希望公交车公司有合理的解释
每个人都会老的 转朋友微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早上出门下着雨,遇到车站一位老人,扁担背着两袋重物,连着来了两辆七路车,都没有开后门让老人上车,走前门厉声拒绝其上车,好不容易来一辆六路车,老人趁着有人下车开后门上车,司机故意关门夹着不准其上车,老人被夹住将近一分钟,知道他保证不上车了司机才开门让他下来。不知道公交公司有没我这样拒绝带大物件上车的规矩,这样的行为在作为声称文明城市的常德,真的重重的打脸!这是在梅尼广场早上7:20的六路公交车。 |
|
34楼#
发布于:2017-12-13 23:06
![]() |
|
35楼#
发布于:2017-12-13 22:12
公交载货当拒绝,常坐H13,有德山菜贩从甘露寺搬若干捆菜上公交,占领空间大,上下货担误时间长,严重影响市民乘车,如不制止,可引起各行业仿效,送货的,快递的,搬运的等等,都可上公交了,公交岂不成了人货混装车了!
|
|
37楼#
发布于:2017-12-13 22:00
关于对网友反映公交车拒载老人事件的 回 复 网友反映6路、7路公交车于12月13日早在梅尼广场拒载老人的事件,公司高度重视,于当日进行了查实,现回复如下: 1.拒载老人的情况属实,虽然老人坐上了后面的公交车,但我们对被拒载的老人表示诚恳的歉意。 2.根据公司管理制度,对涉事驾驶员给予辞退处理;并追究公司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责任。 3.根据公司星级线路评选办法,取消涉事车辆所属线路当月评星资格。 最后,感谢网友对公交公司工作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员工的服务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常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2月13日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
|
38楼#
发布于:2017-12-13 21:37
关于老人卖菜乘公交,我的看法:我亲眼看到的事实:早上一些卖菜的老人,菜又带的多,又是从后门上下车,一是占用车内面积较大,二是上下货当过时间,影响乘客上下班或者上学,三是很不安全,我那天就看到一个老妈子从车上急于下货而绊倒。这个问题要引起公交公司高度注意。
|
|
39楼#
发布于:2017-12-13 21:23
|
|
41楼#
发布于:2017-12-13 21:11
3、怎么办?在常德这座文明城市,湿冷的冬晨被拍摄出这样一幕,各方各界肯定是要迅速处置的,所幸的是只是造成了公众关注而没有财产损失,人员受伤。傍晚从民间传来消息,据说,公交公司已经积极履职联系上了老人,也查清了原因:因为车门临时坏了碰巧夹住了老人。
这就够了,危机呈现或错误过失,各方积极主动协商处理,而不是“扳到门槛讲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反思和进步,有利于文明和温暖。 |
|
42楼#
发布于:2017-12-13 21:09
关于对网友反映公交车拒载老人事件的 回 复 网友反映6路、7路公交车于12月13日早在梅尼广场拒载老人的事件,公司高度重视,于当日进行了查实,现回复如下: 1.拒载老人的情况属实,虽然老人坐上了后面的公交车,但我们对被拒载的老人表示诚恳的歉意。 2.根据公司管理制度,对涉事驾驶员给予辞退处理;并追究公司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责任。 3.根据公司星级线路评选办法,取消涉事车辆所属线路当月评星资格。 最后,感谢网友对公交公司工作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员工的服务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常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2月13日
|
|
45楼#
发布于:2017-12-13 20:45
这就够了,危机呈现或错误过失,各方积极主动协商处理,而不是“扳到门槛讲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反思和进步,有利于文明和温暖。
行文到此,讲法理、尊事实、勤作为、释情怀,或就是这座文明城市的每一位主人,要“主动触网过好互联网这一关”了。 题外,12.13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常德会战发生地的常德后人,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路,必须铭记。 |
|
46楼#
发布于:2017-12-13 20:45
关于真相:真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有你臆测的那么丑恶,或就以喜剧的形式落幕。
但基于此事“真相”,笔者推理做以下推理。 1、你是谁?按照画面和文字描述倒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现场记录者应该也是一位等待公交车的市民,可能车次时间跨度较大原地候车,恰好看到这一幕,于是就充当了人民的记录员,这是最好的解释了。 如果不是同为一名候车乘客,在忙碌湿冷的早晨,数分钟盯着老人和公交车而不走开,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伺机在站台扒窃的扒手,显然不是,这和慢慢的情怀是部队称的。 2、干什么? 或许是湿冷,记录者蜷缩着双手在口袋,而老人却一直是挣扎着挤过数趟车。记录者,您可否用温暖的情怀去对抗拒绝的冷漠,可不可走上前招呼伺机,帮扶老人上车?车上的乘客,可不可以帮助从上拉扯老人上车? 这一切都是猜测,或许有更多不可抗因素阻扰执行。笔者想渲染的是,行动比围观更重要。3、怎么办?在常德这座文明城市,湿冷的冬晨被拍摄出这样一幕,各方各界肯定是要迅速处置的,所幸的是只是造成了公众关注而没有财产损失,人员受伤。傍晚从民间传来消息,据说,公交公司已经积极履职联系上了老人,也查清了原因:因为车门临时坏了碰巧夹住了老人。 |
|
47楼#
发布于:2017-12-13 20:45
关于情理:先说法、再辨理、最后谈情,才是成熟稳健的思维方式。法理的事归法理,情怀的事归情怀。道德释放情怀、道德绑架法律、抛开法理谈情怀,在我们周围常有发生。
回到此事,众多的网友都是原文转载,来表达各自的立场和善意:这是善良意愿的思潮,大家都憧憬弱者得到帮扶,等待恶者得以惩戒。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的情怀和立场,仅仅是基于这一张图片和一段文字,这是正确的吗?! 冒然的站队和转发,必会给处于舆情中心的公交司机、挑担老人带来巨大困扰。人肉搜索的暴力和舆情反转的狗血盛宴,人们都愿意是快活的看客,而不是受扰的本人。 可以多一份同情怜悯,但绝不能少一番理性判断,更不要冒然抬手指责。但愿大世界在此小事件多一次进步。 |
|
48楼#
发布于:2017-12-13 20:44
关于法理:原文写到“公交公司有没我这样拒绝带大物件上车的规矩”。据图片判断,老人所担的重物,只要不涉及到危爆物品,光凭体积和分量,是可以上车的,外加补票即可。
问题来了,老人是准备担着重物从后门上车:老人或许从乡下来不知晓前上后下,或许经常习惯从后门上车再挤到前面补票,这都是无可后非的,只有没有严重后果,没有太多必要上身到法理层面。 笔者所言的后果,是基于危机和风险考量:法和制度的程序合法,则是最大的合法。老人若按规定从前门上车,万一摔倒等什么意外,司机和车主方的过错,应该是显著小于“允许其从后门违规上车”的。 笔者当然不能推测,司机是否基于规范的原因,没让上老人成功登车。但是,老人担着重物从后门拥挤上车,万一出现意外走上法律诉讼,老人是也要分担相当责任的。法理就是这么简单冷漠,但公平。 |
|
49楼#
发布于:2017-12-13 20:44
关于批评:此文的行文风格,显然是带有批判色彩的,批评的是公交车,怜悯的是重担老人。批评了两辆七路车厉声拒绝,更生动描写了六路车“故意夹住”不准上车,甚至“保证不上才放他下来”。
若为真实事实,这不仅是 “文明城市打脸”、不“尊老爱老”这么简单了。拒绝上车是冷漠,故意夹人就是违规了,理应受到纪律制度处罚,若造成财物损失甚至人员受伤,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当然,原文带着道德善意的批评是否基于事实不得而知,若为真,批评当然不为过。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