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楼#
发布于:2018-07-03 10:54
|
|
31楼#
发布于:2018-07-03 10:54
|
|
32楼#
发布于:2018-07-03 10:57
|
|
34楼#
发布于:2018-07-03 11:00
|
|
35楼#
发布于:2018-07-03 11:03
|
|
36楼#
发布于:2018-07-03 11:10
|
|
38楼#
发布于:2018-07-03 11:13
|
|
39楼#
发布于:2018-07-03 11:25
|
|
40楼#
发布于:2018-07-03 11:35
|
|
41楼#
发布于:2018-07-03 11:35
|
|
42楼#
发布于:2018-07-03 11:37
|
|
44楼#
发布于:2018-07-03 12:05
|
|
45楼#
发布于:2018-07-03 12:06
注册这个账号太不容易:那个谁说建议常德造航母来着?我觉得打起仗来,航母还是很有必要的回到原帖那东西可不是常德奈得何嘀! |
|
46楼#
发布于:2018-07-03 12:07
注册这个账号太不容易:确实没有驳你,驳的是你的观点回到原帖那些观点我有说过? |
|
47楼#
发布于:2018-07-03 12:38
燕大虾:“沅来是澧”网友主要是借此事为城市轨道交通造势,一个城市需不需要轨道交通,要看这个城市今后发展的体量,不是喊几声“规划要提前”口号就能落地的。回到原帖这挨得上嘛? 北京已发令停止审批三线城市的地下式轨交计划……况且本市地下水位极高,那就上不了地下式轨交线。唯一的选择就是高架式单轨或者挂轨,连烟台、柳州、邯郸……之流都敲定做比亚迪系的云轨(其实就是那个重庆高架单轨的缩小版)了,你觉得本市领导层会不争这面子? 本市的BRT如果不让那伙豫鬼来鬼搞而是一步到位学厦门BRT的专用高架式……今天就省事多了,升级成单轨的工程量将极小,只需做轻微的改动即可开跑。 恐怕不只是城市今后的发展体量这么简单……有轨交的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那愣是超出几个级别的!至少我出去玩肯定会优先选择有轨交连接机场和火车站的城市。这也就是无锡宁可让目前仅有的两条线经常每截车厢仅一位乘客(我去玩时乘坐纳闷了好久怎么随时都有大量空位可坐甚至有专厢待遇而当地市民撇嘴称搭公汽省时得多但他们的交通局长狡黠诡笑哼哼在建的另两条骨干线通车并网了后你们就会塞罐头了)都铁了心要上项的原因。 |
|
48楼#
发布于:2018-07-03 12:55
|
|
49楼#
发布于:2018-07-03 13:17
燕大虾:主要问题点:资本家的钱不是乞丐的,但是的但是 政府的钱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反正过江隧道已经开建了,现在不过是闲扯了。不要以为现在的政府决策就是几个领导坐在一起开个会,大家脑袋一拍说干就干的,前期调研、咨询、论证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你以为的“决策失误”只是你以为,并不等于这就是决策失误。反对建过江隧道的不过是认为和桥相比不划算,还有的人为没有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好。 一、为什么选择隧道而不是桥。 市委市政府对桥梁与隧道方案进行过专家论证和比较。项目所在地段河势变化较大,建桥位置不利,对河道影响较大,对沿江景观屈原公园、江南外滩公园以及市五中的功能也有影响。综合通航、景观、防洪、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设过江隧道方案比桥梁方案更好。 另外,虽然桥梁的工程造价比隧道低,但在项目选址位置(这个选址也不是随便选的,综合地质勘测条件,与目前已建桥梁的间距、城市内便利与否等因素)建设桥梁的征地拆迁费用远高于隧道的征地拆迁费用。因此,如果把征地拆迁费用算进去,隧道与桥梁总费用相差不了多少。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说的,极端情况下,比如地震(常德处于地震带)、战争情况下,隧道比桥梁生存率更高。 二、为什么选择目前的双管单层四车道隧道方案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双管单层四车道隧道方案与两岸规划道路衔接较好,隧道进出口与交叉道路留有合适等待长度,施工和运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小,隧道长度较短,运营行车条件好,所以采用了这个方案。 |
|
50楼#
发布于:2018-07-03 13:39
|
|
51楼#
发布于:2018-07-03 13:40
|
|
52楼#
发布于:2018-07-03 13:57
安安4088:反正过江隧道已经开建了,现在不过是闲扯了。不要以为现在的政府决策就是几个领导坐在一起开个会,大家脑袋一拍说干就干的,前期调研、咨询、论证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你以为的“决策失误”只是你以为,并不等于这就是决策失误。反对建过江隧道的不过是认...回到原帖贴中很明确的表示了两个意思: 第一:修桥还是修隧道,我不支持也不反对 因为我不懂这个专业。 第二:我所反对的是借现修隧道的这个点,网友“沅来有澧”助力谈有轨交通,论点论据就是一桶浆糊。 虽然常德处于地震带,但修桥也有是防震要求的,况且你几时见过地震垮过多少桥的,所以这一点根本占不住脚。 至于战争学说,战争武器的发展,那就“深挖洞广积粮”对于民用隧道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还是觉得灵活快捷的轮渡在关健时刻更靠谱。 |
|
53楼#
发布于:2018-07-03 13:59
|
|
54楼#
发布于:2018-07-03 14:01
|
|
57楼#
发布于:2018-07-03 15:08
|
|
59楼#
发布于:2018-07-03 15:57
燕大虾:贴中很明确的表示了两个意思:1、任何建筑工程都有抗震要求,但是地下工程比地上工程更抗震,这是建筑业的常识。唐山大地震,唐山陡河上的桥梁全部震垮,而河下的人防通道(还不是正经的隧道)安然无恙,在震后救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了隧道比桥梁更抗军事打击;南联盟因为没有建隧道,多瑙河上桥梁被击毁后给军事调动造成了极大困难。轮渡在空袭面前毫无防御能力。 3、据我所知,地铁还没有纳入议事日程,远期规划好像都没有。 你要是争论目标是轨道交通,那我就不参合了。 |
|